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式教学(PBL)提升化学学科素养的调查研究
王赛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赛,. 基于项目式教学(PBL)提升化学学科素养的调查研究[J]. 化学研究前沿,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4.
摘要:
自2018年起,有关项目式教学的研究热度持续增长,基础教育中以中学化学学科为代表。调查表明,使用北京师范大学王磊教授主编的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开展必修上册包括《探秘膨松剂》、《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共3个微项目,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关键词: 项目式教学;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化学学科素养
DOI:10.12721/ccn.2021.157024
基金资助:本文系2020年度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高中化学必修课程开展多轮次微项目的教学实践研究——基于鲁科版新编教材必修上册》(JCJYC20070131)研究成果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发布,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i]。

1.教材中项目式教学简介

鲁科版高中化学教材(2019版)已在部分省份投入使用,与旧版本相比,新版教材在每章节末增加项目式教学(即“微项目”)复习课例,全册共计共计15个。每个案例既承载了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又高度浓缩了项目式教学的精华,以此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能力,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其中,必修上册共包括《探秘膨松剂》、《科学使用含氯消毒剂》、《重污染天气“汽车限行”的合理性》共3个微项目。

本研究采用胡红杏对项目式教学的定义。项目式教学是基于课程标准,以小组合作方式对真实问题进行探究,以此获得学科知识的核心概念和原理,提升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活动[ii]。

2.学生学科素养总体情况调查

调查持续时间共一学期,分别在高一两个班级共进行3次微项目,第1次微项目开始前,对两个班级119人进行学科素养情况调查;3次微项目结束后,再次对学生进行素养调查。要求学生分别回答“有人认为食品中不应使用添加剂,你怎么看?”、“‘84’消毒液是常见的消毒剂,使用时有很多注意事项,请至少写出3条。”、“你如何看待我市实行的“汽车限行”政策?”。

经过一学期新版教材的学习,学生相关的化学学科素养有了明显提升。

3.学生学科素养调查分析

微项目开始前的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催化剂、消毒液、汽车限行相关认识较为浅显,只有极个别同学能够从学科知识角度分析以上问题。其中,对添加剂认识较消毒液、汽车限行理解较深入。

3个微项目结束后,几乎所有学生都能从各个角度深入分析催化剂、消毒液、汽车限行等问题,并且能从学科角度分析原理。部分学生的调查结果如下:12.png

调查结果显示,微项目的开展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并开始关注生活现象背后的化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和培养必备能力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化学学科素养。

4.项目式教学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和化学学习兴趣

本学期微项目开展后,学生对膨松剂、食品添加剂、“84”消毒剂、“补铁剂”等生活常见物质有了非常透彻的了解,几乎都能从化学角度分析他们的作用原理,并能辩证且客观的看待“汽车限行”问题,化学学科素养有了明显提升。微项目的持续开展有效地帮助学生从化学角度认识、解释生活现象,真正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可有效提升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i]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ii]胡红杏.项目式学习: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活动[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5(06):165-17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