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医学领域中,脑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脑梗死,一直是引起全球疾病负担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静脉溶栓已经成为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一项重要手段[1]。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个性化护理的应用尤为重要,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独特需求,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将探讨静脉溶栓后个性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选取时间是2022年1-12月,抽签分组,每一组是32例。研究组:男女是16/16,年龄51-81(66.55±2.54)岁,对照组:男女是17/15,年龄52-85(66.54±2.55)岁。对比两组组间数据发现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生命体征的监测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方面的监测。在使用溶栓尿和利尿剂时,患者需严格按医嘱执行,并保持卧床状态。输液操作需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在健康指导方面,引导患者采取措施来控制血压和血脂水平,实施低盐低钠的饮食计划。
研究组使用静脉溶栓后个性化护理,具体办法是:(1)预防性护理措施:确保血糖水平维持在7.7-10.0mmol/L范围内。面对静脉溶栓后昏睡,可使用肠内营养混悬液,逐渐过渡到口服饮食,同时进行腹部按摩促进胃肠蠕动。(2)康复护理措施。感知力训练:闭眼进行按摩球或手刺激,指导患者识别物品名称和材质。计算能力训练:模拟日常生活场景进行加减法训练,逐渐增加难度。记忆力训练:使用简单图片诱导记忆,逐步延长提问间隔。吞咽困难指导:半卧位,医用冰棒刺激咽部,每次30分钟,每天3次,后患者尝试自行吞咽。(3)在心理护理方面,建议患者尝试借助书籍、音乐、多媒体等方式来分散注意力。采用开放式提问,促使患者或其家属主动分享内心想法和需求,并提供支持与安慰,以帮助其培养战胜困难的决心。与患者家属进行充分沟通,共同鼓励患者保持康复信念,注重保持乐观心态。(4)在健康指导方面,可采用多种形式的教育,包括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等,向患者及其家属传递关于急性脑梗死知识、溶栓方式和注意事项的信息,以提升患者对自身情况的认知,助其克服内心的恐惧感。引导患者了解一些康复较好的病友,以减轻患者的负面情绪,同时增强其对康复的信心。通过让患者或其家属描述一日三餐的饮食搭配,发现其中的不合理之处,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饮食计划,同时强调调整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1.3判定标准
(1)对比两组不良情绪分值。使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定。
(2)对比两组MESSS分值、NIHSS分值。使用中枢损伤严重程度量表、脑卒中量表测定。
(3)对比两组Vm、Vs、RI。
1.4数据检验
数据处理中使用SPSS25.0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护理后不良情绪分值均明显更低,护理后MESSS分值、NIHSS分值均明显下降,护理后Vm、Vs均明显更高,护理后RI明显更低,对比对照组,P<0.05。
表1 对比两组不良情绪分值(分)
表2 对比两组MESSS分值、NIHSS分值(分)
表3 对比两组Vm、Vs、RI
3 讨论
静脉溶栓后个性化护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效果和价值。首先,针对患者的心理健康,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提升其生活质量[2-3]。SAS和SDS分值的显著降低表明了护理对于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其次,个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和临床状态有显著作用。MESSS和NIHSS分值的下降反映了护理对神经功能的保护和康复的促进。包括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的康复计划[4],如言语康复、物理康复等,以实现全面的康复效果。第三,个性化护理对血液循环系统的改善也是显著的。Vm和Vs的增加反映了护理对血液流动性的改善,有助于提高脑组织的氧供应。同时,RI的降低表明了护理对血管阻力的减轻,有助于改善脑血流灌注[5-6]。
本组实验得出:(1)SAS和SDS分值降低:研究组在个性化护理后,患者的SAS和SDS分值均显著下降,相对于对照组更低。表明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症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2)MESSS分值和NIHSS分值下降:在个性化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MESSS分值和NIHSS分值明显减少。意味着个性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的脑梗死症状和临床状态具有积极作用。(3)Vm和Vs增加:研究组在接受个性化护理后,Vm和Vs均显著增加。反映了个性化护理对改善血液流动性和循环系统功能的积极影响。(4)RI减低: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RI(阻抗指数)明显降低,表示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减轻血管阻力,改善脑血流灌注。
总结得出,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静脉溶栓后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理想,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减轻脑梗死症状、促进血液流动性以及改善脑血流灌注。
参考文献:
[1]孙青,吴薇薇,杨余华等.超早期个性化护理联合冷沉淀干预在急性脑梗死溶栓出血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海军医学杂志,2023,44(04):417-419.
[2]赵玉洁,李瑞婧,张敏.个性化体位更换法与肌力分级护理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良肢位摆放依从性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2,29(03):407-408.
[3]潘晓枫.个性化护理对急诊溶栓治疗性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1):139-141.
[4]叶柳莺,汪桃芹,高国芳.急性脑梗死急诊溶栓治疗的个性化护理[J].护理与康复,2021,20(10):57-59.
[5]田慈,李巍,丁慧芳等.一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后的个性化护理[J].智慧健康,2021,7(25):157-160+166.
[6]丁晶.静脉溶栓后个性化护理模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5):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