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的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反演研究 下载:76 浏览:482

潘霞1 高永1,2 汪季1 《中国土壤》 2018年11期

摘要:
以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13Q1产品为数据源,将归一化植被指数作为不同荒漠化等级的划分依据及评价因子,以此来反演2000~2016年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时空动态演变过程。结果表明:阿拉善盟土地荒漠化具有自东南向西北逐渐改善的好转趋势,其中,阿拉善左旗和阿拉善右旗土地荒漠化得到有效遏制,改善效果明显,但额济纳旗土地荒漠化改善效果微弱。在不同荒漠化等级中,重度荒漠化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中度土地荒漠化,再次是轻度土地荒漠化,非荒漠化土地所占比重最小。相关分析后发现,气温和降水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但不显著。而牲畜数量与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且呈极显著相关。可见,人类行动的实施才是防治土地荒漠化进一步恶化的有力措施。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对植被生长的高度敏感性,可以快速简便的划分出荒漠区和非荒漠区,同时基于GIS空间统计功能,可以有效地对不同程度荒漠化划分等级。通过空间分辨率高达30 m的Landsat TM5影像在不同荒漠化等级范围内的精度验证,总体评价分类精度达到85.11%,Kappa系数为0.82,两种不同空间分辨率的评价结果基本一致,可见归一化植被指数在反演大尺度下荒漠化动态演变过程的准确度和可行性。

基于MODIS数据的北京市植被覆盖度动态监测 下载:88 浏览:512

苏慧敏 郭浩 夏照华 王红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4期

摘要:
植被覆盖度是反映地表植被覆盖状况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区域环境质量与水土保持情况的重要因子。以北京市为研究区域,应用基于MODIS NDVI的像元二分模型估算北京市2014—2016年植被覆盖度,分析不同年份、不同分级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北京市植被覆盖度整体较高,高植被覆盖度区域在全市范围占了很大的比例,山区植被覆盖度明显高于平原区;植被覆盖状况总体较为稳定,呈现改善趋势,低植被覆盖度、中低植被覆盖度、中等植被覆盖度、中高植被覆盖度面积连续2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少,其覆盖度等级逐渐向高植被覆盖度演进。

不同辐射校正水平下植被指数特征对比分析 下载:54 浏览:444

赵娟娟1 谈树成1 杨林2 《地理研究进展》 2019年12期

摘要:
基于不同辐射校正水平的遥感数据,分别利用遥感影像的灰度值(DN)、表观反射率(TOA)与地表反射率(Surface)提取研究区NDVI,采用定量遥感和回归分析方法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对不同辐射水平下提取的NDVI变化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定量评价了大气对于提取的植被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特征上,根据灰度值、表观反射率与地表反射率提取的NDVI基本都可以用来反映植被信息变化特征,相应的NDVI值呈逐渐增加趋势;根据地表反射率反演的NDVI曲线差异明显。在时间特征上,NDVI整体呈现显著上升的趋势,其中基于地表反射率的NDVI与年际之间线性关系最好,且NDVI最高。

基于1982~2013年NDVI数据的新疆30年植被状况季节与年际趋势分析 下载:79 浏览:318

马勇刚1 黄粤2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以GIMMS 3g(the third generation Global Inventory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为基础,利用月合成、标准距平和趋势保留预置白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采用季节趋势分析方法提取振幅0、振幅1和相位1季节表征因子,运用MK(Mann-Kendall)和CMK(Contextual Mann-Kendall)趋势检验获取新疆植被年际和季节趋势变化特征,结合土地利用覆盖数据,侦测显著性变化区域的空间分布特点,讨论并分析不同预处理方法和趋势分析方法下的结果差异。研究表明:(1)植被状况趋于退化的区域面积明显大于植被状况转好的面积,植被退化区域主要集中在南北疆荒漠区域的未利用地和草地,转好的区域则主要集中在山区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区域;(2)新疆植被年内波动幅度有明显增加的趋势,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南缘以北的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3)不同预处理方法下的植被状况趋势显著性结果存在明显的影响,按照显著性信息的提取能力排序,标准距平>趋势保留预置白>原始数据>月平均;(4)耕地区域中有87.88%表现出年内波动幅度显著增加的趋势,53.31%生长季开始期显著推迟。

