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新型现代化数学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在我国初中教学实践中,这在很大的程度上有效推动与促进了我国所有初中学生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这种基于问题导学的教育活动是以提出问题并且解决问题为基础,其根本目的就是要求初中数学教师必须能充分结合我国初中教学内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发展情况,为我国初中学生制定相应的教学实践问题,引导、鼓励我国初中学生独立自学、主动思考、合作参与自主实践探究中的实际教学问题。并在此活动过程中,可以让初中学生对初中数学知识建立起轮廓性的认知,并且促进了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与应用。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问题导学法主要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目的,构建数学高效课堂,让学生们真正成为整个课堂的主人,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学生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数学课堂,对待数学这门学科,积极学习相关知识,而不是在课堂中懒懒散散,对知识的学习只是囫囵吞枣。以往的数学课堂,教师要想挽回学生的思绪,或者检查学生是否在认真听课,只能靠点学生的名字或者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但是传统方法无法跟上时代的潮流,无法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在新时代背景下,问题导学法应运而生,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毕竟问题导学法是利用问题寻找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精力放在课堂上,学生进入到整个课堂中,那么学生就会学习相应知识,学生的注意力也会集中在教师身上。
(二)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问题导学法的价值之一,就是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毕竟,问题导学法只是对学生进行引导,而其他的时间、其他的内容都是学生自主安排的,在不断的实践中,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初中数学课堂中每一位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学生水平较高,有的学生水平较低,教师的统一教授并不适合所有学生,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有所收获。而问题导学法的出现,则可以改善这一现状,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问题导学法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可以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全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都可以有所收获。
(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问题导学法不仅可以培育学生们的思维,甚至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问题导学法,从一定的角度来讲,就是用数学问题引导学生,让学生自行学习相应的数学知识。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综合水平有所提升,也就是说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会得到锻炼,从而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问题导向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应用教学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的引导
教师需要充分地了解问题导学法运用的要求,并且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这种学习方法,将其运用在数学题目解答中。中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的抽象知识,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学习,才能够更好地开展相关的活动,让学生能够了解当前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想实现对学生的引导,教师需要提出合理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结合问题进行题目分析,解答题目。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梳理问题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且需要找到合适的解题方法。每道题目解答的方式都比较多,这就需要学生选择比较便捷的方式,在思考后进行数学模型的构建,让学生自行完成求解的过程,这是中学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法运用的基本要求。按照相关的步骤开展工作,并且要了解做题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而在问题引导方面,需要了解相关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索,中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知识难度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教学方案。
(二)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问题导学法是在新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那么这种方法的应用,也需要配合一些特殊的手段,以保证学生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以确保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例如,问题导学法可以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可以将合作学习的形式融入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抛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自由组合,组成不同的小组,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可以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这一章的数学知识时,可以把全班的学生按照就近原则,分成不同的小组,每4个人为一组,让学生共同讨论有理数的概念,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公式,并且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不同的题目,让小组成员合作解决这一题目,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小组内的成员在互相讨论中,会拓展学生的思维,会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宽广。
(三)贴近学生生活设计导学问题
在学生清晰、全面地掌握概念的基础上,教师要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为实现这一点教师应当贴近学生生活来设计导学问题,这样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熟悉的事物进行思考,使教学实践性提升,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以二元一次方程为例,假设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工地,那么教师可以设计相关导学问题,比如:“一群男性施工人员带着白色安全帽,和一群带着蓝色安全帽的女性施工人员在一起休息,这时男性施工人员眼中蓝色与白色安全帽数量相同,而女性施工人员眼中白色安全帽数量是蓝色安全帽的两倍,请问男、女施工人员一共多少人?”问题贴近学生生活,易于学生想象与构建思路,可强化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四)规划问题导学法进行教学
中学数学教学中需要合理地运用教学计划开展教学活动,而问题导学法的运用也需要制定相应的计划,这样才能够保证其顺利实施。问题导学法需要与中学数学整合在一起,这样才能够提高整体教学质量。制定合理的方案开展活动,教师在教学之前需要了解学生的特点,研究学生的个性和知识结构等,这是教师在教学中比较容易忘记的环节,可能会导致提出的问题不理想,学生并不理解等情况,导致教学效果不佳。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心智发展情况,避免过分关注教学的进度,导致知识灌输,效果不佳,影响教学计划的实施。数学教师要制定教学计划,对于问题导学法运用要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规律。明确教学需要完成的目标,并且需要重视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合理地运用这种方法解答数学题目。教师在教学中需要科学安排课时进度,解决相关问题,在解答题目的同时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就感,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开展后续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答问题能力的提升,将其有机结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方法不同,相比之下前者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值得推广,而为了充分发挥前者作用,并提高教学质量、效率,教师要深入了解该教学法概念,并针对教学现存问题确立教学法应用路径。结合相关路径,问题导学法作用充分发挥,能够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培养,可起到降低学习难度、保障学生“吃透”知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许丽.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校园旬刊,2017,4(11):114-115.
[2]章建潮.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6(04):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