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3年,中国的全国公路总里程519.81万公里,并且近几年中国的公路都是呈现逐年高速增长的态势。公路作为中国基建的交通运输线路,公路的建设一直备受国家和社会关注,也影响着公路建设当地的经济发展。因此,公路建设的研究一直是学术界重点关注的领域,如道路规划、公路土方建设技术、公路绿化带科学性研究等等。本文主要是基于公路的排水系统进行研究,探索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技术。公路工程师都了解,水的侵蚀和渗透容易导致公路损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从公路施工建设时,将排水系统的科学性一并考虑进去,本文就针对此分析了公路排水施工的位置,并探讨几种常见的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希望能促进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认识,从而促进技术的普及和优化。
一、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位置分析
公路排水效果能够直接影响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过往车辆的安全。一般来说,公路的排水效果越好,公路的使用寿命越长,而公路的路基路面积水越少,公路上行驶的车辆越安全。因此,要提高公路的排水效果,需要找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位置。根据常年公路排水系统建设经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位置主要涉及三种情况,既一般性路段路面、超高路段路面以及路面路基衔接处。首先,从一般性路段路面来分析,公路的路基呈现横断面是路堑形式,那么排水施工建设的位置要沿着路拱方向建设,并需要充分发挥边沟或者暗沟的天然水渠的作用。因为路基横断面是路堑形式的路面积水会顺着路拱流动,直至边沟或暗沟。如果公路的路基呈现横截面是路堤形式,那么排水施工建设要注意土路肩坡面的坡度设计,因为公路路面的积水是会通过土路肩坡面流出公路。其次,从超高路段路面分析,对于超高路段的排水施工位置,主要会考虑路面内侧位置,有些特殊地段还会针对中央隔离带分界分为左右半幅排水。同时,需要根据一定距离不间断的在内侧路面位置设置专门的纵向排水沟,然后借助横向排水管将公路路面流过了汇总的积水排除公路外。第三,从路面路基衔接处分析,路基是路面的建设的基础,先做好路基建设,然后加入沥青与沙石混合形成路面,但是受到建设工艺的影响,有时候难免会出现路面与路基之间存在缝隙,尤其是公路两侧的边缘地带,会出现一些凹陷或者缝隙,导致雨水会积压在公路上影响出行。长期的积水也会造成路基的侵蚀,从而减少路基路面的使用年限。因此,在进行公路路基路面排水建设时,可以针对路面路基衔接处的一些凹陷或缝隙来做植物填充防护或填方砌体防护等排水引导。
二、路面路基施工中常见的排水施工技术
1.边沟施工技术
边沟指的是沿着公路两侧的浅沟,用于引导公路积水方向,并将积水排除的一种排水施工技术。这种边沟施工技术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公路路面路基的排水施工技术,它的优点是修建难度小,对修建的技艺要求不高,引水排水效果明显,能够将路面积水迅速排掉。但是它的不足之处在于排水效果的好坏与边沟形状息息相关。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边沟容易出现变形或者容易受到外部的撞击从而毁坏,从而影响它的排水效果。除此之外,边沟排水效果也受到边沟内部流水的流畅度影响,但是由于边沟长期裸露在外,容易在沟内积攒垃圾或者泥沙,从而导致边沟堵塞,影响排水效果。所以后期就必须不定期的花费大量的人工进行后期的维护。
2.排水沟施工
排水沟在公路路基路面排水系统中扮演的是承上启下的渠道作用,主要是负责将公路路基路面上的流水、边沟的积水、截水沟的积水等引导到排水沟中,并通过排水沟引流到天然河流中,从而使得整个排水系统能够长期可持续的运作下去,同时也降低了积水对路基路面的流水侵蚀作用,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降低维护频次。排水沟的修建的尺寸需要结合当地的降水量、路面流水坡度和路面流水量等多种因素。一般情况下,排水沟的沟宽度在0.4-0.8之间,排水沟的坡度至少得保持在1.1-1.5之间,长度控制在400-600米之间。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经常派遣专人负责排水沟的内部垃圾或泥沙的清理,避免排水沟堵塞,进而影响整个公路排水系统的排水。排水沟一经堵塞,容易造成路面大量积水排不出去,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容易滋生细菌,造成人员感染和道路腐蚀。
3.跌水和急流槽施工技术
中国是一个多山地的国家,所以中国公路的线路建设不可能一直都是平坦的,尤其是国家战略上要实现村村通公路,对于一些偏远的山区,盘山公路是常见的一种公路形态,而这种公路通常坡度比较高。若恰好是降水量比较高的地区,一旦下雨就容易在路面形成湍流的积水,导致来往的车辆出现轮胎打滑等异常,从而诱发交通事故。因此,在这类公路坡度较高且降水量较多的地方需要在其排水系统中增加修建跌水和急流槽。跌水和急流槽的建设需要根据公路的坡度不同来修建的,需要派遣专门的测量人员进行实地测量,从而将跌水的高度控制在合理的区间,并在建设急流槽时,充分结合公路坡度,对公路进行定点的设置消力设施,减少积水的侵蚀以及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4.渗沟施工技术
渗沟施工技术是常见的公路排水施工技术中对技艺要求最高、施工难度最大,但是美观程度较高的排水技术。运用渗沟施工技术进行排水主要有洞式、填石和管式等三种方式,在大城市里运用最多的是管式渗沟,而在小城市里主要采用的是洞式渗沟,填石渗沟更多运用在乡村公路。这是因为每种方式的渗沟价格成本和外观美观程度不同。但是也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做渗沟,施工人员在开展渗沟施工前应当需要先调查当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如某些水文环境发达,地下暗河多,地内泥沙含水量多,渗透性强,那么就不太适合渗沟的排水方式,容易导致出现倒灌现象,导致公路积水难以排除。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的建设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公路路基路面的排水施工,避免出现公路积水过多影响车辆通行,同时也能降低积水对公路的侵蚀作用,降低公路的维护成本,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因此,本文也简约分析了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的位置,并参照实际公路排水施工情况,详细分析了边沟施工技术、排水沟施工、跌水和急流槽施工技术、渗沟施工技术,从而提高对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认知,促进我国公路排水系统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芳宇. 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分析[J]. 运输经理世界,2022,(21):31-33.
[2] 谢石,吴银亮. 高温多雨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技术浅谈[J]. 中国西部科技,2010,9(32):28-30.
[3]罗崇荣. 高速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关键技术研究[J]. 住宅与房地产,2021,(15):218-219.
[4]冯玉昆. 高等级公路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42(11):39-40.
[5] 倪武杰. 试析公路路基排水及防护施工中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7,(02):98-99.
[6]郁振宁. 路桥公路工程建设中路基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 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13):195-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