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深度学习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初探
邓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邓丽,. 高中化学深度学习在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初探[J]. 化学研究前沿,2022.1.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摘要:
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对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推进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顺利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元素化合物知识作为高中化学的重要教学内容,是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因此,促进学生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深度学习是当前化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 深度学习;元素化合物;探究能力;创新意识
DOI:10.12721/ccn.2022.157006
基金资助:

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定性的时期,也是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的最佳阶段。在新课程不断深入改革发展的当下,为了培养学生的深度学习意识,使知识学习不只是停留在表层的记忆上,而是上升到指导举措上,能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释世界,并应用于真实世界,因此在进行元素化合物教学时,高中化学教师要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充分挖掘元素化合物的教学,全方位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引导学生面对各种现实问题时,主动地去探索、发现、体验,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核心素养。使学生能从应试教育的桎梏中提升到将知识转化为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以此提高学科素养,提升生活技能与社会技能,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生命世界。以下是笔者在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教学中的一些强化深度学习的引导策略。

一、 自主先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中,最关键也是最初始的一个环节就是自主先学,这是学生整节课高效学习的基础。自主先学,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先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开始自主学习。教师可以提前将导学案发给学生,让学生以教材知识为主,掌握基础知识。导学案可以设计成填空及问答等形式。教师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

例如,《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主要学习目标如下: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教师发的资料,观看各种含硫矿物图片以及火山喷发视频,了解硫与各种矿物相关的小知识和用途,并查询“酸雨”知识;建立价—类二维坐标图,将查询到的含有硫的物质填到坐标图中,说说其性质,并说明判断依据;然后,各个小组根据对二氧化硫性质验证的实验方案进行设计,提出相关问题,并加以解释。通过对火山喷发视频的观看,学生明白这是自然界中单质硫及含硫化合物的来源之一,体会大自然的神奇;而通过观看含硫矿物的图片,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通过查阅“酸雨”的相关资料,明白二氧化硫是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之一,同时也得出二氧化硫可溶于水的物理性质;通过查阅资料找到二氧化硫的用途,知道不法商家用其来漂白银耳,明白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从而将本节课的知识点引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建立化学知识与社会生活、环境之间的联系。

二、创设情境,问题导学,激发学生探索研究的动机

老师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时,应采取多种手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要最大限度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可以通过设立相关的教学情境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要为学生制造一个良好的探究学习环境,首先老师要深入的了解教材,精心的设计教学内容,以巧问善诱的方法去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更好的进行思考。老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不仅要善于向学生提问,更要会问,提出的问题要恰当,难易适中,这样学生才能跟上老师的节奏。使学生时时感到有问题可想,形成自己的探究性思维,并且在思考中进行创新,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案。这样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的心理随着老师所设立的情境而进行变化,特别是一个成功的情境,还可以将难以讲解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形象的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

三、 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与探究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可以有效改变传统“教师讲,学生被动听”的状态,通过群体的力量推动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宋心琦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策略,合作探究学习能充分改善教师垄断课堂的教学模式,通过发挥群体的力量,最大化地推动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例如,《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明确学生建立价—类二维坐标图,在本环节中,学生要在小组中展示价—类二维坐标图,并总结各个含硫物质的性质以及判断依据。通过价—类二维坐标图和查阅资料得出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桌面提供的药品设计探究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设计方案,同时,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既要接受组内成员的提问,又要接受教师的提问,最后达成共识,形成完善的实验方案。最后,各个小组一同完成实验,并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记录,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结论。

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元素化合物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相结合

高中化学实验最常见的材料就是元素化合物,因此在讲解认识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时候,可以将其与实验结合在一起,这种教学方法也称为直观教学方法。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直接观察,从而对化合物的性质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学生亲手完成实验也会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一般情况下,分四步完成学生实验。第一步,把学生划分为几个实验小组;第二步,教师给学生讲解实验原理与实验方法,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实验;第三步,对学生的实验操作及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第四步,教师和学生一起对实验做一个总结,对实验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方案。

五、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把元素化合物的学习与实际生活情境联系在一起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元素化合物的知识。例如,学习二氧化硫的性质时,我们可以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实例。细心观察生活的学生会发现,葡萄酒的包装标签上会显示二氧化硫的添加量,这主要为了防止葡萄酒变质,利用了二氧化硫杀菌、消毒的功用,能够抑制霉菌和细菌的滋生,同时二氧化硫还具有还原性,可以抗氧化,用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二氧化硫也具有漂白性,工业上利用二氧化硫易与有色物质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这一特点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但这种无色物质不稳定,容易分解而使有色物质恢复为原来的颜色,因此白纸、草帽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发黄就是这个原因。值得注意的是,二氧化硫的漂白作用不可以用于食品加工。此外,二氧化硫不仅是大气污染物,还是酸雨危害的主要原因。这是因为它溶于水生成亚硫酸,然后在PM2.5存在的条件下被氧化为硫酸。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及用途。这就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通过日常的观察积累,并且在观察的同时能够联想到这和化学课堂中学过的哪些知识有关,这对于学生把理论应用在实际过程中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蓬勃发展的当下,高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元素化合物的课堂教学时,应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采用“自主、交流、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的浅层次的学习逐步转变成程度较高的深度学习,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化学、学会更加深入的思考化学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学会对所学化学知识的有效迁移和灵活应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精神等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达到深度学习的目的,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华文. 基于真实情境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J]. 教学与管理, 2018(16).

[2] 伍崇建.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J]. 高中数理化, 2019(4):1.

[3] 胡丽艳. 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化学深度学习有效性研究[J]. 高考, 2018(2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