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数形结合策略应用探微
李淑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淑琳,.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数形结合策略应用探微[J]. 数学应用,2023.5. DOI:10.12721/ccn.2023.157298.
摘要: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数学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特征,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必须做到将抽象内容形象化。文章探讨了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中数形结合教学策略,通过以数解形、以形助数、数形互译提升教学效率。
关键词: 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数形结合;策略应用微探
DOI:10.12721/ccn.2023.157298
基金资助:

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形是数的直观表现,数能概括抽象的形。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结合,有助于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需要将数量关系,结合几何图形让两者相互转化,能将有关图形性质的问题转化成数量关系的问题,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对他们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升是十分有利的。

一、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

借助数的精确性,阐明形的特殊属性,用数作为手段让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小学数学中的图形都十分简单,直接让学生观察,他们很难找出规律[1]。因此,教师可以给图形赋值,将几何问题转化成代数问题,以提高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出示相关图形,并提问:图中阴影部分的总和分别为多少?小学生在观看图形的过程中,很难直接想出答案。这时,教师可以通过代数方法引导学生计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给出如下引导:“我们可以将完整的正方形面积看成1,10.png






   图一                   图二                 图三

而图一阴影面积可以这样计算,即02.png,对于这部分内容,学生能很快计算出结果。接着,对于图二应用的面积,他们能列出如下算式:03.png 也能快速给出答案。接下来,教师引入数形结合方法,这时,学生发现可以用更简单的方式进行计算,即用“1”减去空白部分,可得出阴影部分的面积。这样,算法就变得非常方便和简洁。如此可见,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能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复杂的问题,从而提高解题效率,这样,他们能慢慢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以形助数,使抽象问题形象化

数学中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数与数之间的关系,而用直观的形辅助学生理解数,用形作为手段,让学生根据数量的特征和结构解决跟数量相关的问题。这样能将数量问题转化成几何问题,让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化、简单化。

例如,应用题是小学生的学习难项,应用题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而要想帮助学生提高对应用题的解题效率,教师可以引入数形结合思想,以下面的应用题的教学为例:一篮鸡蛋第一次拿走鸡蛋的06.png,第二次拿走剩下的06.png,最后,篮子里还剩4个鸡蛋,求:这个篮子里原来一共有多少鸡蛋?教师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下图,

20.png

                                  图四

这样学生能看到拿走剩下的1/2,篮子里还剩4个鸡蛋由此可以看出第1次拿走后,剩下的鸡蛋数量是4个的2倍,也就是8个。因此可以推断整个篮子的鸡蛋数量为16个。这时,教师鼓励学生列出算式,学生可列出4×2×2=16。经过这样的引导,小学生能进一步理解抽象化内容,有了形的桥梁做依托,他们的思考会更加有针对性,解决问题的速度也会有所提升。

三、数形互译,使模糊问题明朗化

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常常会遇到需要把数量关系转译成图形的时候。对此,学生要认真观察图形,认真分析,加强联想,从而将抽象的数量关系形象化,再译成算式,从而解决问题[2]。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教材中跟“鸡兔同笼”相关的内容时,题目如下:鸡兔同笼,有20个头,54条腿。问笼子里,一共有多少只鸡?有多少只兔子?采用数形互译的画图方法,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教师可以展示下图:

30.png

                                   图五

这样能通过画图引出数量关系,根据图1图2图3我们可知,笼中有13只鸡,7只兔子。接下来,教师引导学生列综合算式,小学生理解了数量关系后,可以假设笼子中20只全是鸡,那么可以列出如下算式:20×2=40,知道有40条腿,剩余54-40=14条腿。接下来,可以列出综合算式14÷(4-2)=7,从而得出兔子的数量,鸡的数量可以这样算出:20-7=13。接着,教师让学生列出综合算式:(54-20×2)÷(4-2)=7(只)。通过这个过程,小学生能提炼题目中的重要信息,而且可以根据数量关系解决数学问题。这样,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都能得到充分锻炼,小学数学教材的知识都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着眼全局,有目的性地渗透树形结合思想,以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树形结合思想,有助于学生理解抽象化内容,能让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让抽象的问题具象化,模糊问题明朗化。能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运用这种思想解决数学问题,会在脑海里浮现相应的类型的数与形,因此能提高解题效率,这样,他们能产生强烈的学习成就感。也能不断提高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晓宇. 数形结合思想在小学四年级的渗透调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22.

[2]许银杏.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1(23):69-7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