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核心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物理学科的本质,并且掌握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能够通过物理学科的学习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基于这样的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促进学生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微课教学的出现为高中物理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微课教学,能够激发学生深入学习的兴趣,并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进一步提高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一、微课应用于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性
(一)微课能够直观的展示物理知识和物理概念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主要包括了物理概念及物理规律。由于高中生的思维发展限制,这些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于学生来说难以具体感知,使其理解过程变得困难,而微课教学能够将视频和图片结合在一起,对学生直观的展现物理概念的具体含义,和物理规律的具体变化,学生通过这样的直观的展示,能够更好的理解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例如:高一的学生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追前面的匀速问题中,在追上前两车相距最远的问题的理解是一个难点。很多学生无法理解两车之间的距离变化和速度关系这个抽象问题,教师可以利用事先做好的微课进行思维可视化教学,学生可以直观的观察对比两车的距离变化情况,学生在头脑中就可以建立这个基本的物理模型。同时利用微课还可以把匀速运动的追前方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的运动模式给学生展示,这样的学生知识系统也会更为完善。利用微课视频教学可以把部份抽象的物理问题变直观。进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二)更好的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模式是一刀切的,这样的教学模式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教师的教学活动,也只能被动的接受教师的教学风格。由于高中物理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如果教师的教学风格和学生的实际需求不相符,学生则难以通过教师的引导深入学习知识。而微课教学的出现,能够使教师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习资源,学生也能根据实际的学习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个性化学习,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例如:鲁科版高中物理课程(选修3-1)第6章 第3节“洛伦兹力的应用”可以把这节课分成两部份的内容。一部份是带电粒子垂直进入匀强磁中的运动问题,这一部份的内容是带电粒子在一个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另一部份带电粒子以某一角度θ进入磁场,带电粒子是做螺旋形的运动,分解成垂直磁场方向是匀速圆周运动,平行于磁场方向是匀速直线运动。由于这两部份知识的难易程度不同,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要求也不同。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做好两个微课,课后学生在学习这一知识时就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微课的应用
(一)课前预习应用微课教学
高中阶段的物理学科知识点的量和知识难度相比初中物理有较大的增加,进一步增强了学科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因此,教师要想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必须在预习阶段做好准备,针对高中物理课程复杂零散的现状,教师可以用微课将教材内容进行整合,让学生在预习阶段对于本节课或本单元需要掌握的内容有具体的了解,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有所准备,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要深入研究课程内容,物理学科中包含着大量的实验,通过物理学科中的演示实验进行辅助,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知识。因此教师在课前导入时,也可以将趣味性的演示实验融入微课教学中,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首先通过实验,激发本节课程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再利用微课对本节课需要学习的知识有整体的掌握。
以鲁科版高中物理课程(选修3-1)第6章第1节“探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为例,教师在教学前期利用微课进行导入时,可以将现代军事武器中的电磁炮的发射视频融入微课中,通过视频和声音第一时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利用微课呈现电磁炮的简单原理,从而使学生更愿意深入课程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在观看微课动画视频的时候,就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了印象,在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能够更好的将思维集中于学习中,更好的提高教学效果。
(二)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应用可以让教师更好的集中时间进行重难点讲解。高中物理学科有较多重难点知识,这需要学生花费一定的时间学习和理解,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活动中利用微课讲解重难点知识,通过微课,能够将抽象复杂的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示给学生,学生在这种具有趣味性的学习情境中能够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微课的展示能够为学生创设具有活力的物理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能够更加轻松愉悦的进行学习,进一步开拓了学生的思维。
例如:在讲到牛顿第二定律中的“小球压缩弹簧模型”时。这个模型在小球下落过程中,小球的受力、速度、加速度的变化、以及弹簧的形变这些内容对高一的学生而言非常抽象。教师则可以利用微课对这个内容进行教学。视频中可以放慢小球在下落过程中,这样学生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弹簧的形变是怎样变化,微课前期制做中再加上小球的受力分析。学生同时可以明白小球的受力以及小球的加速度的变化。这样一个抽象的物理模型变成一个非常简单的物理过程。学生就可以轻松的理解这个物理模型。
(三)微课应用与课后学习
课后复习是学生查漏补缺的关键环节,通过课后复习,学生能够针对所学的知识点进行系统的总结,对没有掌握的知识点加以练习。而在此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实现差异化的教学,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在课后阶段为学生推送相应的微课学习资源,让学生根据自身还没有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学习,这种差异化的混合学习方式,更好的弥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例如在学习了机械功相关知识点之后,教师利用微课为学生推送了课后练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微课进行了针对性的引导。
针对例题的讲解,教师将正交分解法、公式法等解法录制成微课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微课视频进行课后巩固。在例题选择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通过复习受力分析、正交分解等知识点,进行巩固,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新学习的知识进行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结语:
总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应用微课具有极大价值,微课能够用其短小精悍的方式,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帮助学生总结物理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进行集中讲解,使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更加深刻,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同样,微课的应用成功的实现了差异化教学,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微课使得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提高,从整体上提高了物理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冯学军.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成才之路,2019(12):62-63.
[2]侯保利.微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