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将实验作为基础的一门学科,实验通常在化学知识的学习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经过有效的化学实验教学,可促使学生在化学实验操作、观察的过程中,对化学概念形成更全面、深刻地理解,真正完成化学知识的深度构建。在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开展化学实验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师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设计进行有效优化,使优化后的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水平提升的同时,也能够针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有效培养。
一、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时,可以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化学实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新奇、鲜明的现象,并且化学仪器在生活中并不常见,因此学生往往对于化学实验室中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如果在教师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能够正确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自然能够使学生对于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如果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再通过恰当的手段对学生进行引导,往往能够使学生较不稳定的“兴趣”转变为较稳定的“志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化学学习。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态度
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能够使学生逐渐养成对于科学的尊重态度,使学生在行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明白什么叫做实事求是,并且使学生明确想要对化学知识、化学规律获得深刻理解,就必须要通过化学实验的手段进行学习,使学生了解到“实践出真知”的真正含义。另外,在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教师也能够对于学生一丝不苟、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进行培养,使学生在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能够始终保持勇于探索、不畏挫折的学习态度,并且使学生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这对于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学习乃至日后的人生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应当积极带领学生进行化学实验,并在进行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使学生能够得到较为全面的发展。
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
纵观当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来说,教师常常忽视教学方式的研究,基本上都是按照化学教材上的实验内容、实验步骤进行演示,甚至采用口述的方式进行讲解。忽视了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思考等。这种单一化的实验教学模式,致使化学实验课堂异常枯燥,致使化学实验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二)学习动力不足
调查中发现,当前教师在实施实验教学时,由于自身长期束缚在“以考试为指导”的教学观念中,部分教师弱化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还有部分教师忽视了实验教学方式的研究,长期不变地沿用演示的方式开展教学。长此以往,学生难以真正感悟到化学实验教学的乐趣,致使学生在实验学习中出现了动力不足的现象。
三、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对实验进行有效总结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对于化学实验教学并不重视,认为化学实验教学就是带领学生“玩”,因此,他们并不会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有效的反思总结。但是这样的想法其实是不对的。无论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实验是否成功,教师都应当针对实验进行总结,因此教师在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可以针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蒸馏水的制取实验后,就可以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简单的评价。教师可以首先针对实验没有成功的小组的情况进行阐明,并带领学生共同针对实验失败原因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为什么会出现获取的蒸馏水不纯净、含有杂质等情况,使学生通过教师的评价对于自己的实验过程进行反思,从而了解实验失败的原因,使学生通过进行反思的方式获得更大的进步,进而使学生的化学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二)基于生活实验的化学实验教学
初中阶段是学生对化学学科认知的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发育的黄金阶段,在这一时期,学生的求知欲望、探索欲望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针对初中学生这一阶段的学习特征、认知特点等,教师在优化实验教学时,应关注化学实验的拓展和延伸,将与其相关的生活元素融合到化学实验教学中。生活是学生们最熟悉的领域,在初中化学实验中妙用生活常见物品,可以降低实验难度,消除学生对化学实验的陌生感。搭建富有生活化的化学实验平台,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发现、自动探究、自动思考平台,推动学生知识的巩固,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实验场景中,唤醒其主动参与意识。在围绕实验教学内容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生活经历和经验,设计贴合学生实际生活的设计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知识经验,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实验设想,贯彻生活化教学思想,让抽象的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联系,通过学生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和回忆,对化学实验认识产生新的印象,并通过交流和讨论等,共同设计化学实验教学方案,明确化学实验步骤等,使得学生在化学实验方案引导下,对其进行验证和探究,真正在化学实验探究中促进化学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优化
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前,首先需要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设计。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实验内容进行合理优化,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获得较为明显的实验现象和结果。换言之,也就是将实验现象和结果明显化,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能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进行观察和操作。另外在进行实验器材的选择时,教师也需要对实验器材进行有效选择,尽量不要选择过于复杂的装置。
例如,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分子的运动》的教学时,就可以为学生准备一杯浓氨水和一杯酚酞试液,并为学生分发试纸。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将试纸上蘸上适量的酚酞试液,在旁边放置盛有氨水的小烧杯,并将试纸与烧杯用一个大烧杯扣住,过一段时间后,很多学生就会发现试纸居然变红了。这就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实验。这样的实验教学有几个优点:首先在进行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所选择的实验器材并不复杂,甚至非常普通,那么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就可以有效避免实验器材过于复杂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另外,在这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完成对于实验结果的判断,且这一实验结果相对于其他实验而言更加明显,能够使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完成对于实验的观察与总结,有助于学生以更加轻松的方式完成化学学习任务。
四、结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需指导学生构建起对于化学实验的兴趣,引导学生依据实际生活的好奇与热情,促进理论与实验的结合,从而使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得以提高的同时,形成相应的化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梁改阳.新课程标准理念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施[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0):1.
[2]李萍.浅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应对策[J].中华少年,2020(12):2-3.
[3]陈巍峰.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0(0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