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选择性考试改革的普及,选择性考试在全国多数高考转变为的新常态。因此,对高中生物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生物教学也需要不断适应新形势。生物教材的丰富性与复杂性都是摆在教学面前的难题。所以在面对这些难题,为了体现生物教学的系统性、科学性,教学应该对于教材插图重视起来。插图具有直观性与具体性为一体的特点,能够在选择性考试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学科知识,深入而具体了解生物科学规律与具体表象。这要求教学者需要合理地利用生物插图,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构建高效、轻松的新型课堂。
1.面对选择性考试下的改革生物教材插图的应用意义
高中生物考试在选择性考试改革下,它对于生物教学提出了更多要求,不仅仅最初的传道授业解惑,还提出更高的要求——寓教于乐,教学需要激发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的兴趣——让学生选择生物,而不是生物选择学生,教学者要做到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学习。选择性考试意味着学生可选择性增加,这是时代对于教学者新的要求。
1.1选择性考试改革前——插图运用的现状
在传统的高中生物课堂上,教学者总是偏重于教材文字讲解,忽视了教材的第二语言——插图的重要作用,是对于教学资源的浪费、闲置。并且,这将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打击学生对于生物学习兴趣,钳制了学生思维。
这一现象由来已久,在新的教学要求下,教学者需要主动改善,重视对于第二语言的利用和开发。教学者可以凭借插图这一教学元素,带动课堂教学氛围,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进而实现教学目标,达到教学优化的目的。
1.2选择性考试下——插图的辅助教学基础性作用凸显
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于选择性考试考察要求:四翼要求之一基础性。而生物教材的插图就是具有教学基础性代表。
生物教材插图辅助教学基础性作用是其对于教材文字理论解释的直观化。简而言之,插图对于教材的基础作用之一就是对于教材通过具体的、形象具体的插图展现教材中的知识体系、原理、结构。生物教学资源——插图在教学者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中作用都将会被凸显。插图的多样性,是在生物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的插图类型多样,是生物学教材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们可以更加生动形象的直接表达,所以生物学教材插图在选择性考试改革后的生物教学与学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生物教学常用的过程图为例:在教材的必修一第5单元《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的知识点——细胞的代谢,细胞的代谢过程是抽象并且难以理解的,是教学者的重难点。类似这一类复合型理论,就需要过程图的帮助。在第3节的细胞呼吸的原理和应用以及第4节的光合作用和能量的过程图将复杂的理论转化为直观具体的表现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教学重难点,同时,教学者通过过程图由浅入深的渐进式教学细胞代谢的每一个化学反应,每一个特点特征。在教学完成后,进行总结归纳,形成一个完整的过程结构图,使得学生构建起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总之,过程图在解题时能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完成生物关系准确描述达到快速解题的目的。其次,过程图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系统性、全面性,扎实性完成基础生物知识的学习与储备,这无疑与选择性考试要求教学的基础性不谋而合。
2.选择性考试背景下——高中阶段生物教材插图教学策略探究
2.1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于选择性考试一核——“引导教学”。笔者认为引导教学在具体表现就是生物教材插图教学策略的转变: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物教材插图教学策略的落脚点利用插图构建教学环境,让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形成直观的映像,更加容易理解知识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带的学生学习主观意愿。
以“形态结构模式图”教学为例,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第一章走近细胞插图展示了部分的细胞模式图。教学者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该从这部分的细胞模式图入手,让学生熟悉并且牢记插图。引导学生主动地总结细胞的区别于共同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易到难,再以生物教材插图为基点,系统性的对于教材知识点构建知识体系网。
因此,选择性考试要求下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结构,建立联系,引导学习。教学者将生物教材插图灵活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学生可以形象直观,由浅入深的学习理论知识点。在插图的帮助下学生学习和掌握生物学知识,教学者提升生物课堂教学的效率,正可谓是一举多得。同时,生物教材插图不是对于知识点的简单呈现,学生在学习插图表现的隐含知识时,需要主动地、自发地对于教材的知识点进行思考与理解。这一方式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增强图文分析能力。可谓是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高中阶段的生物教材插图是学生学习的“药引”,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对于生物的兴趣。
