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
高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高磊,.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探析[J]. 物理进展,2021.10.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摘要: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核心素养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树立科学意识。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让学生经历实验的过程,感知物理原理和掌握实验的方法,还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关键词: 核心素养;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DOI:10.12721/ccn.2021.157068
基金资助:

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物理教师要重视实验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应改变当前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丰富学生的课堂体验,使其在动手参与多种类型实验的过程中提升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对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

学生学习物理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物理现象,在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生活化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生活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所以,在初中物理教学实验中,教师要多注意将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能从生活的所见所闻中感知物理原理,应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例如,在教授“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身边的物品完成实验探究。比如,学生可以上讲台感受拉一个人坐着的椅子会比拉两个人坐着的椅子容易很多;用手抓光滑的物体,会时常感觉握不住,而用手去抓一些表面比较粗糙的物体,却很容易抓住。这些都是生活中与摩擦力有关的实例。此外,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圆珠笔在光滑的书皮和较为粗糙的草稿纸上写字,来探索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在光滑的书皮上写字更为轻松,在粗糙纸上却困难很多,以此来证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是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即接触面越粗糙,物体所受的摩擦力越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还能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生活和物理紧密联系,感悟到物理学科的魅力。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活实例与物理学息息相关,如炎热的夏天阵雨过后,地面上会冒出一些“水气”;将一些炽热的铁块放到水里,也会产生很多的“白气”,这些都是很有趣且新奇的生活现象。教师可以将这些生活中的例子融入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探究物理知识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生活中取材能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课堂教学不再枯燥乏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应用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感受到物理知识的魅力。

二、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充当多重角色,既是知识的传授者,又是育人者。师生若能互换一下角色,会使课堂充满勃勃生机。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应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只做教学的组织者、设计者和协助者,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关键处做必要指导,这样做更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利于其主体性、积极性的发挥,也能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例如,教师在教学“声音”相关知识时,教师先播放各种动物发出的声音,引导学生根据音调高低和响度的大小,得出“尖、细”的声音音调高、响度小(蚊子叫),“低、沉”的声音音调低、响度大(牛的叫声)的认知。有了这些铺垫,再引导学生设计探究音调,会惊喜地发现学生设计出了多组探究实验:有的利用铅笔敲击钢尺的不同部分,得到了不同的音调;有的利用吹钢笔帽发出不同的声音来理解音调;有的敲击注入不同量水的杯子来探索音调等;还有的通过摩擦杯壁来调节音调……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非常高,教学效果相当好。通过这样多次训练,学生的思维会更加开放,想象力会更加丰富,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提高创新能力。

三、利用问题引领实验,培养学生物理思维

在物理几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正因为有了问题的提出,才有了多种多样的物理发现,才会诞生现代的先进文明。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以课本中的问题为探索目的,没有以解决学生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为目的来设计相应的探究问题,不能有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设计一些真正有价值的问题,用问题来引领实验。实验中,学生通过问题的辅助能更加深入地了解物理实验反映出的物理原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例如,在教学“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以下问题:“在一个串联电路中,开关放置在任何一个用电器旁,会对整个电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一个并联电路中不同的分路放置了开关,会对整个电路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学生通过观察和讨论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在串联的电路中开关可以起到控制整条电路的作用,但是在并联电路中,干路的开关可以控制所有用电器,而支路开关只能控制该条支路的用电器。因此,开关在串、并联电路中的作用区别非常大。这一问题非常贴合实际,毕竟开关的应用会对整个电路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在生活中开关的总闸可以控制所有电器的开关,但每个房间里的开关,只能控制此房间用电器的开关。由此可见,让学生探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以很好地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有效地开展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和亲自动手实验的兴趣,从而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变得充实而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邢耀刚,朱晓菊,邢耀东.基于新课程背景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革与策略[J].中学物理,2020(6):11-13.

[2]邢耀刚,崔正德.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下的物理高效课堂探究[J].湖南中学物理,2020(2):1-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