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减轻高校负担,增强高校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高校学生食堂不单纯是经营性的,既有服务性又有保障性,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已成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高校食堂为学生提供一日三餐。食品安全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正常学习和生活。从当前高校食品安全事故的影响来看,更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如何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提高高校食堂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学生健康安全,维护学校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是高校后勤社会化面临的直接问题,这是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课题。
二、 高校食堂食品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高校食堂经营采取了新模式,高校领导和相应的管理部门没有与时俱进,转变观念,重视食品安全管理。而且,相应的管理部门缺乏应对新变化的管理能力,没有建立健全有效的食堂食品安全管理机制,缺乏相应的食品安全预警和应急措施。食堂管理分工不清,职责不清。管理水平没有得到改善和提高,监控措施不得力,对食堂食品安全的隐患缺乏足够重视。
(二)没有采取扶植政策或投入发展资金太少。有的高校食堂经营采取了招投标、承包租赁等方式,部分高校领导及对应的管理部门思想认识上出现偏差,将食堂食品安全责任完全推给食堂经营者,减少食堂软硬件建设的投入,没有采取扶植政策,食堂卫生条件、工作设施、用餐环境、食品器具没有得到改善。
(三) 一些食堂经营者由于管理理念不到位,食品安全意识淡薄。特别是一些高校采取合同租赁的时候,一些经营者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为了降低成本,愿意购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原材料,对直接用于食品的容器、设备、工具等采取简单易行的措施。他们缺乏消毒等专业仪器,即使购买,也无所事事;管理松散混乱,不使用食品,忽视食品安全隐患;用人不合格、不健康的人员,“无证、无坚不摧”现象更加严重;相关从业人员健康意识差,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不按照相关规范和安全操作,忽视食品安全,导致食品安全风险加大。
(四)处罚不力。由于学校管理的特殊性,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行政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往往指导多、处罚少,有时即便实施了处罚,也常常因行政干预难以执行,造成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上的低效率和重复劳动。有的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食品卫生安全工作疏于管理,事故防范意识不强,在对学校考评时往往重成绩、轻隐患,对本地区学校食堂食品卫生安全工作没有负起应承担的管理督导责任
三、完善高校食堂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措施
(一)建立严格的高校学生食堂经营准入制度,强化经营者的食品安全责任。高校应该建立规范、严格、透明的高校学生食堂经营准入制度,实行严格的公开招标制度,杜绝部分不合格经营者通过不正当途径获得高校食堂经营权。全面审核投标方的各方面资质,包括经营管理水平、技术水平、资金能力、资质信誉,以及相关从业人员的情况,特别是健康卫生情况。在与中标方签定合同时,要着重明确食堂卫生条件、工作设施、用餐环境、食品器具、食品质量等的标准、经营者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保障和应急措施、相关的责任义务和处罚办法。通过严把准入制度,吸纳社会中管理水平高、技术水平优、资金能力雄厚、资质信誉好的经营者,从源头上控制食堂食品安全的风险。
(二) 明确职责,定期和不定期进行监督管理。高校要明确餐饮、保安、医院等相关组织和部门的职责,形成分工明确、管理严密的机制。加强对食堂员工的管理和监督,要求食堂员工按照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校食堂员工在职健康知识培训的要求,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在职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操作人员及其员工的安全健康意识。定期或不定期对食堂的卫生条件、工作设施、就餐环境和食具进行检查,确保食堂日常经营的规范、规范和卫生。加强食堂等易发生安全事故场所的安全保卫工作,禁止相关岗位工作人员进入食堂食品加工操作室和食品原料储存室,严防中毒,确保学生膳食安全健康。
(三) 加强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掌握食品卫生安全知识。高校食堂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不仅是经营者的过错,也是大学生健康意识淡薄造成的。因此,高校应发挥自身办学优势,将食品卫生纳入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健康教育课程、专题讲座、课堂活动、广播、电视、网络、板报、宣传窗口、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向师生宣传普及健康预防知识和食物中毒预防知识。要培养学生的健康饮食习惯,不买无证、无证摊贩在街头和校园周边销售的各种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可疑食品,增强师生食品卫生的安全意识和防病能力。
(四)建立预防学校食物中毒事故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高校要提前对可能出现的食品安全风险或事故进行分析评估,制定相应的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与公安、工商、质检、卫生等政府部门和医院保持密切联系。一旦发生食品安全风险或事故,高校可以以快的反应和有效的行动化解风险,处理事故,减少风险事故的蔓延和影响,保障大学生人身安全,维护高校和社会的稳定。
总结
高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能提高食品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模式,对食堂食品安全进行全方位监控,增强广大师生的食品卫生安全知识,制定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应急措施,保持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从各个环节严控食品安全,就能降低或杜绝食堂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保障学校师生的健康安全,保证学校教学管理的稳定,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参考文献:
1 辛景明;试论新形势下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途径[J];食品安全导刊;2019年18期
2 苏长安;新形势下加强餐饮食品安全监管措施的途径[J];食品安全导刊;2018年36期
3 刘泽宇;关于太原市餐饮食品安全建设的分析[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9年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