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镉的化学行为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杨林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林,. 土壤中镉的化学行为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应用化学学报,2022.12. DOI:10.12721/ccn.2022.157327.
摘要: 本文对Cd在土壤中的化学作用和土壤中的镉测定方法等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了综述,希望为农业部门和环保部门进一步加强环境Cd监测技术,提升国土环保能力进行参考。
关键词: 土壤;镉;化学行为;检测技术
DOI:10.12721/ccn.2022.157327
基金资助:

镉(Cd)是一种危险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很强的毒性,在动植物体内有很强的积累作用。它可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能影响多种酶系。在人类动物中,低水平的镉以含硫基团的形式存在。低浓度的镉还可能与细胞内某些基因发生相互作用,进而导致肿瘤和器官功能异常等疾病。此外,长期接触高浓度镉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肾脏损伤、癌症、白内障和其他疾病。因此,镉污染一直备受关注。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土壤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关注。它已经成为土壤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的常规分析项目。随着对重金属环境风险认识的加深,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快速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1-2]

1.土壤镉污染的化学行为

1.1 Cd 污染种类

Cd的形式多种多样。土壤重金属在植株内主要是通过离子交换过程。目前,主要通过最受推崇的英国地球化学专家Tessier等人采用的连续浸提法对土壤Cd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主要分为可置换态、铁锰氧化物混合态分析、有机混合态研究和残留态形态等,在碳酸盐混合态研究及其他五类中,又以采用置换态、铁锰氧化物结合态研究、有机混合态和残留态形态的破坏范围为最高[3]

1.2 土壤镉污染来源

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我国也面临着严峻的土壤污染形势。在全国范围内,土壤镉含量超标现象非常普遍。土壤镉的来源有工业企业废气排放及农业生产活动等方面。其中以工业废水为最多。土壤中Cd的主要污染源是采矿、有色金属冶炼、电镀、油漆和颜料等行业。这些企业所产生的废水和废气对环境有严重的污染。另外,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复合生成难降解络合物,可以进一步为植物所吸收利用,因而影响作物产量。

2. 土壤Cd污染的影响因素及Cd形态转化和运移

2.1 金属阳离子在土壤Cd吸附中的作用

许多研究者在重金属阳离子间的竞争吸附方面,做了大量科学研究工作。在土壤柱上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吸收现象的本质是溶液中多种金属离子与Na+之间的竞争过程所致、Ca2+等普通元素离子强度升高,随土壤重金属吸收量的降低而变化,重金属离子之间的吸收关系亦变得日益复杂。所以,对于研究土壤中对多金属元素之间的吸收变化规律也有着重要意义。Echeverra等利用正交实验进行的研究,观察了在单一类型土壤中重金属离子吸收其他金属离子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Ca2+具有显著减少土壤中的Cd2+等吸收[4]

2.2 有机物在土壤Cd吸附中的作用

有机质在对土壤的吸附Cd过程中有许多影响,在上述影响中,外源有机质的影响是最主要的。因为土壤中的有机物质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进入体内或被人体所吸收,这一点已经受到了人类的广泛承认。Calace等以垃圾过滤弃液为原料,实验结果表明,重金属在环境中的吸收程度并不只受其相对于分子量大小的限制,而主要取决于污染物质的浓度,进而有利于土壤中的有机物对Cd进行。

2.3 Cd污染在土壤中转化和运移

从自然情况来看,久而久之,虽然所有环境中的有效状态Cd均将逐渐转变为固定状态,但Cd危害却仍然可以蔓延。有实验结果表明,当将植物秸秆再利用和其他生物材料施用土地后,在植物有机质的溶解过程较慢中,可以产生酸性物质,使土壤的pH值降低,而且某些小分子化合物也可以作为配位物,与Cd及其他金属形成了可溶性比较高的结合物,对土壤Cd及其他重金属单质的溶出产生了促进作用,从而显着增强了农作物吸附此类土壤中重金属物质的功能。

