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
张文慧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文慧,. 试析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研究[J]. 化学研究前沿,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摘要: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更加重视对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的培养,不再只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是要采用理论和实验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初中生化学综合素养。通过改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意识,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强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设计家庭实验,实现课程由内向外延伸,培养学生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意识,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他们的质疑和分析能力等多种教学方式,从而推动探究式实验课程的发展。
关键词: 新课程背景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基金资助:

在新课程中,教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原则,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化学作为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教学中应注意将理论性和实践性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通过设计化学实验,可以使复杂、难解的知识简单化,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实验活动,学生能更好地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从而逐步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能力。

1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实验教学意识

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主要采用教师口述的方式进行课程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受到教学环境的限制,许多学校没有实验室,这导致教师只能开展理论课程教学,学生缺乏参与实验活动的机会。教师只能通过口述的方式将教材上的实验内容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会导致学生对化学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常情况下,实验教学的内容具有抽象性、复杂性,是很难通过教师语言讲解的方式获得理解的。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加快,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学校管理者以及教育工作者开始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将更多的时间以及资金投入实验室的建设中,为学生开展实验学习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参与实验活动,并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

以九年级上册的第二章《氧气》为例,以往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口述+黑板”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使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感受,教师应当转变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互结合,帮助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知并掌握化学知识,获得学科素养的提升。教师在开展本章节的课程讲授时,首先需要将氧气的性质以及用途进行讲解,使学生可以正确地认知这一物质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然后结合先认识空气成分,再认识氧气性质,然后再学习制取氧气的实验进一步探究氧气的特征,并搞清楚氧气的物质构成成分。在制取氧气的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当将课上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让其自主开展实验,进行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制取氧气。教师需要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及时帮忙并加以引导,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带领学生开展分组实验

化学实验教学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才可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基于新课程的教学要求,教师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为教学目标。在实验开始之前,组织学生进行课前准备工作。引导学生将所需要的材料准备好,并且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流程,认识实验操作工具,减少或者避免在正式实验时意外事件的发生。教师则需要在实验课程开始之前,提前进行试验,梳理实验流程以及操作步骤,注重实验的时间。还需要针对实验用品的安全性进行检验,避免化学危险事件的发生。由于实验课程具有任务量大、操作难度高的特征,因此,教师应当组织开展分组实验。让学生自行进行小组成员的选择,然后在进行实验时,相互配合、互相帮助,最终完成实验并做好记录。教师需要在开展实验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空间,但也需要时时刻刻进行监督与管理,注重规范使用实验仪器,保障实验课程的安全性、规范性,使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教学的方式获得综合能力的提升,并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需要在实验开始之前,准备好药品以及装置。结合具体的教学环境,设计实验教学。采用分组实验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针对这一部分的知识以及现象进行探究分析,培养合作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提升。

3强化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通常情况下,化学实验都是对化学概念以及现象的阐述。通过开展实验的方式,可以加强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基于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当在开展实验教学时,注重引导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操作,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快更好地完成教学要求,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由于化学实验的难易程度不同,教师需要运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针对较为简单的实验,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运用一节课的时间完成,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而对于较复杂的实验,教师应当先亲自试验,然后组织学生在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以便在课程正式开始的时候,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操作,并将实验现象以及结论进行详细的记录。

以九年级上册第七章中的第一节《燃烧与灭火》为例,在对本节课程开展实验教学时,教师需要首先运用多媒体的方式来演示实验,帮助学生针对实验内容以及操作流程有更加清晰的认知了解。通过组织学生对实验视频进行观看,激发其探究实验的兴趣。在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以及原理后,学生运用通过热水中的白磷,铜片上的白磷和红磷三个实验现象对比得到燃烧条件的。通过观察会发现燃烧与物质本身的特征有关,燃烧需要氧气等。教师通过有趣的演示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探究能力,促进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通过实验教学方式,可以将化学知识运用更加直观、生动的方式进行演示,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并获得深入的理解,促进化学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学生在实验中不断探究,可以使自身的探究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促进核心素养的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教师需要将理论课程与实验课程结合讲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并获得学习感悟。基于新课改的教学要求,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化学实验将复杂、抽象的内容,通过更加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现出来,能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提高其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初中阶段的学生缺乏实验经验,为保证实验课程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进行有效指导与帮助,对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贾兆辉.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J].华夏教师,2022(15):85-87.DOI:10.16704/j.

[2]庄晓东.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路径探析[J].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与研究,2022(05):61-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