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研究
刘声平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声平,. 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研究[J]. 临床医学杂志,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摘要: 目的:探究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膝关节疼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之间,总人数为76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分别给予毫火针疗法和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膝关节疼痛患者实施毫火针疗法,不但能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对患者的疼痛起到改善作用,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 毫火针疗法;膝关节疼痛;临床疗效
DOI:10.12721/ccn.2024.157042
基金资助:

膝关节疼痛是一种常见疾病,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骨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滑膜炎、骨折或骨裂伤等。其中骨关节炎是最常见的一种情况,常表现为慢性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半月板损伤和韧带损伤可导致疼痛和不稳定感,而滑膜炎会引起肿胀和疼痛;外伤或意外会导致膝关节骨折或骨裂伤,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功能障碍[1]。临床在诊断该疾病时,一般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来进行,医生会先询问患者疼痛的具体情况,包括疼痛的部位、发作的频率以及诱因等,然后进行相关的体格检查,包括检查膝关节的活动度、肿胀情况、压痛点等。影像学检查方面通常包括X射线检查、CT扫描和MRI检查,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明确膝关节的骨骼结构、软组织情况,从而有助于诊断各种膝关节疼痛性疾病,如骨关节炎、软组织损伤等[2]。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患者还需要进行血液检查、关节液检查、骨密度检测和关节镜检查等特殊检查来协助诊断。综合以上检查结果,医生可以较为准确地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对于该病的治疗,临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治疗等[3]。毫火针是一种特殊的针灸疗法,结合了传统火针和毫针的优点,避免了其存在的不足短处,该方法使用特制的金属针,将其烧红后迅速刺入身体的特定部位或穴位,以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毫火针在古代医籍中被称为“燔针”或“焯刺”,最早可见于《黄帝内经》。毫火针既有火针的温热刺激作用,又有毫针的细微操作优势。因此,毫火针的刺激感较为轻微,而治疗效果不减,其可以温阳散寒、化气利水、通经活络、祛瘀止痛、清热解毒、补养气血、消癥散结、生肌敛疮等。不仅如此,毫火针疗法在实践中通常会结合针灸学说、经络理论和中医五行学说,对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技巧都有特定的要求。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毫火针疗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传统疗法和现代科学的结合,为一些慢性病、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症状等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案。因此,本研究主要围绕毫火针疗法对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膝关节疼痛患者均于2022年9月至2023年9月入院接受治疗,男女人数共计76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33-57岁,年龄平均值为(44.36±6.88)岁;患者病程在1-9个月,平均(5.33±1.57)个月;其中右膝关节、左膝关节、双膝关节分别为13例、14例、11例,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1)22~29 kg/m2,平均(24.12+0. 87)kg/m2;实施毫火针疗法;对照组包括21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32-57岁,年龄平均值为(43.29±6.43)岁;患者病程在1-8个月,平均(4.96±1.21)个月;其中右膝关节、左膝关节、双膝关节分别为14例、14例、10例,BM121~27 kg/m2,平均(22.06+0.65)kg/m2;实施常规治疗。通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比度较高。

纳入标准:①膝关节活动受限,包括屈曲、伸直等;②既往有膝关节痛病史;③膝关节屈曲低于120°;④配合治疗者;⑤患者同意此次研究,并签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疾病;②骨质疏松症和神经损伤严重者;③认知障碍者;④脏器功能不全者;⑤存在不良疾病,如造血系统、心脑血管和恶性肿瘤;⑥对针刺疗法不耐受者;⑦中途退出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抗炎药(NSAIDs)、镇痛药)、物理疗法(包括热敷、冷敷、超声波治疗、电疗)以及康复训练(通过运动加强肌肉支撑,提高关节稳定性)。此外,告知患者减少站立、走路等负重活动,以减轻对膝关节的压力。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毫火针疗法,选取患者足三里、阳陵泉、梁丘等与膝关节相关的穴位。具体步骤:行毫火针操作时,将一次性无菌毫针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灼烧,先烧针身,后烧针尖,使针尖及针身烧至发红发白;用押手拿稳施治部位,刺手持针,迅速将针刺入穴位;刺入时应该垂直进针,快速进针并快速退针;根据患者病情,毫针火针可留针5~10分钟左右;完成针刺后,用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在毫火针治疗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4]。一个疗程为14d,间隔2d一次,连续治疗一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治疗前后疼痛情况,主要应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疼痛情况进行判定,分值在0-10分之间,未出现疼痛感为0分,有明显疼痛为5分,十分疼痛为10分,评分越高疼痛越明显。

