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学的初中阶段,物理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学科,提高其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所有初中教师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以往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常常将自己对知识的理解直接灌输给学生,让学生反复练习、机械记忆,在这种被动的学习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处于低效的状态中。而在推行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初中物理教师应当改变传统的教育思想,深入物理教材,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养,进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未来的物理学习生活奠定基础。
一、丰富的教学目标设定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的起点,也是教师教学的最终归宿,一个丰富、科学、系统的教学目标,能够引导教师更好地制定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物理课堂中找到方向,从而提高自身在物理课堂中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进行《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课的教学之前,教师就根据本节中的教学重点“噪声的来源和危害”“减弱噪声的途径”等内容,以及初中生已经掌握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音的特性”等知识,设定(1)知识与技能: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知道防止噪声的方法和途径,能够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2)过程和方法:通过实验的体验和观察,对噪声的控制途径有一定的想法和思路;(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课的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精神和意识;在学习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对科学的热爱之情等教学目标。不难看出,在该教学目标中不仅包含对学生知识与技能层面的要求,还包含对学生情感与态度上的要求,能够使学生在学习《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节课后,得到综合素养上的提升。
二、要善用修辞性的语言,化抽象为形象
物理是抽象的,物理语言表达是严谨的,课堂讲解时教师适当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可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枯燥知识变得有趣味。教师风趣幽默的个人魅力,可使课堂生动活泼,学生兴趣盎然,师生关系融洽。在物理课堂里,能让学生因教学内容而会心一笑是难能可贵的,学生在心情舒畅的环境中的学习效果要比在沉闷环境中学习效果好很多。让学生喜欢上物理课,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基本要素。
案例:在讲解“两灯串联时,其中一只小灯泡被导线短路不亮”时,初学电学知识,学生不容易理解小灯泡为什么不会亮。教师除了要做好演示实验外,可将导线比作高速公路,而有用电器的线路比作又小又曲的乡间小道,电流便是车,当车开到这样的分岔路口,结果怎样学生就容易理解了,小灯泡几乎没有电流通过所以也就不会亮。日后,学生便会对这“高速公路”记忆深刻,也就容易理解用电器被短路这一现象。
三、多演示小实验,展示学科魅力
演示实验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与探索性,容易唤起孩子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增强学好物理的信心。教学中如果能展示好演示实验,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又能把抽象的物理概念生动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演示富有魅力的小实验,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重要手段。
案例:讲解“大气压”时,准备一个透明塑料硬质水杯,用一烧红的钉子在其底部开一小孔,用胶水将这小孔堵死(不能漏气),用一个大盆子装适量的水,将少量的纸放入杯内燃烧,然后再快速将杯倒置于大盆子内,便会发现水被吸入杯内,正当学生瞪大眼睛很是诧异时,教师用针将小孔的胶水挑开,水便迅速回落。这水一“升”一“降”便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兴趣浓厚,再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这样,孩子们对大气压的认识也就容易了,自然教学效果甚好。
四、科学探究实验,要做到有“收”有“放”
“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教师要保护好学生探究的兴趣和积极性,真正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探究性实验要通过学生的探索,自己主动地获取知识,成为知识的主人。需要学生自己探索的问题,教师不可包办代替;学生能够自己探索的问题,教师不可指导。但在必要的时候,教师应该伸出“援助之手”,发挥教师组织、引导、点拨的作用。并不是每个探究实验都一定要七个环节完全交由学生自主完成,可有不同的侧重环节,有时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有时可引导设计实验方案,有时教师可参与实验数据分析。“放手”不是绝对的,该“收手”时则“收手”。探究实验教学做到有“收”有“放”,是构建高效物理课堂的关键所在。
五、高效物理课堂可积极向课后延伸拓展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资料,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优良的情操。如,在学完液体的压强后,可要求学生查找“蛟龙号”深潜器资料,让学生感受“蛟龙”号不只是一个深海装备,更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一种精神,一种不畏艰险、赶超世界的精神。探究实验可向课后延伸,解决了课堂教学时间不足,让学生获得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后探究活动简便易行,让人人有机会参与,人人愿意参与,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激发探究的兴趣
结语
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一定要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初中物理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优化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纪晓雪 . 新课改下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J]. 农家参谋,2020(17):182.
[2] 甘淑君 . 基于新课改环境下构建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措施 [J]. 华夏教师,2019(01):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