3. 土壤中镉的检测技术

镉(Cd)的测定方法有原子吸收光谱法和比色法等。在各种测定方法中,以原子吸收光谱法最为简单而准确。其中原子吸收光谱法对土壤重金属的检测最为普遍,但是,该方法存在着分析时间过长,装置沉重等缺陷。在这些测定方法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等特点。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具有优越性,例如灵敏度高,选择性强,方便,快速等,使之成为土壤重金属检测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主要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从内容上看,可选用有火焰和无火焰两种方式来确定。比色法因试样用量较小,且分析时限短,因此在世界各地应用于环境监测中。比色法中由于存在着不少的影响因素,且方法也较为复杂,因此目前已很少采用。其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主要测定方法包括以下[5]

方法原理:在将试样导入原子化器之后,生成的原子对电磁辐射具有特征吸收,吸收强度正比于待测元素的强度。本文利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样品进行检测时,采用标准加入法测量吸收光谱曲线,根据吸光度计算出被测样品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对比检测了试样对标准溶液中镉的吸收率,可得到试样镉浓度。利用此原理可对土壤样品进行测定。本方法具有简单快捷、灵敏度、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特点。对不同类型的土壤进行消化,并用火焰原子吸收法分析土壤样品中的镉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中镉的形态存在显著差异;在相同重金属浓度下,土壤中镉含量随pH值的升高而升高,随pH值降低而变化较大。

主要试剂:氢氟酸(HF),硝酸(HNO3),盐酸(HCl),高氯酸(HClO4)、碘化钾饱和溶液,抗坏血酸、甲基异丁基酮(MIBK)和Cd标准贮备液:准确称取1.0000g金属Cd(99.99%),添加少量稀HNO3进行溶解,在水浴上蒸干后,加5 mL 1 mol/L。

土壤消化:土壤消化法:通过HF-HC1O4-HNO3消解方法:称取0.5g通过0.149mm(100℃以下)筛网的土壤样品,在105~110℃下干燥至0.0001g,放入三十mL聚四氟乙烯坩埚中,加入几滴去离子水润湿,加入10mLHF,加入5mL 1:1 HC1O4-HNO3混合物,盖上盖子,在低温(100℃以下)并不断消化,直至HClO4排出大量烟气后,再加5mL HF和5mL 1:1 HC1O4-HNO3混合液,消化至HClO4时冒出的浓白烟,然后盖上盖子,使所有黑色的有机碳化物都完全溶解。

样品的测定:在土壤消解溶液中镉含量高,待测溶液可以直接喷在空气-乙炔火焰上测量;若土壤样品中重金属镉含量较大时,则需对其进行前处理后再进行测定。在待测溶液Cd含量比较低时,可用石墨炉的无焰法来测定。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应根据其特性采用合适的测定方法。取消化液适量(5~10 mL),利用MIBK根据标准曲线进行提取,最后测定数据。

4.结束语

总之,镉污染在我国土壤中的状况仍不乐观且污染来源广泛。现阶段广泛推广使用的土壤镉检测技术还存在很多不足,还需要不断改进,不断创新解决方法。加强对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及机制的研究势在必行,为解决我国土壤镉污染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土壤污染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真正涉及每一个公民的权益,是有关研究人员关注的焦点。

参考文献

[1]王维薇,林清.国内外土壤镉污染及其修复技术的现状与展望[J].绿色科技.2017(04)

[2]钟雪梅,夏德尚,宋波,陈同斌.广西土壤镉含量状况与风险评估研究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17(07)

[3]李婧,周艳文,陈森,高小杰.我国土壤镉污染现状、危害及其治理方法综述[J].安徽农学通报.2015(24)

[4]王丽慧. 湖南省不同耕作土壤中镉铜的化学行为及其生物效应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10.

[5]刘铮. 施用熟化污泥的改良土壤中铜,镉的化学行为研究[D]. 兰州大学, 201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