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生活当中学习生物科学知识
在生活当中了解和掌握生物科学知识,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起学习者对于未知和抽象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学习者对于新知识的理解能力。回归生活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宗旨,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科学当中应用和实践这一改革宗旨,借助生动活泼的生活化场景,能真正实现寓教于乐的素质化教育。例如,在学习细胞膜成分的生物科学知识时,可以通过分析肿瘤医院的相关化验报告单,分析报告单中癌细胞的成分同癌细胞病变转移之间的关系。结合生活化场景,能引发学生们对于细胞膜成分具体构成进行认真地思考。生活化的场景可以帮助学生将复杂抽象的生物科学知识以一种相对具体的形象展示出来,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需要积极跟随教师的指引,善于在生活中发现更多与生物科学有关的事件和现象,例如,在生活中发现有人吸烟时,可以联想到吸烟对人们身体内的哪些器官会造成不良影响。掌握吸烟等不良行为和生活习惯对自身健康以及他人健康的消极作用,帮助他人改正不良习惯过上健康生活。
二、将生物科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
在学习生物科学的过程中,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了解和掌握专业的科学理论与文化知识,同时还需要对科学家在研究过程中的牺牲与贡献进行学习,将生物科学领域的专家和学者的研究奉献精神应用到日常的学习与生活当中,既能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同时还能培养大学生刻苦专研勤学肯干的优良品质。生物科学的发展历史不仅包括了大量的科学知识,而且还蕴含了这一领域专家以灵活多言的科学方法和独具特色的创造性思维方式的综合运用。例如,在学习“DNA双螺旋结构”、“光合作用”、“豌豆杂交实验”以及“生长素发现历程”等内容,不仅可以学习到不同领域当中所蕴含的生物科学知识,同时还能进一步了解到科学家是如何以质疑、创新、合作与奉献的精神品质,不断推动人类历史的发展和进步。在实际生活当中,学习了先进的生物科学知识以及科学家们的优良品质,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解决生活当中遇到的生物难题,同时还能在其他领域当中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生物科学精神,不断促进自我发展与完善。
再比如,当在生活中面对人体常规血液检查的报告单时,可以通过对其中各项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对体检报告当中所体现的人体肾功能、肝脏功能、血脂和血糖等各项指标是否正常进行判断。将生物科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能力,最终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掌握先进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又具有良好学习专研精神的高水平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三、应用“生活教育”提升生物科学素养
借鉴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教育”相关理论,可以敦促当代大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科学,将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并且逐渐培养和形成科学系统的价值观与世界观,建立良好的科学行为与生活习惯。例如,在学习和掌握了“植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相关知识之后,学生们可以继续探讨与之相关的各类生活问题:“清晨和夜晚到树林里锻炼更好还是到空旷的场地更好?”、“家里的卧室夜间放置植物对健康有危害吗?”、“家里的水果怎样才可以延长存储时间呢?”在认真分析和解决生活当中的各类与课程有关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当中提高对生物科学理论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运用生物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积极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们培养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并且养成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学生们还可以通过学习“人血型的鉴定方法”、“心电图的分析”、“血压的测量”“果酒和泡菜的制作”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生物科学知识,在生活当中广泛应用所学知识,以知识的力量营造更加便利和健康的生活环境,真正实现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科学知识,将生物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并且通过小组活动等形式,增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互相帮助的方式达到共同成长的目的,全面提升当代大学生们对于生物科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四、总结
综上所述,根据前文的分析和论证可以得出,在生活当中各个细小的方面都可能蕴含着生物科学的相关知识。注意观察生活当中的细节,积极思考事物背后的联系以及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对于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掌握更加系统全面的生物科学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应用“生活教育”还可以将被动学习的方式转变为主动学习,不仅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提升,还有利于文化素养的形成。
参考文献:
[1]苗溪竹.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7,(19).
[2]任海燕.进行低碳生活延展教育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J].基础教育参考,201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