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微课以多媒体技术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和拓展资源,以线上学习或移动学习为主要模式,体现出自主探究、主动学习等教育理念。将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形成初步的认知基础,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对教材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补充和拓展。微课是现阶段初中化学教学中的新生态,其给予当前的初中化学教学工作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挑战性[1]。
一、微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的重要价值
微课教学以针对性和拓展性为突出特征。由于初中化学中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化,且概念性的内容又较为繁复,因此学生很难对这部分知识点形成清晰的认知和深层次的理解。而将微课引入初中化学教学,则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知识,突破难点内容,将抽象化概念转为具体的形象,进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记忆化学知识。另外,由于化学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难以构造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加之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无法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细致梳理教材知识点[2]。而通过微课,学生可以自主把握化学知识点的设置,进而梳理出系统化的化学知识图谱。总而言之,将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水平和自主学习能力,还有助于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二、将微课应用于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的可行路径
(一)在课前导入微课视频,实现自主预习目标
微课视频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有效工具。学生通过观看微课视频,可以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形成一个基础性认知,并初步把握本节课的重难点内容,为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做好铺垫。
比如,教师在讲授《自然界的水》这一单元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收集与水资源相关的数据或文字材料、与水体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相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并在筛选的基础上整理并制作出微课视频,以此作为导入课程的媒介。学生在课前预习阶段观看微课视频,可以提前把握本章内容,构建本章内容的基础知识点框架,进而为课堂学习奠定基础。
(二)在课堂引入微课视频,实现提高实效目标
微课有助于化抽象概念为直观知识,因此,在课堂中引入微课教学有其必要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分子和原子》一课时,由于初中学生仍旧缺乏抽象性思维,因此他们对于抽象的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难以形成清晰的认知,导致无法有效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点。基于此,教师可以运用微课视频,通过动画展示分子与原子的结构,从而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将抽象的概念性原理转化为直观的影像,使学生得以明确分子结构和原子结构,进而有效掌握本课的知识点,推动教学实效的显著提升。
(三)在课后融入微课视频,实现巩固知识目标
复习与巩固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微课视频融入课后复习阶段,有助于实现巩固课堂所学知识的重要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可以按照《金属的化学性质》这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安排微课内容并进行视频制作,并引导学生在复习课本知识、完成习题的基础上利用碎片化时间反复观看微课视频,熟悉化学金属与氧气、盐酸、稀硫酸等反应及其公式,进而巩固课堂中所学的知识。
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课程中,随着信息化技术和教育领域的紧密结合,将新兴教育技术引进课堂教学实践中已经是大势所趋,也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3]。就初中化学教学而言,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课上、课下分别导入微课视频助推化学教学的创新性发展和有效性改善。
参考文献:
[1]包慧.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例析[J].中学教学参考,2020(11):71-72.
[2]温康静.探讨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知识文库,2020(11):153-154.
[3]张毅婕.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