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稳定期,患者因病所致病症反应虽然较急性发病阶段有明显缓解,但介于疾病发病机制,患者呼吸状态、呼吸系统功能等仍有别于常人,因此,稳定期COPD患者仍存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反应,对其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具有显著干扰性[1]。中医护理是以中医理论、采用中医措施所实施的护理方式,于临床中对于诸多类型疾病均具有护理干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稳定期COPD患者80例,2023年1月至12月入院就诊,奇偶数分组。对照组:男、女各29例、11例,年龄区间57岁至82岁,(65.18±4.32)岁,病程时间1年至3年,(1.81±0.19)年;研究组:男、女各27例、13例,年龄区间59岁至80岁,(65.27±4.23)岁,病程时间1年至3年,(1.78±0.22)年;资料一致(P>0.05)。
1.2方法
常规护理用于对照组:与患者做病程、病情等沟通,对其因患病所致不良情绪予以安抚。临床予以患者疾病治疗期间,予以其诊疗措施、诊疗注意事项等讲解、说明。监护患者病情、病症反应,对其治疗用药情况进行管理。
中医护理干预研究组:
(1)采用五味子、紫河车粉、参粉等煎煮饮剂,指导患者茶代饮。
(2)患者就诊期间,取天突穴、肺腧穴、肾俞穴、定喘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丰隆穴实施穴位按摩,每日1次至2次,以促进患者COPD病症反应缓解。
(3)指导患者进行食疗,行中医辩证,肝肾阴虚者,餐食增加莲子、银耳;气血两亏者,增加食用人参、山药;气虚火旺者,食用鲤鱼、冬瓜等,以此干预患者中医症候,调和其体质状态。
(4)实施情志干预,予以患者情绪疏导,引导其倾诉,以谈心方式干预因患病、就诊等所致消极心理;指导患者进行冥想,调整心境,进而改善其情志状态。
(5)予以患者太极拳、八段锦等视频资料,并指导患者进行练习,改善患者体质状态,促进其机体生理功能恢复。
1.3观察指标
呼吸肌力、肺功能(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等做指标数据统计;使用生活质量量表(100分为满分)评估患者生活质量。
1.4统计学处理
做指标数据统计学分析,软件采用SPSS29.0版本,分析指标数据,计量资料采取t值检验;计数资料采取C2值检验,检验资料表示形式分别为(x̄±s)、(n%),计算后显示P值<0.05,提示具有差异。
2. 结果
2.1呼吸肌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
呼吸肌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开展比对,组别间护理开展后,研究组患者指标项较护理前改善较显著(P<0.05),表1。
表1 稳定期COPD患者呼吸肌力、肺功能及生活质量(x̄±s) n=80
3.讨论
COPD病情处于稳定期阶段,患者呼吸状态、呼吸系统功能等虽然有所恢复,但于疾病干扰下,患者呼吸方面仍存明显异常,且需做进一步治疗干预,方可使疾病所致影响得到有效控制[2]。
中医护理作为临床中具有特殊性、特色性的护理方式,实施中,从中医角度分析患者病症类型,以此为依据,选取中医措施对其进行干预,就作用而言,中医护理所采取护理服务,能够作用于疾病根本,同时有助于调节患者体质状态,因此在促进其病情、病症反应改善的基础上,利于机体健康水平恢复,具备显著护理作用及干预有效性[3]。基于此,稳定期COPD患者就诊,为其提供护理服务使用中医护理方式,分析患者病症特点、疾病证型,实施重要茶代饮,调和患者肺经、脾经;开展穴位按摩,提升患者身体机能,调和经络之气;结合患者病症实施食疗,增进患者机体营养摄入的同时,干预其机体状态及脏腑功能,促进其病症反应缓解;采取情志干预及运动指导,缓解不良情志的同时,干预患者体质状态[4];经由以上措施干预,患者稳定期COPD病情、病症反应等得到改善的基础上,其脏腑功能、组织器官状态等均可有所恢复,在此增进患者呼吸肌力、肺功能,使疾病对其生活质量影响得以减轻。
综上,为稳定期COPD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中医护理的实施,能够使患者呼吸肌力、肺功能恢复做到促进,有助于提高其生活质量,可推广。
【参考文献】
[1]王莉莉.中医护理方案联合呼吸操改善慢阻肺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效果评价[J].智慧健康,2023,9(14):184-187.
[2]张丽娟,倪月娟,陈云,等.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延续性护理对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08):1219-1223.
[3]王菠.新冠疫情期间远程中医护理技术在社区COPD 稳定期患者中的运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2,35(16):2847-2849.
[4]王维.中医辨证施护对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康复的影响[J].光明中医,2021,36(07):1165-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