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素质教育体系下,需要将学生学科素养的提升作为最终目的。高中阶段,化学课堂中,使用自主学习以及合作探究等方式,有助于锻炼学生学习意识,提高其合作能力,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氛围,在师生共同配合下,完成知识学习,及时评价,化学课堂效率更高。
一、“3+1”教学模式介绍
所谓“3+1”模式,就是化学课堂中学生负责自主研习、合作探究以及交流共享三项学习环节,教师完成课堂点评,能够体现出新课改教育理念的革新。新课程改革核心素养目标之下,此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为学生自主学习和交流合作提供良好平台,在自主学习中形成问题意识,在合作探究中讨论重点内容,解决问题,在开放的化学课堂中学习化学知识,形成合作意识,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形成化学素养[1]。
二、“3+1”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核心素养培养路径
(一)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化学学习意识属于核心素养重要内容之一,应用“3+1”模式指导学生自主研习,需要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导学案,向学生明确自学目标,并要求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应学习的任务。在此阶段,主要以自我研习为主,对于问题展开分析,使用记号笔将面临的难点问题标注出来,为后续合作学习探讨思路的明确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学生还能经历自主研习的过程,有助于其化学自学意识的培养。
比如:在《元素周期率》内容教学时,需要教师在导学案内将本节课学生要掌握的知识点加以明确:第一,明确元素周期律实质以及具体内容;第二,知晓同周期化学元素的结构以及性质,了解此类元素的递变规律;第三,以结构视角对于元素性质变化规律展开分析。学生自主观察元素周期表,结合已掌握的卤族元素以及碱金属元素特点,寻找同主族元素的特点,明确其结构、性质以及递变规律。通过导学案,让学生对元素周期律展开探究,形成自学意识,学习利用柱状图或者折线图等方式,对于数据进行处理,培养学生对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为其核心素养形成奠定基础。
(二)组织学生合作探究
“3+1”模式应用过程,合作探究属于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探究意识,在相互合作的过程当中,体会知识要点。此阶段学生将小组作为单位,共同讨论学习重点,教师以引导者身份,通过班级巡视,辅助学生完成合作讨论,学生在合作期间对于化学知识有深入理解,体会化学学习的方法,总结经验,提高学习能力。
比如:在《元素周期律》内容合作学习阶段,组织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化合价原理这一角度,对于元素化合价最高价和最低价进行确认。学生之间通过合作,获得相关数据,之后组织学生使用画图表的方式,对数据展开处理。学生依据原有学习经验,能够顺利总结出“当原子序数增加时,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价以及最高负价都可发生不同程度变化。处于同一变化周期之内,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断增加,最高价也增加,最低负价也增加”。可见,通过合作探究,学生能够感受元素周期律发现过程研究者付出的艰辛,并且,探究阶段的,对于高中生语言表达、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也有帮助,在探究过程倾听他人意见,并且能够和他人团结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习效率更高,能够从化合价变化原理入手,总结元素最高价和最低价变化规律,掌握化学知识。
(三)鼓励学生交流共享
交流共享阶段,需要按照合作探究阶段存在的问题,由各小组派出代表,交流学习问题,分享学习经验。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前18号元的素最外层电子数以及最高价、最低价等变化规律,但是对于“各主族元素是否也遵循此规律变化尚不明确”,所以,可鼓励各小组之间相互交流,之后教师借助信息技术,对于主族元素展开数据处理,获得图表,启发学生思维,让其按照元素结构变化规律,对于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等变化规律做出推测。以合作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共同分析原子核外部的电子分布特点,形成“结构能够决定性质”这一化学思想,形成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素养。
同时,为提高学生化学素养,教师还可将门捷列夫和元素周期律之间的故事向学生介绍,对比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并提出问题,“哪个周期律更科学”激发学生思维冲突,在问题指引下,展开交流和讨论,知晓门捷列夫是依照相对原子质量对元素进行排列的,而本节课学习的周期律则是按照原子序数进行排列的,通过质子数区别对于元素进行标记,元素周期律的不同是科学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的结果,并且还能发挥名人榜样作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勤于思考的科学品质,形成“量变到质变”的意识,明确事物之间具有内部规律,并且相互联系,让学生以辩证的思想看待知识的发展,提高化学素养[2]。
(四)课堂及时评价
学生讨论学习以及成果分享之后,教师可按照其学习过程参与积极性和讨论结果的准确性给出评价,迅速反馈,让学生意识到自身学习过程不足之处,及时改正,体现“3+1”模式评价的及时性,并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
结束语:总之,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立足于核心素养教育目标,采取“3+1”教学模式,先由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合作解决问题,之后交流共享学习成果,最后教师点评,课堂当中学习氛围浓郁,体现学生自主性,在合作过程形成化学素养,发挥该教学模式应用价值,提高化学课堂质量。
参考文献:
[1]申水源.基于核心素养下化学课堂教学“1+3”学习模式的探究[J].课程教学研究,2020(3):12-22.
[2]张海洋.“3+1”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教学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9,(0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