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新课改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灌输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要想推动学生的有效学习,将学习效率提上去,应积极探讨新的教学手段.在这一背景下,分组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它改变了学生被动学习的状态,从整体上提升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一、鼓励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在分组学习中,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索。开放性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资源和工具给学生,让他们在分组学习中自主选择和利用,如提供图书馆的数学相关书籍、互联网上的学习资源、计算器等。在分组学习中,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决策权,让学生自主选择分组成员、自主决定学习的重点和方式等,这样可以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分组学习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实践和应用的机会,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如组织实地考察、设计数学游戏等,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实际运用和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和分享,如设置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助,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解一元一次方程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简要介绍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4~5人,教师分发一些有关一元一次方程的练习题给每个小组,题目难度适中,由每个小组成员自由讨论并尝试解题,鼓励他们互相启发和帮助。与此同时,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和解答疑惑,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解题的思路和方法。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上台展示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教师带领全班讨论并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教师再次分发一些更难的练习题,要求学生继续在小组内自主学习和解题,学生在小组内互相检查和讨论答案,确保正确性,教师邀请几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解题的过程和答案。学生在小组内能够自主学习和合作解题,相互启发和帮助,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在分组学习中充当指导者和引导者的角色,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升学习水平。
二、优选分组学习内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在分组学习中,教师应该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确保学生知道他们需要达到什么样的成果。教师可以结合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兴趣,选择适合的分组学习内容,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教师要设计合理的任务和活动,让学生在分组学习中进行合作、探索和实践,设计小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决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和巩固知识,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时,引导学生观察一次函数y=2x+3,让学生思考当自变量x的值变大时,函数y的值会随之产生什么变化?然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函数y=-2x+3,提出问题:“当x的值变大时,函数y的值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分别观察每一个函数的图像,问学生能发现什么规律。同时,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监督,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到分组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例如,在解方程的教学中,目标是让学生能够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解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设置如下任务: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和总结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并且每人准备至少两个解方程的练习题。小组内分工合作,每个成员分别出一道自己准备的练习题,并组成练习册子。每个小组根据练习册子,进行互相交流和解题讨论,解决练习题中的困难和疑惑,并相互评价和提供建议。每个小组选择一道难度较高的解方程应用题,进行小组展示,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并给其他小组提出挑战。教师充当指导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鼓励学生分享思路和解题方法。学生作为小组成员,参与讨论、总结和练习解方程的基本方法和步骤,相互交流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并在展示环节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通过分组学习方式,学生在小组内能够充分合作、互相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方程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学生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互助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互助学习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互助学习的作用显著。通过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相互帮助,互相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决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教师可以将学生4人分成一组,并给每个小组布置一个数学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解决。首先,小组成员可以自由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解题方法。然后,每个小组成员可以选择一个问题,向其他组员请教,希望得到学生的帮助和指导。这样,学生不仅可以互相学习,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成员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解题方法,比如代入法、消元法、图象法等,还可以分享自己的方法,探讨各种方法的优缺点。通过互相帮助和讨论,小组成员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并且更深入地理解解题过程。通过互助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还可以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学生通过倾听他人的解题思路,掌握了不同的解题方法,并且学会了向别人请教问题。这样的互助学习机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四、讨论交流
讨论和交流是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通过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问题,分享思考过程和得出的结论,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也能促进彼此之间的合作。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道较为复杂的代数题目,给予学生一定的讨论时间,要求学生合作交流,并分享解题思路和答案。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也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确保讨论的质量。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同学探讨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题目的理解。通过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结语
总之,分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动机。然而,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初中数学教师应积极研究合作学习在不同学习环境和教学内容中的应用策略,从而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董忠菜.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研究[J].今天,2022(14):110-111.
[2]黄海东.分组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进展,2022(2):14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