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课堂中得到逐渐深入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初中化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甚至主要方式,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原理的积极性,还可以让学生在感官刺激下体验化学这门学科的深奥之处,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新型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讲授式教学的完美融合有利于在大大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基础上,为化学课堂注入新的活力和生机。
1.利用多媒体讲解微观化学知识
在大力推行多媒体教学这种新兴教学方式之前,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对多媒体教学、微课等理论知识的学习,并勤于实践。在对于多媒体教学模式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以后,老师就可以适当地在传统的讲授式课堂基础上增加一些新颖别致的教学资源,或者一些有趣的新型多媒体教学模式,来促进对于微观化学知识讲解的深入。比如,教师可以采用在课件中插入慢速动画或者视频的方式,为学生展现一个通过对水分解从而产生氢气和氧气的微观过程,并让学生在观看过后进行一个大致的思路描述,使他们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来认识到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分解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而形成新的分子,从而理解到化学反应中最本质的实质所在。这样,学生在动态的感官刺激下学会用微观观点去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有利于其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
除了视频和影音类的多媒体技术,教师同样可以利用表格或动态生成图像做每节课相关的“思维导图”,这种教学方式适合一些较为清晰和有条理的体系,比如初中化学教材中的一些微观知识和表达公式等。老师可以在课上带领学生一起观看过上述的微观化学反应动画视频以后,在多媒体课件的最后给学生建构和展现一个针对当堂课程内容的思维导图,理清学生对于本课教学内容和概要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通过一些相关问题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
2.利用多媒体优化课堂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实验对于初中化学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为实验就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只有保证实验的有效进行,才能够使化学的教学和学习水平稳定提升。而当前多媒体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这是因为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和文字等让学生能够更加集中注意力,保证学习的效率。
通常来说,化学实验是比较枯燥无趣的,所以利用多媒体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具体地了解到化学实验的各个步骤,从而能够对于化学实验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一些学校缺乏足够的实验设备和实验空间,这时多媒体教学便能够弥足这些化学实验动手条件的不足和缺失。例如,化学教材中有一个专题是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蜡烛燃烧的实验操作简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是火焰的燃烧在相对密闭的空间内(如教室)还是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还会产生难闻的气味影响学习环境。因此,在讲授这次实验时,我一般倾向于用多媒体影音将完整的实验过程展示出来。我会注意实验视频的筛选,选择一些有远有近、分解步骤鲜明的影音教学资料给学生播放,让他们分别观察蜡烛点燃前、燃着时和熄灭后的三个时间段的状态,并注意蜡烛的特性、火焰的分层以及白烟的再燃等关键因素。最终通过对实验视频的分析和合作交流,学生们能够总结出“蜡烛溶于水、质软”、“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以及“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这些结论。显然,多媒体教学能够弥补教学条件上的不足,将化学实验转化为一种感官上可视的过程,有效避免了人员密集不方便、距离远近、安全风险等诸多客观问题,让学生们对于化学学习有一个更加直观和清晰的认识。
3.利用多媒体提升学生自学能力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型社会,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层出不穷,即便是在疫情有所好转、学校恢复正常以后,老师也可以在正常授课之余利用多媒体技术自行录制一些微课视频,对实体课堂上的内容进行复习巩固和补充延伸,让学生在课后回家时利用电子产品观看这些自制的、针对本班学生的特定的网课视频,让他们对课堂的教学内容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把握。在选取或制作教学网课时,老师也可以以精美的课件作为网课的主题内容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用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紧密结合的方式,为孩子们呈现出一个栩栩如生的化学学习情境,让他们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和体会学习化学的快乐,从而大大提高其在化学方面的自学欲望和激情。
当将多媒体教学运用到课外的微课中时,老师也要注意其运用手段和技巧,合理安排多媒体课后课堂的进程、内容和重难点。比如,我在一堂主题为“固体溶解度专项复习”的微课视频制作中,运用了文字、图表制作相结合,并进行了后期的布局安排。我首先在第一环节中展示了几个关于“固体溶解度与溶解性的对应关系”的常见错误说法,引起学生的警惕和关注;紧接着,我在第二环节中给学生出了一道经典的图表题型,让学生自行分析后给出相应的答案解析;最后,我给出几道巩固和加强题型让学生进行举一反三式的思考,并最终让学生领悟溶解度的概念、溶解度的大小比较、溶解度与溶液的转化、溶解度与溶液的浓度以及溶解度与溶质的结晶等之间的紧密关联。显然,在这种课后学习过程中,多媒体教学手段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但巩固了学生在学校期间课堂上的化学学习,还加深了其思维印象,利用课余的时间帮助学生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和体会,对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化学学习热情有着很大的效果和帮助。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教师应该积极响应新课改的号召,紧跟时代的步伐,将现代化多媒体教学与传统的授课式教学完美融合,打造一个更加生动活跃的化学课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在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深化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 巩吉荣,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J].中国新通信,2020(23)
[2] 刘宏魁,初中化学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
[3] 岳长福,信息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发展[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
[4] 向玉,探析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