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方法探析
马爽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马爽,.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方法探析[J]. 中国食品与营养,2023.1. DOI:10.12721/ccn.2023.157244.
摘要:
食品问题是民生问题,食品安全更是食品问题中人们最为关注的一点。近年来,由于食品生产行业中不断发生事故,因此对于食品安全的保障工作必须提上日程,制定相应 措施为人民的食品安全提供保障。作者通过结合自身在食品微生物学检测领域的操作实践,以及目前国内食品行业微生物学检测项目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对提高微生物学检测效率的途径做出简要研究,同时针对其中的部分情况给出具体的方法。
关键词: 食品工程;微生物检验;提升方法
DOI:10.12721/ccn.2023.157244
基金资助:

引言:食物卫生问题直接关乎着人类的健康。由于现代人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对饮食质量的要求也是日益提高,从而必须提高对饮食微生物的检测要求。食用微生物检验是食品安全检测项目中相当关键的一项内容,但是实际检测项目中可能出现很多内在和外部的原因给检测项目造成干扰,甚至可能造成检测失败的现象出现。所以需要根据当前的检测项目出现的情况提供适当处理方法,确保食品卫生安全。

检验工作的主要内容

1.1 对食品污染指标菌程度进行检验

我国的食品微生物检验工作主要有两个大方面,第一方面是检测食品污染指标菌程度,第二方面是检测多种致病菌,对于我国食品微生物的检验而言,要最大限度的满足检验的科学性、合理性、高效性。在检验食品污染指标菌程度项目上,经常以细菌的总数和大肠杆菌的总数为例进行检验探究。其中,细菌总数就是细菌菌落的个数,一般将细菌总数作为水质与食品的检测中的基本指标,用于判断饮用水与食品是否合格,比如通过定温37℃、24h的培养以后,检测每毫升水中或者每克食物中所生成的细菌菌落的具体个数[1]。大肠杆菌这种细菌的主要生理特征是兼性厌氧菌,通常出现在粪便污染物中,如需对其进行研究,要在定温为37℃的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可以观察到它的致病细菌分解乳糖等有关糖类,且在进行分解的时候,生成乳酸与二氧化碳,可以在此基础上对日常食物和饮用水进行分析。

1.2 对食品微生物中多种致病细菌进行检验

食品微生物中常见的致病细菌主要有副溶性弧菌、李斯特氏菌、霍乱弧菌、志贺氏菌、创伤弧菌、沙门氏菌、以及金黄葡萄球菌等。特别是在对食物中毒的微生物进行检验时,检测人员一般会对这些致病细菌开展定性检验,因为很多的时候,标准较高的检测目标在完成时存在较多干扰与困难,所以,定量检测的方法就尤为重要。

食品微生物有效检验方法的策略分析

2.1严格建设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

在食品检验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是检验场所的规范性与安全性,所以在建设食品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卫生要求,并应为检验实验室制定严格的消毒标准,以确保在检验中不存在细菌污染的问题,避免再次污染食品。此外,通风、光线等硬件条件也是不可缺少的,只要条件允许,最好加入一定的流动水洗手池与固定的消毒设施,而且,要将食品微生物检验区与普通的办公区分开一定的距离,也就是确保实验室中是无菌环境,也防止细菌泄露等安全隐患的发生。

2.2保障检验设备的良好性

在未进行食品微生物检查的工作之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检查过程中使用的设备进行彻底的检查和消毒,以有效确保这些设备符合本试验的有关标准,避免因设备问题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与此同时,对于有关测试设备,技术人员必须制定有效的设备管理标准,以确保所有设备在使用期间的有效运作[2]。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必须谨慎维护某些设备。例如,对即将使用的灯管进行试验前,先要用75%的酒精仔细地擦拭,进行消毒工作,且每隔三个月左右,就需要对实验室所有设备进行全面的消杀,比如使用紫外线照射的方法等。干热灭菌器和培养箱等装置是重要且常用的实验装置,在其使用期间,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应的使用方法,并且在向箱内放置器具时,要按照一定的间距将各个器具之间留设出来,另外,由于内层底板与器物之间不能直接接触,进行清理消毒工作后,不要马上打开门拿器物,而是首先必须切断其电源,等待其箱内温度下降到50℃以下时再拿器物。不要把温度极低或极高的物品放置在培养箱内,在保管物品时,门必须随手关闭,以确保箱内长期保持恒定温度。如果意外触碰打翻培养物,必须及时清洗和消毒箱体。箱体底部也不能与器物相碰,在必须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加水维持箱体内部温度。如果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必须保持理智与冷静,及时记录,并需要以科学和合理的方式调节箱体内湿度和温度的变化。

2.3提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素质

食品微生物检测工作并不能够完全的依靠机械仪表实现自动检测。在整个检查流程当中人员一定要具有相对高度的主观分析以及客观评估的能力,并且为了获得这方面的能力,有关人员还需要同时拥有更加丰富的个人经历,以及熟悉更多的技术以及在微生物检测工作方面的基础水平。有关人员还一定要有一种相对认真的工作心态,并且培养对精密仪器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必须通过进一步的训练,了解仪器的运行方法以及操作过程[3]。有关人员一定要时时关心自身的个人健康,并且同时在关心个人健康的前提下,还必须了解较为前沿的微生物学检测技术。工作人员在上岗以前都需要先进行相关训练,在保证相关人员对技能完全掌握后,便能够使之上岗。

在各种技术更新换代如此快的今天,食品安全的检验技术也会越来越先进,因此一定要对工作人员及时培养,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食品微生物的检测技能,保障食品安全检测的精确性。对工作人员灌输一定的科学意识,以便做好工作单位规范性管理工作[4]。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工作具有特定的法律特殊性,因此基本上在世界各个发达国家中都对食品微生物学方面做出了相关的立法规范,其中就明确指出在进行试验时,检验人员一定要遵循国家立法中规范的标准流程开展试验,以确保检验工作的正常高效进行,不过在实践工作过程中总有某些内在因素,甚至是外界因素对试验人员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无视了这些规定的试验人员,问题一旦出现,就将会遭到国家刑法的惩罚。

结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环境的发展以及在检测食品微生物时发现的细菌的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检测人员必须保持警惕,负起作为检测员的责任,并在工作中汲取一些经验教训,提高食品健康检测的水平,以确保我国的食品安全。

参考文献:

徐嘉悦.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途径分析[J]. 科学大众:科技创新, 2021(5):2.

赵京. 食品工程中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途径[J]. 食品安全导刊, 2020(15):2.

赵婷, 何丽英. 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提升方式[J]. 现代食品, 2016(10):2.

张晟. 提升食品微生物检验质量的有效方法[J]. 食品安全导刊, 2019(30):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