2.2选择性考试要求我们走向综合性学习
激发学生兴趣的最终目的还是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生物,热爱生物,最终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这才是选择性考试下对于教学者的最终诉求。
所以,当学生对于插图的逻辑思维渐渐熟悉之后,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综合性学习,教学者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或者是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习目标的设定一定要结合实际与具体,做到有迹可循。
笔者探究必修一第五章第三节——细胞的呼吸作用和应用,这节教学者需要引导学生综合性分析,以有氧呼吸为例,在教学者的引导下,学生可以综合分析细胞有氧呼吸的原料,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场所,以及细胞有氧呼吸的原理。这三个问题的设置由浅入深,相互关联,综合性分析。教学者让学生构建起之间的联系如果教学者只是简单地将三个问题割裂开来,让学生分别研究其一,这无疑是知识体系的缺陷。与选择性考试要求的综合性是严重脱节的。
3.选择性考试背景下——高中阶段生物教材插图教学插图的注意事项
对于生物教材而言,插图只是第二语言,因此,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是配备了插图的。但是插图在选择性考试背景是具有创新性的,因此在插图使用有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3.1插图教学应注意应用性
根据最新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于选择性考试考察要求:四翼要求之一应用性要求。教材插图应该需要配合教材使用,插图是不能单独使用。常言:教无定法,插图的应用性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被体现的,单一的教法不一定是最好的,它不能应用于所有的教学内容。我们要知道不是插图教法不是万能的,教学者更加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注意插图的应用性具体分析每一种插图的用法,或单一或联合使用,这样一来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
同时,教学要注意插图应用性的尺度,教学者要注意插图辅助性的地位,并不是越多使用插图教学就是好的,插图本身应用性的局限范围,要求教学者不能喧宾夺主,合理地,合适地使用插图。不然插图教学最终会违背教学目标,增加学生负担,使学生厌恶生物,在选择性考试中处于不利地位,影响教学效果。
2.插图教学注意教学者主体创新性
教学者应该注意主体创新,结合实际,学会自己构建简单性质的插图,插图起最主要功能之一便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所学的知识架构,整理复习生物知识。但是教材的大部分知识仍然是以文字条款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拉低了学生学习效率。虽然在学习时可能是条理清晰的,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容易产生记忆的混乱,思维的混乱将会导致教与学的彼此失顾。学生学不会,教学者教学困难加大。
在这时教师如果创新性架构起插图形式,引导学生更快更稳地将文本知识转换更为直观的插图资料,帮助学生记忆的同时,对于学生课后的回顾,甚至于学生的再复习,再思考都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以必修一第五章第4节——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为例,教学者在教学光合作用过程时,引导学生对于光合反应方式进行学习。但是学生普遍反应方式过于复杂,传统的记忆方式对于此章节的学习十分困难。因此教学者可根据自身所掌握的系统的知识架构,引导学生一起,建立光合作用反应插图。同时插图的建立要注意必须清晰明确的展示方式之间的具体过程,让学生清晰地理解插图所构建起来的内在联系 ,从而对于学生学习形成一种长效化的帮助。
构建简单的插图只是创新性的第一步,一幅简单的插图可以由教学者或者是学生不断的丰富完善,这种创新的过程是学生与教学者共同进步的过程,它是一笔宝贵财富,对于教学者而言对于以后的教学的辅助性作用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它是学生知识体系架构由简到繁的第一步。
同时,教学者主体创新思维的灵活运用,将会对于多样化教学起到非要重要的作用,在选择性考试大背景下,有趣的,新颖的教学主题才会得到学生与学校的双重认可,在选择性考试中被选中。
3.总结
高中阶段的生物教材内涵的插图资源能否的有效利用,是选择性考试改革后提升课堂效率的重要评判方式之一。但是合理有效的使用才是利用的前提。注意插图的应用性,否则过犹不及,喧宾夺主。只能起到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反作用。同时教学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主创新插图也是生物教学重要出路之一。推动学生逻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自发性、自主性学习的学科素养。在高考改革大环境下,教学者与学生都需要改革自身,打铁还需自身硬。在生物学习中不断顺应趋势,最终成为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
引用文献:
[1]曲洁. 高中生物学教科书插图的应用研究[D]. 鲁东大学.
[2]柳博. 选择性:高考制度改革的机遇与挑战[J]. 教育研究, 2016.
[3]蒋孝臣. 教材插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考试周刊, 2018(22):1.
[4]杨彩芹. 教材插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及策略研究[D]. 河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