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其实就是指在初中学习阶段,使学生在生物课上实现高效率学习,高效率具体包括学生学习速度快、学习程度高、教师教学方法好、教学效率高等。所以,初中生物高效课堂其实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对学生有积极的影响,还对教学有严格的要求。只有学生与教师共同努力,才能够开展高效的教学工作,达到生物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一、初中生物课堂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
受到传统的教学观念影响,我国初中阶段的教师大部分还采用的是“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死板的教学模式直接导致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在初中生物的课堂上,教师教为主体,学生通常把课堂教学当成是教师的任务,认为自己学习的好坏程度也是由教师决定的,所以这样就导致学生没有丝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学生缺乏对初中生物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于课程的掌握程度,受到对这门课的兴趣浓厚程度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初中生物的兴趣不高,主要是因为初中生物学科是一门自然类的学科,所以相关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很难理解,再加上初中阶段的学生往往心智不够成熟,逻辑性较差,所以不能感受生物的魅力,从而导致兴趣的降低。许多教师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使用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容易把学生的思维局限在课堂中,从而进行枯燥的知识讲解,没有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课堂氛围沉闷,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对生物的兴趣,认为教师讲得不够好才导致这样糟糕的结果,甚至会出现厌学与排斥生物学科的心理,从而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1]。
(三)教师的教学计划不合理
生物学科是一门理论性与操作性结合的学科,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对生物实验的安排不够合理,缺乏趣味性与实用性。生物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感受生物的独特魅力,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学习教材以外的知识,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但是,在现实的初中生物课堂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是以演示实验的方式来代替生物实验的安排,这种模式是不合理的,对学生来说,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还降低了生物实验的趣味性,更不能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科的兴趣。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进行生物实验的教学中,选择自己动手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的方式,这种方式既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生物实验的乐趣,还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记笔记的形式还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精设教学环节,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节课由若干环节组成,需师生间互相配合,共同演绎。优化教学环节是实现高效课堂不可缺少的因素。下面笔者从“引课示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点评、测评巩固”五个环节出发具体介绍初中生物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引课示标是起始环节,要遵循原则、讲究方法、导出精彩导即导入,导入要基于生活,体现生物学科特点,紧扣教学目标,凸显教学重难点
在设计和实施中,要尽可能遵循新课导入原则,即目的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关联性原则、机智性原则和艺术性原则,采用合适的方式导出精彩,一开始就给学生以视觉上的美感、听觉上的震撼和神经上的碰撞,促进学生快速投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自主学习是基础环节,要做好指导,充分尊重自主性学即自学
自学前,教师要告知学生本节课要学什么、重难点是什么、怎样学、用什么学习工具、花多长时间,让学生清楚学习任务;自学时,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保证学生能进行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做好问题标注,同时还应鼓励学生快速、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并适时对自学速度快、学习效果好的学生给予表扬,甚至还需带点“悄悄话”给部分学生[2]。当然,自学内容需根据教材、课标和学情来确定,不宜过难。只有当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满足之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才会出现,学习的效果才会达到最佳,也才能为后面环节做好准备。
(三)合作探究是关键环节,要做好分层精练练即训练
教师应依据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高频考点,有针对性地设计习题,以引导学生进行习题训练。习题要构造合理,有典型性、代表性、针对性,由浅入深、逐层递进。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严格精练,侧重不同,如后进生侧重基础题,中等生侧重中等题,优等生侧重难题。有时还需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归纳要点,让学生知道应该掌握什么学习方法,落实什么重要问题和核心问题。这样,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分层次严格精练,实现了“当堂清、堂堂清”,确保了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心理都获得满足,产生强烈的成就感。
(四)展示点评是核心环节,设计好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注重核心素养的培养展即展示
展示可进行小组展示和班级展示,是在学生充分自学后汇报自学、互学成果的一个环节。通过展示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地设计各种展示活动,创造活跃、欢快的课堂环境[3]。展示时教师要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做好学生答疑、提问的好帮手,适时组织辩论赛,及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归纳和精讲,还要做好充分的课堂预设,视教学情况随时调整教学,真正让学生在相互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学会发展自我、展示自我、提升自我和实现自我。
(五)测评巩固是不可缺少的环节,要善于发现闪光点评即评价,是对学生课堂上的表现给予的及时评价,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评价
评价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调节器,教师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努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首先,应关心学生,从多个角度看待学生、评价学生,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以充分的赏识、激励,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其次,多给予学生赞许的眼神、真诚的微笑、轻柔的抚摸,让赏识的“阳光”洒满生物课堂,洒进学生的心窝,使生物课堂“群星”闪耀。
(六)“教师精讲15分钟”是对一节课时间分配功能的弹性划分。“弹性”即不是硬性的,“15”是师生互动讲授时间,也是学生学习新知、合作探究、提高能力的过程。教师可以是“先讲后练”,也可以是“先练后讲”、“边讲边练”,这取决于不同的课型以及实际课堂的需要。这样既能抓住教材重点,把知识讲明讲透又能消化新课,及时对新知识进一步巩固、理解,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三、结语
生物是初中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对此提起重视,积极组织教学活动,并着力构建高效课堂,以便更好地提高初中生探究生物知识的效率和效果。激发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对高效课堂构建目标的实现大有裨益。初中生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对上述手段的合理运用,以此提升高效课堂构建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黔.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分析[J].东西南北(教育),2020(10):72.
[2]李有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J].教育界,2020(42):2.
[3]何德芝.初中生物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J].中学时代,201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