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教育研究中去,多种教学模式被不断创造和提出,通过不断实践,推陈出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校的教学方法即激趣教学法主要包括下面几个阶段:课前导趣、情境激趣、探究生趣、总结固趣、课后升趣。在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题复习》课程中,我将激趣教学法与该专题复习进行了一定的融合和尝试,具体内容如下。
一、引入课堂,情境激趣
由于本节课主要是《化学工艺流程题复习》,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储备,所有我采用的方法是从试题出发,复习引入的模式。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试题,5分钟后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
课前导趣:1:工业生产中有一种方法可以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分离出来并加以利用,这种方法叫做“碳捕捉技术””,我校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一个流程,用氢氧化钠溶液来“捕捉”二氧化碳。(部分条件及物质省略)。
(1)“捕捉室”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步骤“反应、分离”发生了两个反应,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 。
(3)在该流程中,可以重复使用的物质是 。
师:当学生们完成该题目后,随机抽取小组同学发言,并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其他小组纠错并补充,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探究生趣:小组讨论总结:解化学工业流程题的步骤和方法。
师:各位同学在做初中化学工业流程题的时候都有哪些解题方法?下面我们请几个小组代表总结交流解化学工业流程题的步骤和方法吧。
生:寻找题目突破口。
师:还有没有具体一点的步骤?
生:将问题带入题干框图找答案。
师:这是我们解化学工业流程题的总思路,但是还不够具体,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
……
总结固趣:教师在同学们畅所欲言总结对化学工艺流程题解方法的过程后,再来引导同学们归纳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一、解题思路与方法
1.工艺流程题的结构分题头、流程图和问题三部分。
从题干中我们可以简单地了解该工艺生产中的原材料和生产的目的;流程图部分是框图加箭头的组合,展示整个工业生成流程;问题部分一般包括考察制取过程中的方程式、操作名称、循环物质等,通过这三部分就完整地构成一道化学试题。
2.化学工业流程图常见结构(1)箭头在流程图中有什么意思?进入的箭头?出来的箭头?逆向的箭头?箭头的出发点代表反应物,箭头的结束点代表生成物。由外向里的箭头代表反应物,由里向外的箭头代表生成物。
(2)方框是表示什么呢?方框表示反应室或者操作间
(3)流程图上如何确定主产品和副产品呢?箭头最后的部分为主产品和副产品,主产品即为该工业流程设计的目标产物,其余皆为副产品。在弄清框图和箭头的意义之后,那么如何来进行破题解析呢?
3.破题分析
(1)明确目的,提取有用信息
通过题头阅读,了解反应流程的目的,确定制备的物质,该产品即为主产品,其他最后的生成物为副产品。
(2)分析流程,弄清各步作用
根据流程简单分析各步骤的目的,弄清楚各步骤的作用,将问题带入题干和框图寻找答案。
(3)看清问题,准确规范作答
看清楚问题,仔细研究,规范作答,特别是化学方程式或者反应现象的书写和描述,不能混为一谈。
师:请同学们独立完成下列试题,5分钟后小组讨论并相互交流。
情境激趣:2. 为了青山绿水,该流程是对的钡渣[主要成分为碳酸钡(BaCO3)]进行处理,制取化工原料硫酸钡(BaSO4)的过程。主要流程如下:
已知:BaSO4难溶于水,氯化钡(BaCl2)可溶于水。
(1)粉碎钡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釜1中的气体X为________。
(3)请同学们写出反应釜2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师:当学生们完成该题目后,随机抽取小组同学发言,并交流解题思路和答案,其他小组纠错并补充,最终得到正确的答案。
课后升趣:1、碳酸钡是一种产量很大的化工产品。某厂用含二氧化硅杂质的碳酸钡原料生产碳酸钡产品,采用了以下的工艺流程:
(1)该题目中操作1中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2) 加入盐酸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只要抓住化学工业流程题的解法精髓,就能不紧不慢,有的放矢,在仔细审题认真作答的基础上有效地提高正确率,有力的提高初中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田园园 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习题课的应用研究 《学科教学(化学)》 2019-01-01
尹博远 基于学科能力视角的中考化学命题研究 《中国考试》 2018-11-0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