请选择 目标期刊

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0 浏览:382

吴人杰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癌因性疲乏是肿瘤患者常见症状之一,其发病率高达75%~100%。迄今有关癌因性疲乏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癌症治疗、肌肉代谢失调、免疫和炎症、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因素有关。目前临床治疗主张以非药物干预为主,辅之以药物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癌因性疲乏多以气虚、血虚为主,临床上常采用补益气血之法,以达到扶正抗癌的目的。全文总结近年来癌因性疲乏的研究进展,为其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依据。

化疗脑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下载:51 浏览:298

李帅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9年11期

摘要:
化疗脑,即化疗相关认知损害,是化疗引起的副反应之一。15%~45%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后出现化疗脑。目前有关化疗脑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可能与海马区神经细胞受损、DNA损伤、炎症反应和化疗药物的毒性作用等因素相关。目前临床治疗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等方法来治疗化疗脑。中医诊疗化疗脑中医治法根据辨证可分为益气健脾、滋阴补肾、疏肝解郁等,以达到养神而恢复认知功能的目的。全文综述化疗脑近年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相关皮疹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下载:36 浏览:27

叶丹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inhibitor,EGFR-TKI)为EGFR敏感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一线治疗方案。近年来多项研究证实,EGFR-TK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其相关性皮疹,严重者可能影响EGFR-TKI的使用。现代医学主要从对角质形成细胞和皮脂腺的作用、炎性反应及皮肤损伤等方面进行研究。中医将其归为"药毒"范畴并进行辨证论治。全文结合相关文献对EGFR-TKI相关皮疹的发生及中西医治疗作一综述。

抗肿瘤药物引致手足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下载:20 浏览:222

孙勇生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跖痛性红斑(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ia syndrome;PPES),是一种手掌部和足底红斑性皮肤损害,是诸多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之一。HFS的发生对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现代医学主要从抗肿瘤药物本身在机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代谢相关组织酶的分布差异、皮肤组织损伤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进行研究。中医根据其辨证论治现将HFS归属于"血痹"范畴。中医、西医在防治HFS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全文通过综述手足综合征的现代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及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期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