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 言:初中数学是一门含有逻辑性和抽象性极强的一门学科,偏理科思维,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成绩的拦路虎就是数学,提起数学就头疼,对数学不感兴趣。实际上,学生初中数学成绩的好坏与老师教学的水平和方式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多数老师为了赶课程,粗略地带孩子们浏览一下课本,讲解一下知识点,就让孩子们做题来练习了,这样学生无法深刻明白其中的数学原理。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不仅要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考能力,初中教学开始使用问题导学法来上课,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来分析一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问题导学法
初中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这样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提升学生们的数学能力。新课改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数学教师需要逐渐改变原来那些落后的教学方法,不仅教学效果比较差,还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数学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不合理,学生们平时在课堂上只是一个聆听者的角色,没有太多的时间参与到课堂当中。数学教师把整个课堂时间都用来讲解数学知识,课下布置大量的数学练习作业,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高强度的练习达到掌握知识的程度,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效率明显比较低下,学生们的学习压力比较大。问题导学法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在很多地方的实验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数学教师利用简短的时间对本节课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然后向同学们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们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在问题的指引带领下对数学知识进行有目的掌握。这样不仅能够为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帮助,还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有利于让学生们深切体会到数学知识的魅力,逐渐养成对数学学科的兴趣爱好,在课堂上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更重要的是能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积极作用,当他们进入更高阶段的数学学习时,对数学学习的热情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供很多的帮助。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们知道自己需要往哪个方向前进,在学习的过程中知晓自己的学习目标,不至于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没有一点头绪。问题导学法强调数学课堂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数学教师只需要在课堂刚开始的时候占用一点时间,其他的时间完全由学生支配,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心中带着教师的问题投入到学习当中,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效率,由此可以看出问题导学法对于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尝试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到日常的课堂教学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水平。
2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
(1)能够引导学生们思维的方向,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问题导学法的重点是导学,老师在正式开讲前,先让同学们预习一下教材,然后看着黑板上老师列出来的问题,调动主观能动性,联系刚才课本上所看到的知识点,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吸引同学们想要动手实践操作的兴趣。
(2)以学生为主体,更好的把握课堂。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老师为主体的,老师一节课满灌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们反应不过来,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一旦有任何一个环节搞不懂,那么接下来的学习,一环套一环,很难不受影响。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让同学们通过设置的问题,提前清楚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可以向老师提出自己的疑惑,做到事半功倍。
(3)适应教学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老师教学工作的开展。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不但要培养孩子们的理论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的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的日常生活当中去。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关键是设置问题,老师可以从问题出发,灵活地进行设计,创造有利于教学工作开展的情景。
3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问题内容没有逻辑性和层次性,重点内容不突出
不少老师认识到问题导学法的优势了,但是在设计问题时对教材重点内容的关联性没有很好的体现出来,设计的问题应该是逐渐升华的,而不是零散,缺乏联系的,这样即使同学们解决了问题,也无法更加深层地挖掘数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老师设置的问题一定要有所升华,由浅入深,包括难度的设定,解答的做法等。
(2)问题局限于教材,没有变通
教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将问题导学基于教材来设置也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数学要懂得应用,所谓学以致用。不少学生们在做题过程中,碰见应用题就怕了,甚至题都没看完,就料定自己解答不了。这和平时老师落后的教学理念有关,以教材中的知识为主要教学目标,这显得教学内容非常的单一,限制了同学们数学素养的提高。
(3)缺乏鼓励引导,没有提高学生们的探索精神
问题导学法的最终目的是让同学们,对问题产生想要解决的兴趣,探索其中的数学关系。而不少老师在进行问题导学法之后,直接就对同学们的疑问进行解答了,同学们的疑惑很快就被解决了,没有锻炼到学生们的自主探索精神。老师应该在问题导学法之后,趁热打铁,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或者鼓励他们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让同学们自主探索,老师再进行解答。
4 推动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提高问题设计的合理性
在提出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问题的质量比较高,较为准确的把握了本节课堂知识的重点,这样可以让学生们花费最少的时间掌握重点知识。数学教师一定要通过教学实践提高自身水平,熟练掌握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这样会有助于问题设计的合理性,保证教师的问题具有很好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可以对学生的学习起到循序渐进的作用,让学生一步一步走向更深层次的理解。这些问题最好是能够彼此之间有一定联系,当学生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之后,也会对下一个问题答案的寻找起到积极作用。
(2)提高备课环节的质量
数学教师在备课环节一定要保证备课的充分性,不仅要将课本知识考虑全面,也要适当的进行课外知识拓展,让学生们的知识储备不再只是局限于课本当中,虽然这样会给学生的学习提高难度,但是同样也会有助于学生能力的突破,更加轻松的应对所谓的难题。数学教师要学会变通,将目光放到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相结合上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数学知识海洋广阔无边,学生的学习永无止境,数学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面对学生的疑问,数学教师可以不直接进行解答,而是为他们提供一个方向,学生通过这个方向可以自己找到问题解决的方法。面对学生的苦恼,数学教师及时出面进行鼓励,保持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总 结:
问题导学法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方法,数学教师通过采用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班级学生的数学能力也会有明显的提升。在课堂教学当中的应用肯定会有很多的阻碍,但是通过合理的措施能够进一步推动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帮助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侯作明.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吉林教育,2017(22):64.
[2]张春金.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36):59-60.
[3]熊志强.浅析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中),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