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芬顿-混凝反应对藻类胞外有机物去除机制研究 下载:52 浏览:442

林英姿1 任睿君1 邹瑜斌2 杨炼3 柳乐怡4 肖峰2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2期

摘要:
文章探究不同反应条件下芬顿-混凝反应与铁盐(Fe2(SO4)3)混凝反应对铜绿微囊藻胞外有机物(EOM)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室温,pH=3,Fe2+/H2O2摩尔比为1∶1时,EOM的去除率达到最佳。Fe2+投加量为5 mmol/L时,TOC、UV254去除率分别达到70%、34%。通过三维荧光(EEM)与分子量分布(HPSEC)分析表明,藻类EOM中主要成分是亲水性大分子多糖和蛋白质,其次是疏水性类腐殖酸物质。单独的铁盐混凝反应表明混凝过程促进了芬顿反应对EOM的去除,EOM中亲水性大分子量物质的去除率很大程度是由Fe2+氧化为Fe3+通过混凝过程贡献。此外,在芬顿反应处理EOM过程中不同时间点絮体粒径受Fe2+投加量影响较大,形成的絮体粒径越小,TOC去除率越高。

环境风险评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76

尹晶1,2 隋学忠1 刘泓辉3 李琨3 任哿1 刘祎1 郭宝元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从企业存在环境风险入手,融合风险管理技术,构建了环境风险评估与基准费率调整系数的基本框架。基于该框架,对我国企业行业性质进行了分类,设计了企业环境风险点确认的流程,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环境风险点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发生概率进行了量化,对环境事故的紧急应对和清污进行了辨析,得到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所对应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准费率的调整系数。文章在给出环境风险造成损害和发生概率模型的前提下,结合保险公司实际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调整系数,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厘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环境风险评估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厘定中的应用 下载:52 浏览:375

尹晶1,2 隋学忠1 刘泓辉3 李琨3 任哿1 刘祎1 郭宝元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2期

摘要:
文章从企业存在环境风险入手,融合风险管理技术,构建了环境风险评估与基准费率调整系数的基本框架。基于该框架,对我国企业行业性质进行了分类,设计了企业环境风险点确认的流程,并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企业环境风险点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发生概率进行了量化,对环境事故的紧急应对和清污进行了辨析,得到环境风险评估结果所对应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基准费率的调整系数。文章在给出环境风险造成损害和发生概率模型的前提下,结合保险公司实际分别设计了相应的调整系数,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费率厘定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

典型蟹塘底泥中金属分析与重金属污染评价 下载:55 浏览:361

牛静远1.2 刘文彬2 《中国环境保护》 2019年7期

摘要:
对4个典型蟹塘以及蟹塘附近河流底泥采用等离子发射光谱仪(ICP-OES)进行金属含量分析。结果显示:Na>Al>Fe>Mg>Mn>Ba>Sr>Zn>Cr>Li>Ni>Cu>Sb>Pb>As>Co>Cd,其中《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中规定的Cu、Zn、Cr、Pb、Cd、As分别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RI)对其进行评价。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结果表明,Cd是造成蟹塘以及附近河流污染的重要因素。

固定化多酶级联反应器 下载:29 浏览:310

郭华1 张蕾1 董旭1 申刚义1 尹俊发2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5期

摘要:
多酶级联反应在生命活动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固定化多酶级联反应器是将不同功能的酶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固定于特定载体上,以之模拟生物体内多种酶协同作用方式促使底物发生降解和转化等反应的新型仿生催化技术。该技术具有固定化酶的稳定性、可重复利用以及酶级联的高效协同催化等优点,近年来在生物传感、模拟生物学以及生物转化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多酶级联反应原理、反应器制备、级联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固定化多酶级联反应器的进展进行详细评述,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C带及rDNA序列的FISH定位 下载:91 浏览:487

周贺1 徐其征1 高养春2 张蕊1 李霞1 庄子昕1 梁雨婷1 李雅娟1 《水产研究进展》 2018年5期

摘要:
对杂交三倍体泥鳅(4n♀×2n♂)的胚胎染色体进行了C带及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析,首次探讨了杂交三倍体泥鳅C带特征,为准确鉴别染色体提供依据,研究了核糖体5.8S+28S r DNA在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中期染色体上的数目和位置。C带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的染色体C带包括臂端C带和着丝粒C带,没有发现臂间C带。M染色体只有1号染色体既有臂端C带又有着丝粒C带,但臂端C带均比着丝粒C带大,信号也比着丝粒的强;而其他M染色体及SM染色体、T染色体只有着丝粒C带。FISH分析显示,核糖体5.8S+28S r 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杂交三倍体泥鳅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该结果从分子细胞遗传学层面进一步证实了杂交三倍体泥鳅是含有三套染色体组的遗传三倍体。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