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1.1研究背景
我国农业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中,经历了从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向投入物质资本的转变。物质资本的投入提高了农业的产出,但也引发了诸如水资源和土地污染等环境问题,同时物质资本投入的边际报酬也逐渐减少。因此,农业需要转向依赖人力资本的提升来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目标。同时,随着农村劳动力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农业面临着劳动力不足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研究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意义
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国农业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增加人力资本的投入可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次,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培育具备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农业劳动力,可以缓解农业劳动力不足问题,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此外,人力资本的投入还可以减少对物质资本的过度依赖,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推动农业向绿色、有机、智慧型的现代农业转变。综上所述,研究人力资本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影响对于解决农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以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和政策意义。
1.3农村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现状
从农业劳动力结构角度来看,李梦珍(2022)的研究指出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老人农业成为我国农业的典型特征之一。这表明随着农村人口结构的变化,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1]。
从人力资本与农业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效率的关系来看,黄莉(2021)、郑甘甜(2018)、崔晓(2018)的研究均指出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效率密切相关。其中,黄莉(2021)的研究主要关注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和绿色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农业资本深化和有偏技术进步对绿色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绿色农业经济增长的制度和政策措施[2],郑甘甜(2018)的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本和农业规模经营对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3],崔晓(2018)的研究指出资源与环境约束对农业生产效率有着显著影响。这表明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推动农业经济的增长[4]。
再者,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也逐渐凸显。任燕妮(2016)的研究指出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正向的影响,提升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水平可以为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有力支撑[5]。毛德智(2006)的研究关注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指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表明农村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可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6]。
2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分析
2.1 劳动力提升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提高农业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进而对农业生产效率产生积极影响。随着农民受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技术培训的普及,农民能够更好地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作物产量。高素质的农业劳动力能够更好地掌握先进的种植、养殖和农业管理技术,从而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种多样性。
2.2 人力资本投入对农业劳动力结构的影响
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农村劳动力结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可以使农业劳动力向高附加值的非农产业转移,减少农村劳动力闲置和资源浪费。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适应市场需求的农民更容易获得非农就业或创业机会。这种非农就业的机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收入来源,进而吸引了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缓解了农业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2.3 人力资本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加收入来源。通过提高农民的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农民能够参与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并为农村地区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还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3对策研究与政策建议
3.1 促进人力资本投入的政策和制度建设
为了促进人力资本的提升,可以采取一系列政策和制度措施。如:加大教育投入,提供质量高、覆盖面广的农村教育资源,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机会。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资金支持,完善农村学校的设施和师资力量,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职业培训机会。其次,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回流农村,为农业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创新能力。通过政策和制度的支持,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投入的增加,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3.2 培育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推动农业智能化发展
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农村信息化建设和培育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可以加大对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供宽带网络覆盖、农村电商平台和物联网技术支持,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同时,通过组织技术培训和推广现代农业管理软件等方式,提高农民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培育一批具备信息化思维和能力的农业从业人员。
3.3 人力资源开发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策略
为了实现人力资本的有效开发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政府可以制定整体规划和政策措施,提供综合性支持。首先,建立农业人力资源开发的机构和平台,提供咨询、培训、就业指导等服务,帮助农村劳动力规划职业生涯和提升技能。其次,加强农业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农业专业人才,提供与市场需求相匹配的人力资源供给。积极推进农村人才流动和转移政策,鼓励农民到城市就业,吸引城市人才回流农村创业,实现城乡人才的流动和互补。通过协同发展的策略,能够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经济的需求相协调,促进农业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4总结
人力资本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和培育,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解决农业劳动力不足和资源浪费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以及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措施,提供支持和引导,推动人力资本的升级和农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梦珍. 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对东三省农业经济的影响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22.
[2]黄莉. 农业资本深化、有偏技术进步与绿色农业经济增长[D].西南大学,2022.
[3]郑甘甜. 人力资本、规模经营与农业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18.
[4]崔晓. 资源与环境约束下我国农业生产效率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8.
[5]任燕妮. 信息技术型人力资本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
[6]毛德智. 中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
作者简介: 贾艳华(1980.12-),女,汉族,山东省聊城市人,本科,中级经济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