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中加强对自制教具资源的利用,尽管就外观和功能而言,自制教具不如直接购买的教具好,但自制教具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些材料,并且生产成本非常低。使用自制的教具会使物理知识难以理解,并使物理知识更清晰,这对于理解和学习初中生非常有帮助。
一初中物理教学的现状
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越来越多的教师已经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思路,并且在课堂上逐渐使用了全新的教学方法,在物理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显著性的增强了物理学科的教学质量。但是,从使用自制教学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对物理教学仍然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初中生几乎没有机会真正参与教具的生产,而教师通常会准备好所有的教学材料,而初中生则必须遵循将这些材料整合的步骤,而自制教学资源的开发缺乏实际意义,这在自制教具的使用中是一个很常见的问题[1]。另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为学生设计自制的教学资源时,往往会设计出与初中生实际生活截然不相符的自制教具资源,一些必须的物品在日常生活中不常见,导致初中生的积极性并不高,这也影响了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使用质量。
二 使用自制教具的意义
(一)有助于活跃物理教学的氛围
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物理知识,通常来说他们会对教科书中所提到的各种知识产生兴趣,物理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安排合适的教学方法,以便于令初中生能够越来越多的参与到自制教具的学习中来,与此同时,还可以让他们由从前被动的接受学习的一方变成如今的主动学习。鼓励他们参加这项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合理使用自制的教材,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兴趣,而且可以为物理课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有助于初中观察能力的提高
在这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行当中,特别明显的是初中阶段的物理学科教师需要将提高学生的自身的观察能力作为主要的教学目标之一,在课堂教学之中大量使用自制教学用具,可以很好的达到这一要求,因为字是教具的材料,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之中,也使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之中,以便于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2]。
(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能力
近年来由于各行各业的不断发展,每个行业对人家的需求量呈指数增长,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社会型人才,理应具备的技能,教师将自制教学用具融合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都要求学生们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的动手以及创新能力,制作满足需求的用具,在教学用具的制作过程中,既可以鼓励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又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 在课堂教学中应用自制教具的策略
(一)根据教学内容,制作适合的教具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使用与教材内容相适应的自制教具非常重要,自制教具可以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初中物理老师可以根据所教的内容设计自己需要的自制用具,在这个过程之中,老师应对本节课堂上的教学核心内容以及目标进行彻底细致的分析工作,总结从前的教学经验。合理安排自制教具的制作内容,自制教具的选择应该既不难以实现,又可以突出本节课堂的重点和难点。还应该在设计时考虑到采取哪种教学方法来增强基础薄弱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教具的制作
对于初中生,他们的物理知识基础十分薄弱。如果让他们独自完成整个预习过程中的教具的制作是非常困难的,要对他们施加正确的引导,要让初中生参与预习教具的制作过程,则必须在观察,设计和实用性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培训。
(三)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物品
教师在对初中生之间进行协作研究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过程中需要的的教学资源和要求,目的是鼓励每个初中生参与到自制教具的制作的程。初中教师应指导初中生根据自己给出的教学内容准备的正确的材料,在材料的准备过程中要以生活中的物品为主[3]。
(四)使用自制教具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初中生制作教具之后,他们会很想知道如何在教学活动中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学用具,在这段时间里,教师应该把握好机会开展教学活动,以鼓励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
四 结束语
综上可知,物理教师要吸收现实中的教学经验,更新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同时,随着新课程创新的迅速发展,教师还应加强第自制教具的研究,设计科学,更全面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评估方法,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赵钧明.初中物理自制教具的开发与利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8(04):55+56.
[2] 谢洪雷,孙金涛.科学利用自制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09):52-53.
[3] 张小兰.利用自制教具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果[J].教育教学论坛,2019(09)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