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陈小林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小林,. 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 物理进展,2021.1.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摘要:
在人们的生活中包括着很多的物理现象,到处都有“物理”的存在。物理教师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较抽象和复杂的理论知识,应该要把生活化教学运用到日常课堂上,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教学质量,营造出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本文针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 初中物理;生活化;策略
DOI:10.12721/ccn.2021.157001
基金资助:

与传统教学中一味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的目标不同,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物理教学更加关注学生在学习兴趣和经验上的获得,倡导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参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和物理核心素养。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展开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强调教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直观的生活现象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可以更好地构建物理知识体系。

一、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不高

部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是,学生学习兴趣不高,难以融入课堂教学中,在课堂上表现消极,课堂气氛不活跃,缺少热情活力,从而使教师无法很好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多侧重于以应试教育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成绩,以此来作为教学成果的评测标准,严重打消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该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而不是看重学习成绩,否则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止步不前。

(二)课堂教学多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

物理讲的是科学性,要想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就要通过实践来验证。但是部分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注重理论知识而缺乏实践,教师应该在理论教学的同时,也要多实践,培养并提高学生的探索能力。但是近些年来,部分物理老师也在努力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学效果,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尽管如此,在课堂中还依旧重视存在着理论知识的教学却忽视实践的情况。

二、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开展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活动

兴趣是学生迈向学习成功的第一步,也是生活化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要尤为重视课堂导入环节与学生的互动,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活动去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动机。结合物理学科的特征,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课堂导入方法,如语言导入法、演示实验导入法、问题导入法、谜语导入法、媒体导入法等等,通过生活化的课堂导入使初中物理课堂充满魅力。

比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谜语导入的方式,首先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了谜题:皎皎青天,一轮明月,两人对谈,一个不语(打一物)。在谜题揭示了之后,我让学生举手进行抢答,最快打出正确答案的学生可以获得一份奖励。在终于有学生说出了“镜子”的答案之后,我再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事物入手展开探索;再比如,在学习“摩擦力”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实验导入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将双手进行摩擦,看看双手会出现什么现象,并且还给学生展示了一段小视频,在视频上,实验人员拿着一把小刷子在桌面上进行移动,可以看到刷毛有明显的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两个简单的小实验去展开学习,并且思考生活中的类似现象。这样,通过展开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活动,可以使学生快速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中来,产生积极的物理学习情感,有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科学素养水平的提升。

(二)理解更加快速

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课堂中仅仅依靠着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一些乏味内容的体现,这样学生的理解只能依靠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往往起不到多么良好的效果。但是通过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就展开相关的思考和联系,这样会大大地加强他们对物理知识理解的速度和程度。这都能够进一步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愉悦感和成就感,而一旦他们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积极的正反馈,那么他们也会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后续的学习,这都能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三) 新课教学生活化

初中阶段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未形成,对于物理学习中的一些概念、定义等抽象信息的接受能力还不强,也因此会影响教学的质量。因此,在初中物理新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使用生活化的知识讲解方式,将学生感受抽象的内容与生活中的通俗事物联系在一起,降低学生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深化学生对基础物理知识理解。

(四)物理作业布置中要充分利用生活情境

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充分结合生活情境,对于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综合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众所周知,作业的完成指的是学生能够更好地巩固物理课堂知识,加强学生的思维模式,利于学生能够多方面地了解物理知识,掌握物理知识。例如,教师安排了与物质的密度相关的作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可以利用家庭中的不同物体来进行密度的比较,让学生明白密度、体积、质量的关系。结合生活实际来完成作业,这样不会使学生在完成过程中感到枯燥。

(五)实验资源生活化开发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熟悉的生活资源去展开实验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素养,深化学生对物理探究方法的理解,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初中物理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化的实验资源,对实验过程进行适当的优化,引导学生用开放、包容的态度去感受物理实验,扩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真正地成为物理课堂上的主人。

结论:综上所述,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要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还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通过不同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中,而学生也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例子,从而解决物理方面的问题,巩固物理知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祖风.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方法的有效尝试[J].基础教育研究,2015(19).

[2]李强.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现代教育科学,2012(12).

[3]刘亮.探讨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J].数理化学习,2013(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