近30年来中国干旱生态区增暖放大现象及其与植被覆盖的联系 下载:82 浏览:406

黄清瀚 陈海山 华文剑 《气候变化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将中国划分为不同的生态区,在此基础上分析夏季植被状况与不同生态区增暖之间的联系。研究表明,就多年平均而言,中国植被覆盖呈现自东向西逐渐减少的空间分布。1982年以来,植被稀疏的干旱生态区是夏季增暖最明显的区域,平均气温和平均最高气温增速大都位于0.6~1.0°C/10 a,而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达到0.8~1.4°C/10 a,明显高于中国其他区域。进一步分析发现,夏季气温的变化与其所处地区的植被疏密程度之间存在很好的负相关关系,即快速增暖主要发生在植被稀疏区,且这种负相关关系在夏季平均最低气温上最为显著。不同植被覆盖区中气温的长期变化趋势,受NDVI变化带来的地表反照率和云量变化的影响,但各生态区不尽相同,主要表现在:植被稀疏的干旱生态区,植被减少,引起地表反照率增加,感热输送增加而潜热输送减小,加速了该地区整体的增温速率;而在植被茂密地区,植被增加造成地表反照率减少,同时由于蒸发冷却,其整体增暖幅度缓于植被稀疏区。所以,植被活动对全球变暖背景下的区域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尤其表现在干旱生态区的陆面过程上,地表辐射平衡和能量收支的显著改变放大了干旱生态区的增暖速率。

中国陆地植被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分析 下载:84 浏览:478

陈福军1,2 张玉翠2 李倩1 《中国农业》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类型对当地生态系统植被长势的长期影响。[方法]利用1981—2010年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植被指数NDVI与气温及降水之间的响应关系,定量识别植被与气候的相互作用机制,结合中国气候变化区划,完成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中国陆地植被覆盖度预测。[结果]我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云贵高原等地区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西北地区大部、东南地区(长江下游除外)植被更适应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为气候变化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内蒙古东部及北部沙漠化严重地区植被不适应当地气候暖干化趋势,为气候变化不利于植被生长区。我国其他大部分区域植被长势与气候变化无显著响应关系。[结果]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不同区域生态系统的差异化管理提供参考。

呼伦贝尔农区NDVI时空变化及其对气候的响应 下载:79 浏览:493

张昉 《农业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利用2000—2016年中等分辨图像传感器(MODIS)NDVI数据和气象站点资料,分析呼伦贝尔农区NDVI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情况。研究表明,呼伦贝尔市农区NDVI的生长季均值在0.551~0.647波动,变化倾向率为0.030/10 a,年变化主要受降水驱动。在作物生长初期,植被NDVI主要受气温和降水的共同影响,其余时期主要受降水影响,植被对降水的滞后响应较为明显。

基于PIE—Engine唐山市土地利用率和植被覆盖率的动态变化分析 下载:273 浏览:2836

潘文洁 任永强 瞿文喆 刘伯盛 马雨栅 陈艳佳 《土壤研究》 2023年12期

摘要:
针对唐山市的植被覆盖率,利用遥感卫星影像图,计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从而反应唐山市土地利用情况,分析唐山市绿地分布结构及变化趋势,对唐山市植被信息进行提取,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及技术支持。基于PIE-Engine遥感计算云服务平台利用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计算植被信息图;设定合适的NDVI阈值参数和近红外波段的阈值参数,精确判定植被像元,并生成唐山市几个区域的植被信息结果图;结果表明:(1)2013-2017 年,植被覆盖率呈现上升状态;(2)2013-2017 年间唐山市总面积扩大,林地、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

基于NDVI的某深埋矿区地表植被覆盖度分析研究 下载:195 浏览:2549

宋志杰 《冶金技术》 2021年3期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煤矿等资源的长期开采形成了大面积的采空区,进而产生地表变形、沉降、塌陷等一系列问题。为了研究煤矿开采对地表植物覆盖情况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选取山西省境内某深埋煤矿区域作为研究对象,选择Landsat8 OLI_TIRS卫星数字影像作为数据,通过ArcGIS计算NDVI植被指数,分析研究区内地表植被覆盖指数的变化情况。本研究对保持矿区生态环境平衡具有重要意义,并对维护矿区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