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问题是受众群体选购食物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这将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国家通常会成立专门的食品检测部门,对销售到市场当中的食品进行严格的质检工作。尤其是我国已经进入了国际化的大舞台,保障食品的进出口安全是海关部门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
1.现代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原理及优点分析
基于我国科技信息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进步过程中,实际上可以用于食品检测的技术方法有很多。比如,新时期应用效果比较好的就是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1.1技术原理
近红外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其波长范围在750~3000nm之间,其英文缩写为NIR。由于样品的浓度、性质、物理性质都和样品的组成部分息息相关。如果成分出现变化,样品也会有所变化,而近红光谱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结合这个特点,通过对比光谱样本,就可以判断出食品的成分是否存在问题。
从技术操作原理上分析:近红外光谱分析是通过光谱对食品成分的性质变化,从而基于某种函数联系而得到的定性和定量关系,这种形成区别关系的量化,其涉及的方面较多,整个系统的建立则被称为模型。要想预测光谱样本的特性需要利用已知的光谱建立适当的光谱模型,还可以对同一个光谱样本,用相同的建模形式确立性质各异的矫正模型。
1.2应用优势
结合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实际应用情况可以看出,该技术在食品检测中的准确率相对比较高,而且检测出来的数据信息相对比较直观,方便检测人员根据光谱样本来判断受检食品的成分中是否含有影响人体健康的物质,然后根据国家对食品安全的管理规定,对检测结果不过关的食品依法进行相应的处理。由于国际之间的贸易往来逐渐增多,实际上海关每日需要检测的食品数量比较多,而与其他检测技术相比,现代近红外光谱检测流程操作简便,检测速度快,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因此在现阶段有着良好的使用价值。
1.3注意事项
在实际展开现代食品检测工作时,想要发挥出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优势,还需要严格规范检测人员的工作行为。重点考察他们对先进技术的操作水平,定期进行人才培训工作,并从思想教育的角度,让检测人员意识到海关食品检测工作的重要性,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同时,应当积极引导工作人员展开对技术的创新研究,不断结合食品检测工作的具体需求,总结不同检测技术的应用优势,研究优化检测方案,提高检测效果的可行对策,为食品安全提供基础的技术保障。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需要相关检测部门积极组建专业的食品检测工作团队。
2.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不同类型食品上的检测流程
由于不同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所添加的成分不同,因此实际检测时呈现的数据也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检测人员通常会对食品种类进行划分,然后进行批量检测工作,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1饮品的检测工作
随着酒业的不断发展,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广泛的应用于各大酒厂中,此分析技术可以检测酒中的乙醇含量、白葡萄酒中金属元素的含量、红葡萄酒在发酵过程中苯酚含量的变化等。目前,我国大部分酒厂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检测酒窖中的酸度、淀粉、还原糖和水分含量等,并能准确测定乙醇含量。应用效果良好。
近年来,技术人员一直在研发食品质量无损检测技术。例如,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法对酿葡萄酒过程中某种元素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不仅为酿酒行业和各地葡萄园主准确预测了葡萄采摘的最佳时机,还为葡萄的品质检测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
2.2肉制品检测工作
肉制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因此,肉类食品的市场需求量相对比较大。而如何保障肉制品的卫生程度,准确判断肉制品中细菌数量是否超标等方面的问题,就是目前海关在食品检测中的主要工作任务之一。以牛肉为例,人们在选购牛肉时,通常比较关心牛肉的肉质软嫩程度。而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不仅可以作为衡量牛肉嫩度的主要分析手段,还可以应用于鉴别牛肉产品类别以及判断牛肉中的化学物质和脂肪酸的组成,应用范围相对较广。另外,在利用近红外光谱分析鱼类样品的物理性质时,所测定的数据可以应用于鱼肉加工阶段对鱼肉品质进行监控,从而提升鱼肉制品的质量。
2.3果蔬产品检测技术
水果和蔬菜种植过程中,农业人员为了提高果蔬的质量和产量,通常会在果蔬成长过程中施加肥料,并根据当地常见病虫害情况进行预防工作。常见的方式就是喷洒农药,因此,在进行果蔬产品的检测工作时,首要任务就是判断果蔬的农药残留问题。农药大多以化学产品为主,在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时,通过建立光谱模型,可以区分出果蔬是否含农药量超标。基于实际的光谱分析环节涉及到对数据的计算和模型的建立工作,为了降低工作难度,检测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的智能化整理。这是目前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需要检测人员具备对信息技术的操作能力。
结论:本文主要从饮品、肉制品、果蔬产品等销售量比较高,市场需求量较大的食品展开对检测流程的分析,目的是找到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确定食品检测工作的侧重点。然后综合利用先进的检测技术,有序完成食品检测工作。在这个环节,技术人员可以应用信息技术建立数据库和工作模型,降低工作难度,并充分发挥出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青丹,张娜,李玉静.现代近红外光谱方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J].粮食流通技术,2018,(13):103-105.
[2]田静、王晓娟、齐文良、梁振楠、陈斌.基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食品包装塑料的定性分析[J].分析测试学报,2020,39(11):119-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