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课教学相关定义
微课教学是将多媒体技术融入教学设计的教学理念,教师在传授学科知识时,可制作3~8分钟的微课视频讲解、呈现知识点,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就能较好地内化学科知识。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中,微课视频中的教学内容往往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学生在积累知识点后可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地掌握重点、考点知识。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微课教学可实现学生个性学习需求,适应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保障教育教学实践意义重大。此外,微课不仅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教师在制作微课视频时,可将素材可见、课堂测试、教学重难点、知识结构、教师评价等内容融合在视频中,给予学生教学指导,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资源。
二、“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的关注点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有别于以往高效课堂的构建,需要对其关注点进行明确调整:
首先,就课程内容来讲,要更加关注知识的结构化。“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学要想更加有效地达成既定目标,就需要进行化学知识的结构重塑。就整体层面而言,对每个单元的课程实施科学编排,然后依据课程实际与上下衔接,从单元学习扩展到其他单元的整合,进而构建一套结构更加开放的课程体系。在“双减”背景下的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中,要将关注点更多放在化学知识的结构化上,这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前提。
其次,就教学设计来讲,要更加关注形式的创新化。“双减”背景下,高效课堂构建的前提是要确保教学设计的新颖性、有效性,让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中轻松愉悦地掌握相关知识。具体来讲,初中化学教师要全面考虑学生身心特点和个体差异,依托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创设多元化情境,加强教学形式创新,提高课堂感染力、吸引力。
最后,就作业设计来讲,要更加关注内容的个性化。作业是化学课堂的核心构成,也是对化学学习的有效延展。课外作业有助于强化学生知识记忆与理解,促进学生知识系统的完善构建,以及基本素质的养成提升。而在初中化学作业设计中,如何确保学习任务与家庭作业的有效平衡,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就成为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将关注点放在作业个性化设计上,通过分层、优化、改进来提高作业精准性、有效性,确保学生通过有目标的任务培训提高学习效果。
三、初中化学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现状
(一)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微课在构建高效化学课堂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但在实际初中化学教学实践中,微课教学理念应用仍存在较多现实问题,具体体现如下:首先,教师对微课的重视不足。多数教师认为几分钟的微课视频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无法为化学教学提供帮助,所以会忽视微课的应用价值,尚未将微课有效地渗透在化学课堂中。其次,微课一般需要贯穿化学学习的全过程,但实际在预习、复习活动中,因学生自主能力差、主动学习意识薄弱,所以会导致课后、课前微课教学效果不佳。最后,部分教师不能深入领会微课教学理念,造成微课视频呈现效果差。
(二)构建化学微课的具体规划
具体来说,微课是一种便于学生理解化学知识的教学工具,具有一定传播性。设计微课教学时,教师应用清晰的图片、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呈现化学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增加影视、动漫等初中生感兴趣的元素,使学生在微课视频的浏览中体会到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容易地接收化学知识。在实际应用微课的过程中,教师还需不断总结微课设计的误区,推进微课教学研究,用充足的理论知识支撑微课教学的实践,构建高效的化学微课教学模式;以化学学习任务、教学目标为导向,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行为为目标,合理开发化学微课资源,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不断总结初中化学微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定期提出改进措施,汇总微课教学的相关资料,完善化学教学方法。
四、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创新化学教学模式
首先,微课并非仅仅用视频展示化学知识,教师应将微课视频作为教学工具,应用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探究化学知识的兴趣。另外,教师要将微课作为整合化学教学资源的媒介,落实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教学理念,拓展初中化学教学内容,全面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化学知识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其次,微课视频走进课堂,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向教师提出问题,便于教师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初中化学教学内容,改进化学课堂设计,保障初中化学教学效果。最后,教师可用视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境、游戏情境,用讲故事、玩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知识,使学生在情境体验中学习化学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在化学课堂的参与感,为学生主动学习打好基础。
(二)灵活呈现化学教学内容
随着化学知识的增多,化学教学内容不断拓展,学生初次接触化学学科时的兴趣日渐薄弱,在记忆、理解化学知识时会遇到较多障碍。微课教学的应用可帮助教师灵活呈现教学内容,突出化学课堂的重难点知识,使学生轻松地学习化学,重新产生学习兴趣。具体来说,化学科目不仅包括有趣的化学现象,同样涉及大量的化学理论、化学概念,需要学生通过记忆、理解的方式去学习。在制作、设计微课视频时,教师要筛选出对应的化学教学内容,并配合图片、音乐、动态视频为学生讲解,从而使学生专注于微课视频,且根据视频内容,快速抓住学习重点,有利于加深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学习中的认知体验,降低化学知识学习难度,缩短学生学习时间,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整体效率。
(三)培养学生化学学习兴趣
学生是初中化学课堂的主体,只有调动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才能提高学生在初中化学课堂的参与感。因此,在应用微课教学理念时,教师应以微课视频为载体,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化学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乐于参与化学教学活动,并逐步具备自主学习、主动进行化学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五、结语
“双减”背景下初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改善初中化学课堂环境,为学生打造直观、有趣、新颖的化学课堂,教师在应用微课教学理念时,还需结合初中生的个性需求,分析其化学学习特点,在开发制作微课视频时,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剪辑、筛选对应的视频资源,选出适合初中生、符合化学教学主题的内容。用视频呈现化学教学重点及难点知识,借此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内化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不断发散思维,学习、积累更多的化学知识,用不一样的思维对待化学探究活动,有效地拓宽学生视野,为提升学生的化学综合能力提供保障,进而有序完成初中阶段化学教育任务,为学生化学能力的提升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徐桂华.微课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教育与装备研究,2018,34(1):66-69.
[2] 温少波,宗绪涛.基于微课的初中化学“互联网+”课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4):62-63.
[3] 朱玲.微课在初中化学“微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子的构成”为例[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0(4):168.
[4] 高瑞芳.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中的教学优势及应用方法[J].东西南北:教育,2019(1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