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
刘玉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玉敏,. 中成药辨证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分析[J]. 临床医学杂志,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13.
摘要: 目的:分析在辨证原则下,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成药治疗的效果。方法:实验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选入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对照组(30例)施以常规治疗,实验组(30例)施以中成药辨证治疗,观察和比对组间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96.67%)相比对照组(80.00%)要高(P<0.05)。治疗前组间不同证型症状积分相近(P>0.05),治疗后,组间中医症状积分均较低,且实验组的咳嗽(0.00±0.00)分、发热(0.15±0.03)分、流涕症状积分(1.08±0.24)分均比对照组要低(P<0.05)。结论:在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应用中成药辨证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改善病症。
关键词: 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中成药辨证治疗;疗效
DOI:10.12721/ccn.2024.157013
基金资助:

在儿科疾病中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较为常见,儿童由于机体发育不完全,使得其容易被病原体侵袭,引发疾病[1]。临床上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对普通感冒并无特异性,常配合使用抗炎、抗组胺药物等对症治疗措施,可改善病症[2]。但西药具有毒副作用,尤其儿童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更高。中成药是在中医学的基础上借助西医技术将中药制成胶囊、颗粒等类型药剂。中医治疗具有辨证论治的特点,可根据患儿病情选择相应中成药,其安全性、针对性相对较高[3]。对此,本次研究观察并分析了为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中成药辨证治疗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时间为2021年3月—2023年5月,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选入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对照组30例,其男女比例为16:14,年龄区间在5-12岁,均值(7.06±1.25)岁。实验组30例,其男女比例为15:15,年龄区间在5-12岁,均值(7.13±1.28)岁。组间一般信息对比,P>0.05,有可比性。

中医辨证分型:①风寒型:头痛、咳嗽、流清涕,发热较轻,但恶寒较重,一般无汗;②风热型:咳嗽、头痛、流浊涕、咽痛,微恶热,有高热、有汗;③表寒里热型:流清涕、咳嗽、发热、头痛、鼻塞,且有恶寒。

1.2方法

对照组施以常规治疗,行利巴韦林(生产企业: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药品名称:利巴韦林氯化钠注射液,药品规格:1毫升:0.1g,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0906)静脉滴注治疗,利巴韦林注射液每日10mg/kg,分两次给药.

实验组施以中成药辨证治疗,①风寒型予以感冒清热颗粒(国药准字Z37021184,药品规格:每袋装12g,华润三九(枣庄)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每次经口服用0.5至1袋,每天用药两次;②风热型予以清开灵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88,药品规格:每袋装3g,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每次经口服用0.5-1袋,每日用药3次;③表寒里热型予以清开灵颗粒(国药准字Z10950088,药品规格:每袋装3g,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每次经口服用0.5-1袋,每日用药3次。

1.3观察指标

治疗效果:显著:治疗2d内检查确认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治疗2d内检查确认体温恢复正常,咳嗽等症状改善幅度>80%。无效:治疗后3d内体温、咳嗽等症状没有较大改善。总有效率=显著率+有效率。

中医症状积分:纳入咳嗽症状测评值、发热症状测评值、流涕症状测评值,0分设定无症状,1分设定轻度,2分设定中度,3分设定重度。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用spss204.0,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x²检验,有差异:P<0.05。

2结果

2.1治疗效果

研究组的值更高,P<0.05,见表1。

表1 治疗效果对比 n(%)

1.png

2.2中医症状积分

治疗前组间数值相近(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值均较低,P<0.05,见表2。

表2 中医症状积分对比(x̄±s,分)

2.png

3讨论

细菌、病毒感染是引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情,而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在发生病毒感染后也可继发细菌感染[4]。此外营养障碍、免疫力低下、环境等因素也会诱发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该疾病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鼻塞、咽痛、喷嚏、流涕等,严重时会引发咽喉炎、中耳炎、肺炎等并发症[5]。因此,早期治疗十分重要。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实验组的值更高(P<0.05)。相比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实验组的值更低(P<0.05),原因分析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在中医学中归于范畴“伤风”“伤寒”“感冒”等,中医治疗的特点在于不仅可整体调节患者机体状态,还可辨证治疗、标本兼治。如风寒型小儿上呼吸道感染主要为寒热头痛,患者一般少汗,脉来浮大,应使用辛温解表法治疗,感冒清热颗粒中具有荆芥穗、薄荷、防风等中药材,可发挥解表清热、疏风散寒的作用,适用于外感风寒之症,对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头痛发热等症状均可起到缓解作用。风热型是由于风热犯表、卫表失和、肺失清肃而引起的,治疗应以辛温复辛凉法为主,清开灵颗粒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的功效。表寒里热型是指肺热内蕴或素体热盛,复感风寒,内热为外寒所遏,形成外寒内热,治疗应以辛凉解表法为主,清开灵颗粒含有水牛角、板蓝根、黄芩、栀子、金银花等中药成分联合使用可起到清热、疏风解表、解毒等功效,能够改善患儿高热不退、烦躁不安、咽喉肿痛等症状。由此,基于辨证施治原则,根据证型选用中成药,可提升治疗针对性,更好改善患儿症状。

综上,在辨证治疗原则下,为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提供中成药治疗有确切效果。

参考文献:

[1]高仁坤,黄亚勇. 止嗽散加减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J]. 临床合理用药, 2023, 16(36):56-60.

[2]单卫超,王焱,焦建美. 健脾宣肺方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对中医证候积分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3, 50(03):107-111.

[3]李慧,任璐彤,李佳怡,等. 4种常用中成药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网状Meta分析 [J].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 22(01):77-82.

[4]张栋,李旭成,喻灿,等. 感冒退热合剂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 2021, 30(06):1007-1009+1029.

[5]马融,申昆玲. 中成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临床应用指南(2020年)[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 41(02):143-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