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中仪器分析方法的有效应用
邵奎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邵奎仲,. 食品检验中仪器分析方法的有效应用[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56.
摘要:
在对食品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会对仪器进行使用,在对仪器分析方法进行使用时不仅要具有一定的有效性而且还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在如今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仪器的分析方法应当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提高其仪器敏感度和数据的准确性。基于此,本文将会针对当前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应用方法进行详细地分析,以推动我国食品加工行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 仪器分析方法;食品检测分析;应用
DOI:10.12721/ccn.2021.157056
基金资助:

如今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使得仪器的分析方法演变出了更加丰富的种类,这些仪器的分析方法不仅方便快捷而且还具备了数据分析准确的优势,也正是因为仪器分析方法具备众多的优点才会使其在众多的检测工作中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会结合食品安全检测的特点对多种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1食品安全检测的特点

1.1样品基质复杂

在对食物进行检测时面临的较大问题为食物的种类繁多,而每一种食物的检测样品都各不相同的问题,例如我们生活中常见的几种食物:蔬菜水果、蛋肉类以及由厂家生产的食物等它们各自的检测样品都是各不相同,因此在对其进行检测时是极其不方便的,即便是在对样品进行检测前已经预先对其进行处理工作,这种因为食物种类较多而造成的样品复杂的问题还是很难得到很好的改善。

1.2检测项目种类多

在对食品进行检测时所需要检测的项目种类是十分繁多的,检测项目种类主要包括了对各种药类、重金属以及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在现在的食品种植或者是生产的过程中为了增加经济效益,经营者会在这些食物中加入各种添加剂,农药以及兽药。而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在生产过程中的会排出大量的含有重金属的废弃物,这些没有经过处理的废弃物会污染到水资源,而水资源一旦被人类使用,就会造给人体的健康造成伤害。另外,现在很多的厂家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都会对添加食品添加剂,目的是为了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不过如果添加剂添加的过量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近些年中食品添加剂过度的现象越加频繁。

1.3检测组分含量低

目前,食品样品的检测目标物浓度一般分为ppb(μg)级、ppn(ng)级甚至是ppt(pg)级,由于检测目标物在食品中的含量普遍较低,而这一情况对食品检测设备的准确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2仪器分析方法在食品检测中的应用

由于现在科学的不断发展使得我国的食品检验方法也在得到不断地更新,涉及到的检验设备和仪器种类也开始丰富了起来,因此各种仪器所涉及到的原理也就大不相同。其中主要包括的原理分别有光学分析仪器、色谱分析仪器、化学分析仪器以及质谱分析仪器等,下文将会针对不同的仪器分析方法进行分别介绍。

2.1电化学分析法

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我国的检测方法开始逐渐增多,但是就目前来看,使用频率较多的仍然是电化学分析法,这种方法的使用特缺陷是只能针对较为低价的离子加以研究,这种较强的针对性也就导致该种检测方法在实际的使用中具有较高的约束性,其检验结果也会根据实验条件上的改变而受到影响。而在对水或者是食物类中的氰化物含量进行检验时,通常会对单扫描极普法加以应用,并且其检测结果是较为符合标准的。而如果是对食物中的微量元素进行检测时则通常会使用消化和预处理的电熔方法,总之目前为止,针对不同种类的食物都会找到符合自己的较为合适的检测方法

2.2光学分析法

对于光学分析方法的原理来说,主要是对物质发射和吸收电磁辐射之间的作用进行分析,还可以被分为非光谱分析法和光谱分析法。但是,在对视频进行检验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风光光度法,在实际实验的过程中,主要可以分为可见光和紫外线以及原子吸收等等。

对于原子吸收的方法来说,经常会对一些原子状态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进行分析,并且能够对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进行测定。除此之外,红外光谱分析法主要对食品中的防腐剂和保鲜剂进行检测,并且还可以对食物中水分和蛋白质的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具体来讲:

2.2.1紫外线光度分析法。该方法主要用来分析样本波长为200~760 nm的电磁辐射,通过对样本可见光谱分析,形成定性、定量的判断,通常用来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磷酸等物质的含量。

2.2.2红外光谱分析法。该方法在实际食品检测分析应用中,能够删减称量、分离及提取等复杂程序,准确检测出食品防腐剂、保鲜剂的成分及含量,能检测农产品氨基酸、蛋白质、脂肪和纤维素等含量,应用意义极大。

2.2.3原子吸收光度分析法。在该方法的实际检测工作中,通过运用待测元素灯发出特征谱线,将检测样品置于元素灯下,由样本原子化形成的蒸气吸收待测样本的基态原子,观察待测辐射光强度变化情况,从而得到相关指标,通常用于检测食品中铅、镉、钠、铜、铝、硒等重金属或非金属物质的含量,实用价值显著。

2.3色谱分析法

在混合物中,每一个物质自身都具有比较特殊的物理特点,可以对不同组别的大小作用,实现相互分离,这也是色谱分析法自身的分析原理和理念。

2.3.1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可以对食品进行快速的分离,也可以对直接和间接的有机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例如,机磷和有机氯以及有机殊等等。另外,还可以对水中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酒类特征性单体物质、食用油中溶剂残留等物质进行检测和分析。

2.3.2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液相色谱发展的过程中,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并且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现阶段对食品分析和检测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并且还可以对食品中的防腐剂和甜味剂以及食用色素等等各类添加剂进行检测和分析。

2.3.3离子色谱法

离子色谱法是由H.斯莫尔等人于1975年提出和建立的,在后期有逐渐创造出了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和单柱离子色谱法,这些先进的分析和检测的方法,也都在食品分析和检测的过程中进行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2.4质谱分析法

质谱分析法是我国现阶段对农药残留进行检测的主要方法,并且这也是未来对农药进行残留检测的主要发展方向。在对该方法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分别需要对农药残留程度以及所残留农药的种类进行分析和检测,具体使用的方法为色谱法。在这样的检测过程中就可以逐渐地实现对农药的全面分析。

3结束语

为保障人们的生活安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保障力度是有必要的。这时候就必须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食品安全保护体系,为了更好地保障我国的食品安全,还应当配备专业程度较高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对完善的检测技术和设备。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条件就是设备和技术上的完备。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开始对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而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就必须利用高效的安全检测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但是传统的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的食品安全需求,因此应当建立具有更高准确性更加高效性的食品安全的检测方法,对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科学技术加以利用并建立新技术,建立新技术的同时仍然要结合 新型科技对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推动食品检测方法可以在食品检测中得到更好地发挥。

参考文献

赵新力. 食品检验中仪器分析方法的有效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Z1).

吴延立. 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 现代食品, 2020, 000(005):P.120-121.

董傲. 仪器分析法在食品检测分析中的应用[J]. 食品安全导刊, 2018(2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