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改不断落实的背景下,高中学习生涯对学生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其对学生成长发展、优良习惯养成有着直接影响,同时还对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的树立起着决定性作用。尤其是生物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基础科目,主要对生命活动规律进行研究。
一、信息化教学概述
所谓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应用,此处的信息技术主要是指两种:第一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该技术即凭借网络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再加之数字化处理技术的有效应用对文字、视频、图片以及音频等信息予以处理的总称。通过多媒体技术,利用幻灯片、投影仪、远程网络课堂以及激光视频光盘刻录等方式将一些生物符号、语言以及知识点予以统一处理;第二种,网络通信技术。即互联网教学资源、网络教室等教学设备。对这些网络资源和设备加以应用,能够令课堂教学更加便利高效,为学生提供优良的教学环境。
二、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优势
信息技术,也就是信息技术各个领域行业,以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为核心,其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部门融合、应用的过程。由于互联网与各个领域,通过信息技术、网络平台加以紧密的结合,能够将抽象的符号实体化,以此来推动经济形态的不断演变,这为社会的进一步变革与发展,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而信息技术教育,作为教育教学领域的新形势,并不是网络平台与教学的相加,而是更加深层次的重构,由此诞生混合式教学的理念。混合式教学就是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在线学习有机结合,促使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线下,而是实现线上线上的双向教学,充分弥补传统教学、网络自主学习的不足,以便学生的学习时间更加自由,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教学的效果。同时,混合式教学的方式,能够丰富教师的知识呈现方式,促使教学内容、思维方式及教学过程全部可视化、清晰化,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积极参与生物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动力,由此一来,彻底摆脱传统教学的时空束缚,让高中生物教学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
三、信息化教学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要帮助学生不断开发拓展自己的思维,全面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或者应用某些有效措施对学生潜在能力予以发掘刺激,从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电子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所以高中生物教师要积极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借此激发学生对生物课程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这一章节的内容时,首先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美国电影《蜘蛛侠》的片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提问:影片中男主角为什么会变成一个蜘蛛侠呢?通过此代入新课:变异,同时将变异的概念予以展示。其次使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水毛茛与果蝇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质疑:1.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子和浸泡在水中的叶子形态为什么不一样?这种变异会不会遗传呢?2.果蝇的白眼性状可以遗产给它的下一代吗?引导学生回顾生物体的表现型、基因型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对以上问题进行思考。为便于学生掌握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使用概念图形式对其知识予以梳理总结。
(二)动静结合教学模式
多媒体课件将音像当做媒介,将生物教材中理论知识转变成眼睛、耳朵能够感受到的生动素材,与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十分相符,借助多个形式将重难知识点予以展示,从而构建一种动静结合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到教师创设的情景中,对知识进行探索掌握。比如:在学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章节时,用多媒体课件将克隆猴、体细胞核移植图片想学生展示,鼓励学生对细胞进行的价值进行探讨,这是当前生物科学中火热的研究课题。同时将人体解剖学中的肌肉分布图、内脏器官图进行展示,令学生充分了解器官是从低层次组织所构成,并将动物卵裂的视频予以播放,令学生直观形象感受动态下细胞学说的修正与发展,借此对细胞学说建立的整个过程予以了解认识。再比如:在教学《细胞的多样性与统一性》这一章节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掌握高倍镜正确合理的操作步骤,还可以让已经完全掌握高倍镜使用方式的学生对存在疑问的学生进行讲解。
(三)创新课堂教学形式
1.制作微课视频对于信息技术的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教师就要彻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发挥出混合式教学的优势,将教与学有效地混合,来培养学生的生物素养与综合素质。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教师要展现出学生的课堂主体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认可,并且灵活的运用互联网素材,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制作微课视频,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课前预习中的疑点、难点及重点知识,浓缩为十分钟左右的教学视频,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展开深入的学习,同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对视频自主的快进、慢放及暂停,以此来深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从而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效率与质量。比如以《细胞的增殖》一课,需要学生认识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以及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简述细胞的生长与繁殖的周期性,能够概述有丝分裂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可以将根据学生的预习学习情况,将知识点转成为生动的视频,引导学生去自主观看,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看到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观念的模拟实验视频,来深化学生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呈现NaOH与含有酚酞琼脂块相遇,酚酞变紫红色的视频,指导学生进行实验的讨论,从而通过混合式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生物学习能力与效率。2.创建动态课堂在信息技术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中,教师就要加强对课堂教学形式的创新,能够将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效地结合,为学生出创建动态课堂,来增添教学的趣味,促使学生在相对轻松的学习环境中,进一步探索生物知识,产生对生物的浓厚学习与探究兴趣。由于传统的生物课堂,通常为教师的理论知识灌输,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抽象的生物知识,因此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中丰富的图片、视频及动画等资源,能够为学生营造更加活跃、欢乐的学习氛围,从而增强高中生物混合式教学的效果。比如《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一课,需要学生关注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价值,以及保护的意义与措施,体会物种多样性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由于课堂教学主要是对学生课前预习的补充与细化,所以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地互动,相互探讨知识。因此,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为学生出示华南虎图片、新疆伊犁地区的生态环境图片,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展开相关问题的讨论,促使学生总结出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推断华南虎灭绝的原因,以及归纳分布在伊犁地区的生物种类,以便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自觉参与保护家园的意识,形成环境保护能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生物素养与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结束语: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令高中生物教学效果得到明显提升,所以,高中生物教师一定要对信息化教学模式予以探索研究,保证在实际应用环节,该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欣蕾.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应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
[2]辛艳.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板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苏云凤.大数据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8.
[4]陈鹏.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模型的高中生物学习研究[D].苏州大学,2017.
[5]李黎.高中生物智慧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应用[D].重庆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