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微课的应用,能够凭借着自身,短小精悍和形式灵活的独特优势,获得更加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再加上,高中生物本身就具有明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知识点十分零碎,而且较为抽象,如果教师仍旧按照传统的方法去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必然会削弱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应当谋求微课与高中生物课堂结合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整合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让学生能够在主观意识的引导下,自主探究并理解生物知识,构建更加合理且全面的框架。
一、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上的应用价值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简单提到过,高中生物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复杂性特点,知识点也较为分散且杂乱,学习难度相对较大,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学生的积极性始终无法被有效调动出来。但微课在课堂上的应用,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主动配合教师的各种任务。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微课的制作来突出教材上的重点和难点,并把这些知识点以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给学生更加细致的讲解,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进行查阅和浏览,这样可以让学生降低对标准答案的依赖,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思维。另外,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应用微课,能够让学生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深入学生对课堂的理解,为学生塑造更加轻松且开放的学习氛围。
二、高中生物教学微课应用要点
(一)导入新课时应用微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教学环节应用微课导入新课,可使教学内容突出、精炼,可使生物知识形象、生动,可提高新课导入的有效性,进而促进高中生物教学质量得到提升。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知识复杂而抽象,在进行正式授课的前期,教师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生物知识,这就要求新课导入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生物教师可把本节课的生物知识制作成一节生动有趣的微课,制作的过程中,可应用动画拍摄、视频剪辑等技术,使微课呈现出的生物知识直观、形象、有趣,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视频来了解本课要学习的生物知识,促进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本节课的内容。
例如,教师在讲授有关“蛋白质”的知识时,为了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可以制作一个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微课。生物教师可在微课中向学生展示国内的妈妈宁可花高价买进口奶粉,也不愿意买品质与洋奶粉一样但价格低的国产奶粉,然后讲解毒奶粉事件,让学生了解毒奶粉对幼儿造成的危害,从而让学生真正明白蛋白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通过这样的视频导入,提高了学生学习蛋白质相关知识的积极性,促进生物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二)分层教学时应用微课
不同的高中生学习基础、学习态度、家庭背景、认知能力等方面存在差异,如果生物教师不顾这些差异的存在,按照相同的标准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不能使班级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相应的进步,因材施教也无从谈起。微课在高中生物课堂中的合理应用,可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目前,有很多高中学校已经开始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开展教学活动,这就为移动学习、分层教学提供了条件。作为高中生物教师,应根据所教的具体生物知识,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精心设计和制作微课。在设计微课的难度时,要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设计出难度不同的微课,以有效实施分层教学。
例如,在教学“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时,高中生物教师可以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使用微课开展分层教学活动,比如,可让学困生、中等生、优等生都观看教材中描述的科学家所做实验的微课。所有学生都观看完相关的实验过程后,可让中等生与优等生归纳和总结出实验的结论,可让优等生通过观看另外的微课,运用实验的结论解决相关的生物问题,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微课进行分层教学,明确了哪类学生应该学习哪些生物知识,给不同层次的学生指明了不同的学习方向,使学生明白自己是否完成了教师给自己规定的教学目标。同时,也便于生物教师给学生设置难度不同的练习题,了解各个层次的学生对所讲授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就要求生物教师多设计不同类型的微课,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有选择地进行观看。
(三)微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课后学习中的应用
课后学习是学生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过程,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数教师都是通过为学生布置练习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课后进行学习。因此学生只是机械式的完成练习,在新时代的高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开展高效性、趣味性的课后学习,让学生在课后也能够带着极高的兴趣来展开学习。
例如,笔者在讲授有丝分裂的相关概念时,学生对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当中的不同特点的理解还不是非常深,这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后能够突破难点,笔者制作了一个微课视频,视频中对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特点,和分裂的动态图都有了一个比较清楚的展示,同时在讲解完每一时期的特征后,列出了相应的练习来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有效的避免了教师为多个学生解决同一难点的弊端。教师还可以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一些生物学科学史知识,以及生物在战争、经济建设等领域的作用,以此扩宽学生的知识面。
结束语
总之,微课作为新的教学方式,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合理使用,可有效激发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生物课教学活动,充分发挥他们在教与学中的主体作用。在生物教学的实践中,生物教师应科学合理地借助微课展示生物知识,积极发挥出微课的作用,提高生物课的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开福.“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研究[J].求知导刊,2020,No.234(34):34-35.
[2]李成芳.“互联网-”背景下的高中生物微课教学研究[J].名师在线,2020,No.121(12):13-14.
[3]蔡飞.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微课设计的思考[J].试题与研究,2019(1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