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贯穿应用
阎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阎兆,. “问题导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贯穿应用[J]. 生物技术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09.
摘要:
问答学习模式是一种从界定问题情境开始,面向教师和全体学生,通过方法与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高中生物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将难以理解教材。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有助于吸引学生对学习的关注。提升学生的学习印象并广泛应用于高中生物课堂。
关键词: 问题导学法;生物;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109
基金资助:

“问题导学法”是指学生主导、教师主导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把“问题”带入教材,灌输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具体学术情况入手。设定教学目标创造教学情境并让学生把问题带到课本上。 

 一“问题导学法”的核心含义  

(一)学生是主体,教师是辅助者。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真分析课本内容,获得情感和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明确学生的突出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师设计的教学活动。并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造教学情境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内容。  

(二)用“问题”作为学生学习的主要兴趣点。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 “好奇心是最好的老师”,所以老师应该设置提问,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主要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研究问题了解教材。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定义特定的教学情境 组织学生探究问题。 并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以“探究课堂”为主要表现形式,让学生参与学习。教师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平台。因此,课堂风格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应引导学生自主寻找、提问、解决问题。并在学生中灌输创新意识和才能。

二、问题导学模式的基本结构操作  

 (一)创造问题情境以引起探究的兴趣。所谓问题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开始新课时,在提出新的知识点之前,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仔细设计。制定计划和级别来提出相关问题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与问题相关的新知识的探究,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索的动力和兴趣,灌输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提问能力。此类问题的设计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 并且很容易通过测验连接到要学习的知识。例如,在学习内部环境和体内平衡的主题中。 体内平衡表明“我们的身体有数千个细胞,这些细胞一直需要营养和氧气。 同时还要不断释放代谢废物。 他们将如何完成物质的交换? “通过回答问题来介绍内部环境的概念很容易。其次,利用熟悉的生产情况和学生的生活。以及有趣的科技话题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共鸣,例如在学习植物组织培养的部分我问了一个农村实际生产的问题。这个春天还在不停的下雨而且今年小麦收成不好。两者之间是什么关系?我们有什么解决办法吗?这些问题使学生意识到生物学的实际重要性,让学生觉得学习有用。 情境问题不应过于直截了当。 比如之前的代谢类和酶类。询问学生早餐吃什么。然后我评论了它的营养价值。当学生无法解释时我马上问“这些食物中的大分子是怎么吸收的?”学生回答需要酶消化!突袭的感觉也会引起学生的心理激动,调动学生大脑皮层的主导兴奋中枢。还应该指出的是,用于创建学习环境的问题是新颖的。新颖的问题让学生对知识充满好奇和渴望。 而且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索热情。

 (二)小组讨论是一种常见的学习方法。小组讨论有多种方法。但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可以让学生安静地交谈。与周围的学生或者将整个班级分成讨论组。使学生能够有计划地、有目的地进行讨论。教师在学生交流和讨论过程中需要注意纪律问题。同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酶的作用与本质》,可以先向学生介绍酶的发现过程和作用。然后,为学生设计了几个问题,如酶的形态和组成以及酶在生活中的作用,酶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等问题。在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 学生将对酶有深入的了解,这会增加学生生物学习的印象。 并利用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语言技能。教师在提出和讨论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例如生命酶问题没有固定答案。 学生能想到的东西很多。 提出开放性问题可以促进不同学生的思考,并帮助学生解决类似的生物学问题。  

(三)加强指导方针和建议问题,引导式教学模式的本质是教师使用题集格式,将教材中的教材以问题的形式定制给学生。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习内容,教师应加强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的引导,让学生了解学习的重点和方向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教师还可以根据问题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生物思维,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中,他们问学生: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佳时间吗?在解决这个问题时 学生需要思考他们的地理知识。 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是什么时候? 这与地理知识有关,当学生解决问题时 教师应引导学生传授知识,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三、用问题承接下个课堂  

(一)高中生物教学内容的模块和下节课是相关的。每个部分之后只修复了几个问题或小问题。如果我们完成了这部分,我们将利用这些知识和下一节的内容,提出问题和制造疑问之间的联系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并在放学后花时间发起示例和调查。例如,在人体的稳态完成体温控制、水、盐和血糖的教程后。我将这样结束这个新课程:身体的内部环境可以通过神经和体液的调节来维持稳定的动态稳态,但是我们生活的外部环境中存在许多病毒、细菌和异物。有时它们会侵入我们的身体。我们的身体会有什么反应?这种类型的封闭式问题类似于叙述中“如果你想知道发生了什么,下次听分解”。学生经常期待未知的材料,从而为未来的学习提供积极的心理准备在研究的下一部分。

(二)教师可以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对学生进行考核。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并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学到的知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我国目前的生物教学来看,进行知识转移响应的方法可能有两种。 首先是考虑将学习内容和讨论付诸实践。 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准确性,并修复错误。二是培养学生掌握知识的正确性,将带领学生进行相关主题的培训即时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两种方法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以及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方式的重要性。问题式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的印象。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和提问来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在介绍问题时需要注意问题的难易程度。同时,学完知识后让学生完成额外的练习以加深他们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林一萍.高中生物“目标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  

[2] 卢雪莉.高中生物导学案编写与应用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5.  

[3] 蔡丽萍.高中生物“问题导学”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15.  

[4] 曾哲.导学案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14.

[5] 肖三.高中生物“学案导学”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  

[6] 方爱玉.新课程理念下“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8.  

[7]余起航.论高中生物教学的问题导学[D].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