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检测中有机食品的质量检测探究
徐坤 陈祥会 姜召坤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坤 陈祥会 姜召坤,. 食品质量检测中有机食品的质量检测探究[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1.11.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摘要:
按照用于描述某些食品的通用食品质量安全模型,可以用多维评价方法将食品质量描述为不同的食品属性,有机食品质量模型基于多源规则和多维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选择或需要开发标准相关参数的分析方法。这些方法的应用领域包括新产品开发、质量管理、执法监督和问题解决。下面,就有机食品检测,谈一些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关键词: 食品质量检测;有机食品质量检测
DOI:10.12721/ccn.2021.157101
基金资助:

前言:健全的有机食品认证机制可以严格规范有机食品的认证行为,帮助认证机构建立足够的公信力,打消消费者对有机食品的误解,促进有机食品的可持续发展,步入正规发展轨道。加强有机食品质量安全管理,推进认证标准化,尽快构建健康有序的有机食品市场。

1.有机食品概述。

有机食品是指来自有机农业生产体系,按照国际有机农业生产要求和相应标准生产加工,经独立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确认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农副产品,包括粮食、蔬菜、水果、乳制品、畜产品、水产品、调味料等。有机食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使用任何人工合成的化肥、农药和添加剂,是真正源于自然的营养丰富、优质环保的“生态食品”。

2、有机食品认证标准依据。

在法律法规的基础上,CNCA发布的《有机产品认证目录》 《有机产品认证管理办法》 《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在有机食品认证规则、食品范围等多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管理办法》 《认证机构管理办法》对有机食品标志、证书的使用和认证机构的管理有详细的说明。从技术标准来看,主要有以下三类。首先,一些发达国家制定了有机食品标准,如美国执行美国国家有机标准(NOP),欧盟执行欧盟EEC2092/91法规。二是国家环保总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OFDC)按照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合会(IFOAM)制定的行业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接管后,于2005年起草了统一标准GB/T19630-2005。最新标准GB/T19630-2011是目前国内最权威的认证标准,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加工和销售有详细的规定。三是在上述基础上,衍生出其他认证机构的一系列认证标准。

3.有机食品检测的主要项目。

(1)有机(天然)食品一般成分分析(包括比重、水分、灰分、蛋白质、脂肪、还原糖、蔗糖、淀粉、粗纤维等。).

(2)有机(天然)食品中有害元素(汞、砷、铅、镉、锡、氟等)的测定。).

(3)有机(天然)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测定(包括有机磷农药残留、六六六、滴滴涕等。).

(4)有机(天然)食品中添加剂(包括亚硝酸盐和硝酸盐、亚硫酸盐、糖精、山梨酸、苯甲酸、禁用防腐剂、食用人工色素等)的测定。).

(5)食品中细菌的测定(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沙门氏菌、致病性大肠杆菌、麻痹性弧菌、葡萄球菌等。).

3.在食品质量检验中完善有机食品的质量检验。

3.1完善有机食品质量检验技术。

事实上,我国有机食品质量检验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但在质量检验技术发展的同时,假冒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不断挑战有机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的发展成果。为了改善中国的食品安全环境,第一步是提高中国的有机食品质量检测技术。在技术工作方面,可以借鉴国外食品检验的经验,将符合我国食品工业发展需要的先进检验方法和技术引进到我国,在国外技术和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国产化改造,使有机食品的质量检验技术更适合我国食品工业的实际情况。在发展有机食品质量检验技术的同时,还应分析我国食品的地域差异和分布特点,收集整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类型,以便及时发现新的有机食品安全问题,及时完善质量检验技术,确保质量和检验技术的先进性和全面性。

3.2完善有机食品质量检验机制。

首先,相关部门要做好有机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一方面,建立动态协调机制。明确办事机构,完善定期会议协商、定期信息通报、案件报告和调查问责制度。另一方面,食品安全监管要从事后处置向源头风险防范转变。此外,要充分发挥企业和公共主体作用,做好全方位监管。

其次,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应采用严格的技术标准,根据安全评估结果制定有机食品安全标准,完善食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比如建立多层次的测试体系,配备完善的测试室和测试工具。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上食品的检测,对食品质量进行定期抽样检验,真正做好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此外,我们应该对不同种类的有机食品的质量选择合理的检验方法。针对具体项目,如蔬菜农药残留检测、肉禽兽药残留检测等。可以使用“快速检测”技术快速获得结果。目前,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已经建立了完善的快速检验体系。实践证明,“快检”系统自建立以来收集了大量数据。各级“快检”机构基本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上传检查结果。

最后,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有机食品安全知识公益教育平台、跨部门统一信息发布平台和科学风险沟通平台,引导公众参与食品质量检测。比如,进一步加强食品药品安全宣传工作。某地方政府有机食品质量监督部门开通短信平台,改变了组织培训、印制宣传资料等传统宣传方式,利用短信平台宣传食品安全。通过发送内容简洁、主题突出、幽默风趣的温馨食品安全提示和短信,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帮助公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从而提高人们对有机食品质量的防范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好有机食品质量的预防工作,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

3.3检验方法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有机食品检验方法可以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在实际的化学检验过程中,不同的检测方法得到的数据不一定相同。我国对各种有机食品的检验一般有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或企业标准。在测试过程中尽可能遵循这些标准,可以减少测试误差,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一般来说,每种有机食品都有多种检验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工人的首选。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会受到一些化学试剂的限制或者缺少一些高精度的仪器,所以第一种方法不适用,可以选择第二种或第三种方法。也有一些标准,由于缺乏实践或长期缺乏更新和传统的检验方法,在实际检验中不适用。如果实践中有更多的创新技术,一些检验实验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检验标准,保证有机食品检验的准确性。

3.4全面提升有机食品质量检查员的专业素养。

在有机食品质量检验过程中,要全面提高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有机食品质量检验人员培训活动,全面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和提高他们的道德素质,确保他们充分认识到有机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性,端正工作态度,强化责任意识和岗位意识。同时,要加强不同部门检验人员之间的协调沟通,确保有机食品检验工作顺利高效开展。

因为中国的食品行业明显受到地域的影响,中国在建的领结当然可以按地域来划分,管理区域有机食品企业的档案。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可以总结当地有机食品的特点,记录当地企业生产的有机食品的种类、质量、认证等信息。出现有机食品安全问题,相关部门可以根据企业档案追溯责任,根据档案信息采取有效措施进行调查处理。

结语:总之,当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好有机食品质量检验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有效提高食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任重道远。有机农业不仅可以从源头上保证食品安全,还可以保护环境和资源,使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郭艳平;中国食品安全监管制度效率研究[J];湖北农业科学;2011年16期.

刘丽霞,李笑章.食品质量检验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食品安全导刊,2015,24:30.

王金艳.浅谈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食品.2018(1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