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是初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在教学中引入前置性作业模式,对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并对传统教学方式的缺点与漏洞进行优化、完善。因此,前置性作业日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对应用前置性作业展开探讨,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富有深远的意义。
一、前置性作业概念简述
前置性作业,即教师在正式开始新课的课堂教学之前,根据教学要求、学生学习情况以及教学重难点等布置相关任务,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自主完成,实际上是一个导向先学的过程。与传统的书面作业或课前思考问题不同,前置性作业不止拘泥于习题形式,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和实地调研等更加多样化的学习方法,将新知识与旧知识结合起来,为课堂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前置性作业通过促进学生主动联系理论与实际,突破了单一讲授的传统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课前预习更有实际意义,体现出教与学的多样性、层次性。学生在完成前置性作业的过程中,对即将学习的新内容也有了总体把握,同时可以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查缺补漏,总结自己发现的新问题,并及时询问老师。在这种情境下,课堂教学便更具有针对性,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在学习新章节时,也可以更好地消化重难点知识。
二、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的应用策略
(一)结合生活实际
在传统的应试要求下,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脱节,学生难以与所学内容跟产生共鸣,往往倾向于认为所学理论知识只是空中楼阁,学习热情并不高涨。所以前置性作业的内容设计不仅要体现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更要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使学生可以充分感受到化学知识的应用性特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理清教材中的化学知识可以如何与日常生活场景关联起来。例如,在讲解物体燃烧的相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在前置性作业中设置观察并记录物体燃烧所产生的变化的环节,也可以发布视频、图片等向学生普及正确的灭火方法和必要的相关知识,这些技能在实际生活中也是必不可少的。完成这项前置性作业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自救能力与消防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融入技能培养、引入生活实践。
蜡烛是生活中常用的重要材料,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蜡烛的燃烧这一过程本身也包含着丰富的化学知识。在讲解蜡烛燃烧的相关原理及过程变化时,由于蜡烛燃烧持续时间长、变化细微,所以直接在课堂上安排观察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前置性作业之增加观察蜡烛燃烧过程并提出相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独立观察、认真记录,并将自己的问题带到课堂上进行讨论。
(二)引入实验设计
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化学实验就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表现,化学的教学同样也离不开实验,因此,在前置性作业中引入实验设计环节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减少正式实验中的失误,使学生的操作水平得以充分发挥。由于初中化学仍处于基础性学习阶段,学生的实验设计可能并不十分完美,甚至有可能错误百出,但通过课堂上的交流,学生可以意识到自己对这部分知识的疏漏之处,并及时加以弥补,以形成更为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讲解物质构成与微观概念时,由于学生事先并不了解关于各类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如果只是一味灌输概念与理论,学生很难在缺乏感性认知的前提下做好建立相关知识体系的准备。此时,前置性作业就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考教材图片,自己设计微观分子的模型制造小实验,用简单的材料制作氧分子、氢分子和水分子等模型,弄清它们的构造,进而实现由宏观向微观的过渡。在讲解离子的形成时,教师可以在前置性作业中让学生对镁在氧气中燃烧之过程设计相关实验,并对镁离子和氧离子的形成进行简单阐释。
再比如,在带领学生正式进入实验室进行氧气制取实验之前,若直接将实验步骤与方案完整地呈现给学生并要求其死记硬背,在没有弄清每一个步骤具体用意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记清操作顺序,也很容易在正式实验时出现各种失误,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所以,教师可以在前置性作业中要求学生根据二氧化锰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基本原理设计实验步骤,模仿课本内容设计实验装置,提前认识并掌握相关器材使用的注意事项。
(三)前置性作业的评价方式
为了督促学生更好地完成前置性作业,教师需要对其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在前置性作业的评价方式上,可以结合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等方式,使评价更加全面。学生自评,即让学生对自己的作业进行打分、总结其中优缺点,对不足之处进行调整,并发扬自身优势,提升自学能力。在完成自评后,针对开放性问题,同学之间可以展开互评,这有利于学生站在新的视角认识自身学习情况。最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与学生面对面谈论作业,对于作业中的错误之处进行更细致的讨论,查明错误原因,指导学生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在课堂上讲解作业时,教师还可以从学生作业中挑选优秀答案予以展示分析,为其他同学提供新的作答思路,这有利于学生吸取他人的先进经验,并鼓励学生认真对待前置性作业,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前置性作业的引导作用。
三、结语
通过合理设计与应用前置性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优秀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良好学习习惯。本文首先明确了前置性作业的相关概念,并从初中化学教学课堂实际出发,为初中化学前置性作业的设计提供了一些参考建议。实践证明,在初中化学课堂上引入前置性作业,是提高课堂效率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还可以将课堂知识延伸至生活层面,拓展了初中化学课堂的广度和深度。
参考文献
[1]黄都,黄羽淇.初中化学复杂计算问题解决的素养培育价值及教学策略[J].化学教育(中英文),2021,43(05):79-83.
[2]黄惠珍.前置性作业助推“减负”落地[J].新课程研究,2021(01):18-20.
[3]杨璨. “支架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