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石磊
苏州工业园区车坊实验小学

复制成功

摘要:

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从教以来始终关注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长期教学研究发现,欲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质量,首先需激发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基于此种情况,有必要对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践行进行深入探索与研究。结合已有研究认为,趣味教学法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践行具体可采取如下策略。


关键词:
DOI: 10.12428/kcjyyyy2025.07.021
基金资助:

1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现状

(1)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就过去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形式来看,其中所融入的趣味性教学因素十分欠缺,要想使学生主动融入小学美术学习当中是有一定困难的。除此之外,对于小学生来说,美术学科的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接触时间没有很长,还没有形成一定的艺术思维,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小学美术学习的困难程度。所以,就我国目前小学美术整体教学状况来看,小学生在这方面的表现多为缺乏一定的学习动力和学习热情。(2)课堂气氛不够热烈。在我国过去的教育教学体制机制之下,教师在维护课堂秩序方面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并且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处模式也大多是压制与被压制式教学和学习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从根本上就难以引起学生开展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样,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枯燥性特点的存在与学生活泼性的成长特点相矛盾,更加难以引起学生对于小学美术的学习兴趣,这就在学习主体的角度阻碍了小学美术教学效率的提高

2趣味性教学模式对小学生美术学习的作用

(1)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趣味性教学从儿童的立场出发,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教学,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相对活跃的状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提高课堂参与度。(2)拓展美术教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趣味性教学使美术教师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摒弃传统教学中机械、呆板、效率低下等弊端,以情趣教学为目标,融合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延伸课堂教学渠道,促使学生转换绘画视角,尽量避免泛化的概念,独具创新。(3)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趣味性教学要求学生在绘画中体现个性,使学生能够随心所欲的进行思维的发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联系生活实际,使同学们不仅仅局限于教材,还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从而更好的掌握基础的美术知识和相关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才能。

3趣味性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3.1美术教育和文化教育结合

加强艺术教育不仅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心理环境。同时有研究显示在欣赏完合适的美术作品后,人的大脑会变的比平常更加活跃,在欣赏完艺术作品后,学生的文化课程学习效率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例如小学美术中有一个知识点,关于水墨人物画的欣赏,这一章节的关键不是在于要求学生对于水墨画的技巧和如何鉴赏又了解,而是在教学生相关的知识内容时,激发学生对于我国古代的艺术的兴趣。课堂开始教师在讲解水墨画的相关知识的过程中,不断的穿插有趣的故事,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单纯的对于水墨画知识和历史介绍是枯燥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水墨画相关的趣闻和故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还能保证教学范围更加的轻松愉快。同时有教授文化课程的老师反应,在上完关于水墨画技巧的课程后,大部分学生对涉及古代文化的课程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兴趣。

3.2多媒体教学的应用

在美术课堂上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将学习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快速,学习内容可以直观地展现出来,便于学生深刻理解,丰富课堂内容,改变传统的美术教师讲解模式,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教学中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美术作品,生动的画面和鲜亮的色彩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也可以利用投影仪展示优秀学生作品,更好地鼓励和激发学生学好美术的欲望,调节学习氛围。相比其他表现形式,多媒体融合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更容易受到学生的青睐,在美术赏析课程中,单纯看书本上面的图画是非常枯燥的,学生无法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利用多媒体教室可以收集很多关于教学内容的资料,包括图片、视频、录像等,将美术作品和美术知识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在学生们面前。例如,在鉴赏梵高的画作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观看一部名为《至爱梵髙》的动画电影节选片段。这部电影由多名画家对梵?高的作品进行手绘并制成动画,有着相当高的艺术水平。这种以油画为核心制作的动画一改油画在学生们心目中呆板、无趣的印象,利用他们对于动画的兴趣一定程度上使其对传统绘画形式产生兴趣。

3.3角色扮演教学的应用

小学美术教学任务并不是特别紧张,可为角色扮演提供充裕空间。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可积极动用自身教学智慧,因地制宜的结合角色扮演践行趣味教学法,让角色扮演成为趣味教学法的有效践行载体。例如,教学“动物面具”时,小学美术教师要求学生课前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编写与动物有关的小剧本,剧本编写完毕后,再结合剧本中的动物角色自主设计制作动物面具。正式上课时,教师让各小组轮流上台表演。表演过程中,虽然部分同学的“演技”较为生涩,但从他们的具体表现过程中却可看出:此时的他们是快乐的。待所有小组同学均表演结束后,美术教师又与同学们一起对各小组表演进行点评,且点评过程中重点提及了各小组同学设计的动物面具。通过这样的角色扮演活动安排,让整个课堂教学氛围活跃了起来,同学们亦在角色扮演活动中充分体验到了美术学习给他们带来的快乐。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可能认为在课堂中结合角色扮演践行趣味教学法太过费时费力,对此观点笔者并不苟同。只要能有效激发小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适当多花点时间用于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又有何为过呢?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结合角色扮演践行趣味教学法是一种有效可行做法,教师可大胆、适当为之。

3.4游戏活动教学的应用

小学生天性活泼,对美术学习活动往往有着一定的求知探索欲望。教师要让学生对美术学习投入强烈的热情并沉浸在美术学习中,就需要选择有效的方式方法,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学习需求。游戏活动是小学生较为喜爱的实践活动,加上小学生正处在美术学习的起步阶段,教师要尽可能避免直接讲述美术技能技法,而是运用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提高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在寓教于乐中点燃学生创新的思维之火。教师在运用游戏活动进行教学时,要把学生的游戏体验和自主感受作为中心内容,让游戏体验贯穿全程,关注过程中学生个性意识的发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由畅想,感知美术魅力。如,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中国画时,教师可以引入生动有趣的泼墨游戏,让学生认识泼墨画的发展历程和方法,并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思考水墨晕染效果的多元化表现方法,寓教于乐。教师在控制整个教学过程时,需要设定一定的计划,明确游戏活动的要求,并告诉学生游戏的程度,防止适得其反,影响教学效果。

4结束语

传统美术课由于教学方法机械、呆板、教学片面化等原因造成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中的参与度不高,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学活动组织者在对小学生进行美术课程教育时,应有意识地将趣味性教学模式应用于教学活动中,只有突破传统美术课的桎梏,才能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并不断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1]张野.水墨含情,艺术生韵—小学美术水墨教学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19(09):7.

[2]樊萍.浅析趣味性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J].儿童大世界(下半月),2018,19(5):204.

[3]刘骁.论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激发学生兴趣[J].美术教育研究,2017(06):17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