观察和统计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经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无疼痛、肿胀现象,能完全伸直,屈曲超过120°表示为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膝关节未出现疼痛或存在轻微疼痛,基本无肿胀,可完全伸直,屈曲在60°-120°之间表示为有效;经治疗后,患者膝关节疼痛未缓解或持续性疼痛,膝关节屈曲低于60°表示无效。 (优+良+中)例数/总例数*100%=总与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的结果由统计学作出处理,工具为SPSS26.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应用(x̄±s)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比较分别由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明统计意义成立。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

两组治疗前的VAS评分差异对比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比对照组更低,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x̄±s)

1.png

2.2比较两组治疗疗效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更优(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png

3讨论

膝关节疼痛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较高的流行率,特别是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相关疾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5]。据统计,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而女性在更年期前后的发病率较男性更高[6]。不仅如此,膝关节疼痛性疾病也会受到生活方式、体重、运动习惯等因素的影响,肥胖、过度使用膝关节、缺乏适当的运动和年龄等因素均会增加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风险。另外,一些运动受伤、工作中长时间站立、蹲着或需要提重物的职业也会增加发病风险。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治疗方法呈多样化,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中医治疗等。药物治疗主要通过口服药物或外用药物减轻疼痛、缓解炎症或治疗疾病本身,例如非甾体类抗炎药、止痛药、类固醇等;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康复运动等,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和减轻疼痛。对于一些严重的膝关节疾病,手术治疗是必要的选择,如关节置换术、修复半月板损伤等。此外,中医治疗方法如针灸、推拿、中药熏洗等在一定范围内也被广泛应用。

毫火针疗法作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在中医医疗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其源自古代医家对火针疗法的改良,并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毫火针疗法在中医治疗体系中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疼痛症状、神经系统疾病、肌肉骨骼系统疾病等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疗效。从中医传统理论的角度来看,毫火针疗法在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中有其独特的位置,与经络理论、五行学说、阴阳学说等相互关联。毫火针疗法在诊断和治疗实践中,通常结合着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针对个体的病理情况进行治疗调理,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祛除病邪的目的。对于毫火针疗法的优势,相关研究表明,毫火针疗法的刺激能够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身体的阴阳平衡,有助于调整脏腑功能、祛除病邪,从而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而且与药物治疗相比,毫火针疗法避免了药物对身体和器官的副作用,降低了患者承受的药物压力[7]。另有研究表明,毫火针疗法在实践中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了治疗的针对性和疗效,同时,结合针灸学说、经络理论和中医五行学说,对穴位的选择和刺激技巧有特定的要求,能够全面调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8]。不仅如此,毫火针疗法在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疗效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通过温热刺激穴位,促进血液循环,舒筋活络,缓解局部炎症和肿胀,有助于改善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9]。此外,在膝关节疼痛的治疗过程中,毫火针疗法还能调整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畅通,有益于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修复和调理。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毫火针疗法常常被用于膝关节疼痛性疾病的治疗,为患者带来一定的临床疗效和改善。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VAS评分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经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5);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3、14、1例;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8、13、7例,相比对照组总有效率(81.58%),观察组明显更高(97.37%),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说明,毫火针疗法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膝关节疼痛。

综上所述,对漆关节疼痛患者应用毫火针疗法效果显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感,为膝关节疼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补充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Cacciola G ,Giustra F ,Bosco F , et al. No significant clin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native or reduced posterior tibial slope in kinematically aligned total knee replacement with posterior cruciate-retaining [J].Journal of Orthopaedics, 2024, 54    32-37.  

[2]段伟玲,兰伟红,张利阳.毫火针配合理筋手法辅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39(02):318-320.

[3]王洪国.毫火针结合中药热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23,39(02):34-35.

[4]曾鸿亮,柳邱,李丹.毫火针联合温针灸治疗风寒湿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研究[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2,16(06):488-491.

[5]刘雪勤,黄子亮.毫火针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J].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0):1682-1684.

[6]董建萍,姜晶晶,李金刚,等.激痛点毫火针配合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24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22,29(02):251-254.

[7]朱婉婷,赵延红,于世芳,等.毫火针结合铜砭刮痧疗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J].光明中医,2022,37(04):651-654.

[8]任景,李涛,李博.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毫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对膝关节液炎性因子水平影响[J].四川中医,2021,39(09):206-208.

[9]钟世荣,陈铃,黄福茂,等.毫火针与针推治疗TKA术后疼痛及关节运动障碍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19(11):4-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