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力系统中电容器属于一个较为重要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应用的范围相对比较广,在均压、稳压、降低线路系统损耗,还有提高电力系统的整体功效因素方面,都表现出了相对较好的性能。特别是在电力事业得以全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工厂、居民区、市政设施,还有交通等电力系统里,电容器都发挥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其拥有着广泛的应用范围,但是自身也相对比较容易受到损坏,所以对于安装、维护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还需要电力系统能够找到正确的方法,对电容器进行有效的保护,发挥出其技术的优势,以此确保电力事业的全方位发展和进步。
1电流保护
在电力系统使用过程中,电容器是非常容易受到损坏的,因此安装和维护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其回路中出现任何细微的问题,或者有非正常的接触情况,均会导致发生高频的震荡电火。并且,在运行的电力系统过程中,电流和电压都会对电容器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由此可见,电容器的保护对于自身功效的发挥、使用寿命,以及使用稳定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过电流,电流速断的保护这两个方面是电容器组中电流的主要保护工作内容。其中电流保护这项工作在设置阶段,其所需要达到主要的目的就是,对电容器组的引线套管等进行保护,减少其短路故障的发生,也能够在发生内部故障后起到后备的保护作用。
过电流这一保护的模式,主要接在电容器的中断、漏气和回路电流互感器的两侧,通常分为四段,含有过流这两个部分。当电容器组引接母线,电流互感器,放电电压互感器等彼此之间发生短路情况时,电容器的内部就会出现很大的短路电流,为了尽可能的预防或避免这样的情况导致电容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坏,就需要在其内部装置速电和过电流的保护设施。
2低电压保护
通过研究和分析可以看出,在电容器正常使用的阶段,如果其中发生了突然的断电,或者是在整体系统使用阶段呈现出了突然失去电压这些一系列的情况,那么对于电容器整体的系统,也容易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其中不良反应的后续情况有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于电容器整体的系统,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例如:在电力系统发生断电情况之后,如果供电的模式得以恢复,那么电容器没有及时地对其进行切除,就可能会导致变压器中带电容器出现合闸的现象,最终产生谐振供电的电压,这样的情况一旦发生,就会损坏变压器或电容器。
此外,停电后的电路系统,在其供电模式恢复的初期阶段,变压器无法完全的带负荷模式进行有效的运行,母线的整体电压所呈现出的状态相对比较高,这也很容易导致电容器在使用的过程中产生过电压。那么在这一系列的情况和角度上进行分析和观察就可以了解到,电容器应该装设低电压制保护的设备和相关的模式,这也是其中较为重要的维护技术。
3过电压保护
过电压保护这项工作的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主要模式就是通过电压继电器,对外部公平电压整体升高的情况进行有效的反应。其中电压的继电器可以接在放电线圈,或者是电压互感器的两侧在同一母线上,同时衔接及组电容器这样的状况发生的时候,电压的继电器也可以相对应接在母线电压的互感器两侧。几组电容器共同使用一套过电压进行保护,对于系统产生过电压,只考虑对称过电压的情况下,就要求电容器在过电压保护的返回中,其系数不得低于0.98。
现阶段,微机保护技术在已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得到了相对比较好的效果,其所呈现出返回的系数基本上都可以符合0.98这一参数的要求,也能够实现整体保护工作的有效开展。而在过电压这一保护工作实施过程中,外部公平的电压其在提升的过程中,通过的就是电压中继电的设备对其进行反应。所以,电容体系所形成的过电压,可以考虑其为对称的过电压,而电压继电器在返回时,依然需要保持0.98以下的系数。过电压配件的电压其所具有的额定,电压数值应该在1.1倍到1.3倍之间,整体工作时间不能过高。特别是不能高于电子设备所能够承受的时间范围之内,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过电压的保护效果。
4不平衡保护技术
在电力系统实际发展和应用的阶段,有效地保证电力系统使用的最终效果,提高使用的整体水平,是真正的促进国家发展,实现电力企业长久进步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在电力系统中,一组电容器在使用阶段,如果因为故障的清除,或者是一部分电容器发生短路,造成余下电容器所承受的电压大小,则会产生不同的情况,也会发生不同的问题。所以在这其中,电容器具体组接的接线方法,每组之间并联的台数,还有串联的段数等,均有着直接的联系。内部的过电压保护接线方式和方法相对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室内过电压,防止电容器的阻断是其整体保护的目的,这样就不会因为切除个别电容器故障后,影响到整个系统。其中电容器上电压如果超过了额定的1.1倍,就必须及时进行处理,否则就会造成其他电容器的损坏,对于整个电力系统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在一个电容设备上进行线路的串联,需要装置电压互感相应的设备,这也能够对电容设备两端出现的公平过电压进行实时的检测。但是这一技术一般情况下,需要在机电设备和很多台电压互感设备中共同进行使用,而整个保护的过程相对也比较复杂、费用较高,所以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在发展阶段实际的工作开展中,都不会对这种模式进行应用,而是利用不平衡保护这一措施,对其进行替代。这项工作在开展阶段,其最终的原理就是对电容设备的正常部位进行监视,了解损害部位之间电压电流之间呈现出的不同情况,把这些不同作为保护的信号。当整体数值呈现较高状态时,就会自动进行保护切除,或者是对有故障的电脑设备进行淘汰,电脑设备的连接线路整体方法是不同的,所以造成不平衡的表示保护方式也呈现出了不一样的状态,其中包括有:零序电压、差压、零序。还有连续的电流保护等相关内容。当系统线路正常工作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接地系统相对比较复杂时,三相电压还有电流的向量只存在少量不平衡的电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就需要保护设备工作和开展情况,并且散发出故障的信号。目前在城市的电力系统,还有主要的变电站内部,大部分使用到的都是不平衡的电压保护模式,也是把电容器组头尾进行相接的一种方法,即能够把电压接电保护装置进行准确的判别,对其中发出的信号进行筛选,从而切除故障的回路,提高电容器保护工作开展的整体效果。
5结论
综上所述,在当今时代的背景下,电力事业得以发展的过程中,电容器成为了整个系统里较为关键的组成部分。虽然目前对于我国来说,电容器保护的技术在使用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处于一个较为落后的状态,但是未来依然需要积极努力,不断探索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为电容器的保护工作做出贡献,也能够找到全新的方向。本文结合以上的内容,在电容器保护技术的角度展开了分析,通过电流、低电压、过电压等相关保护技术的研究,分析了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方法。希望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护电容器,从而真正的使电容器得以广泛的应用,也能够为我国电力系统的良好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周则望.不平衡保护技术在集合式电力电容器中的应用[J].科学技术创新,2022(06):184-187.
[2]水鹆.浅析电力电容器保护技术[J].科技视界,2015(33):258+297.
[3]曹杭涛,周娴,马浩等.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与分析应用[J].电气开关,2023,61(02):60-62+66.
[4]曹杭涛,周娴,马浩等.框架式并联电容器组不平衡保护与分析应用[J].电气开关,2023,61(02):60-6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