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有着一定的提升,但本身投入的精力有限,信息化教学的质量效果不佳,也没有贴合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一、微课的应用特点
微课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不但发展中的产物,以短小精悍的小视频形式为主,具有内容精简、主题突出、信息丰富的特点,微课也包括支持学生移动学习或在线学习的方式,教师将微视频传输在教学平台,供学生在课前或课后使用,微课这种方式已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在各个学科之中都有应用。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特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首先化学对于初中生而言是一个全新的知识体系,学生初次学习化学知识时难免会出现迷惑不解的情况,微课可以有效地承载起学生常规思维与化学知识的纽带,打破认知与理解的障碍,用更加形象的方式讲述化学知识。其次,化学教学中需要进行实验活动,而其中一部分实验具有危险性,学生难以有效学习,利用微课的方式切实为学生展现实验内容,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有着较大帮助。最后是微课能够针对重难点知识进行独立呈现,以全新的方式展现知识点,在节约学习时间的同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常规教学
在初中化学常规教学中微课的应用主要以提升学生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为主。传统教学依托于教材和教学大纲,学生在学习中多是通过背诵知识的方式来记忆,不利于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应当运用微课教学方法,将学生带入化学知识的海洋当中,让学生通过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的内容深入了解物质世界、原子构成等知识内容,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微课中探索知识点。并且微课精简的方式也能够节约一定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将一些课堂上不重要的内容制成微课,让学生在课后观看,既实现了教学知识的传授,又巩固了教学内容。例如在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空气、水、元素等与生活紧密相连的知识内容,教师就可以在课前微课中播放,使学生对原子、分子等知识有初步的了解,再经由课堂教学来提升学生的化学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1]。
(二)实验教学
实验活动是初中化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诸多的化学实验不仅会占有较多的教学时间,而且一些实验还具有危险性,如果在实验教学中花费时间讲解,将会占用有限的教学时间。而利用微课教学方法可以充分满足学生实验学习要求,也能减少教学时间。比如教师在课前利用微课将实验室内的用品操作、相关规范汇总,在实验前的课时中传递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观看,便可以节约课上讲解的时间。而相关实验内容,教师除了在课上进行实验流程演示外,也可以利用微课将实验流程记录下来,尤其是一些具有危险性的实验活动,通过微课展示让学生掌握整个实验流程,而且学生对于不懂、不清楚的细节,可以暂停视频、减缓播放速度来进一步探索和学习,避免了实际实验流程演示一走而过的教学缺陷。让学生对视频内容进行反复学习,也能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外,在实验教学的前后,教师可以让观看实验视频的学生对微课内容进行总结,提出存在的疑惑与问题,一方面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微课运用的效果,可以进一步优化视频内容,促进学生学习。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就学习成果、学习方法与教师进行深入探讨,优化自身的学习方式,教师也能了解学生需求,制作针对性的微课内容,满足学生对化学知识的要求。
(三)重难点教学
重难点教学一直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关键,在过往死记硬背的教学方式下,重难点往往会成为学生化学知识掌握的突破口,对未来化学学习造成影响。化学知识本身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初中生在理解和运用上有着一定难度。采用微课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对于抽象知识的理解,加深对逻辑内容的研究,在视频、图片的帮助下,重难点知识也会显得更加清晰明了。例如在《质量守恒定律》教学中,教师可以制作原子和分子的动画形象,通过原子和分子的交互运动,来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相关理论概念,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元素之间的变化情况,分子的分裂、组合与运动,深刻记忆这些现象,避免了空泛的理论知识传授,将重点和难点一目了然。微课的运用可以让教师帮助学生将化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构建,网学生便于学习重难点知识的关键指出,再加以生动趣味的方式,增强学生对重难点知识的记忆,以此提升教学质量[2]。
(四)辅助教学
微课的另一特点便是能够根据学生的差异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辅助效果,微课作为精简重点的教学方式,对于知识点或者学习方法有着特别的见解和分析,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课件来弥补传统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比如肉眼观看的局限性、实验活动的约束等。例如在粗盐提纯实验,整个实验流程是清晰完整的,学生也能了解实验过程,但是盐分子的溶解、杂质的游离、水分子的蒸发等微观世界的变化难以观察,教师便可以在实验的同时播放微课视频,再配合上具体的实验,能帮助学生更加清晰理解实验变化,便于学生学习,也能够弥补教学中的不足。教师也需清楚微课不应成为教学中的主体,而是作为辅助主要教学方式的有效助力,在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时要适度、适量地使用,通过化学微课内容科学合理的运用,提升化学教学的效果。
结论:微课的应用是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发展的必然结果,也在诸多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果,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运用要从常规教学、实验教学、重难点教学以及辅助教学四方面进行扩展,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补充,助力化学知识的传授,弥补教学中的遗漏,为学生在化学教学中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撑。
参考文献:
[1]刘洁.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2020(18):31-32.
[2]张毅婕.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学周刊,2020(14):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