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
季丽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季丽颖,. 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J]. 临床医学杂志,2024.6.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摘要:
目的:分析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份至2024年1月份,本院门诊收治的60例行前牙美学修复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观察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对比患齿健康指数、新骨轮廓和骨密度评分、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修复后患者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BI、GI水平均较低;观察组新骨轮廓、骨密度及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三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观察组各维度修复满意度评分均较高;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上述指标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纳米复合树脂展现出显著效果,为患者外观及口腔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齿健康指数,减少牙槽骨垂直吸收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修复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关键词: 纳米复合树脂前牙美学修复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064
基金资助:

近年来,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前牙美学修复成为口腔医疗研究的热点。在人脸美学中,牙齿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形状、颜色、排列方式对人们的面貌形象具有很大影响[1]。随着人们对审美需求的日益增长,进一步推动了口腔材料学在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纳米复合树脂物理性能良好,得益于其独特的纳米级填充工艺,赋予材料优异的透明度、颜色和物理强度。同时,该材料具有较强的耐磨性,且抛光性能良好,使得美学效果优异,被广泛用于前牙修复中,获得口腔医师和患者的一致高度评价。有研究显示[2],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不论是折射度亦或色泽度,均优于传统微填充复合树脂,其色彩与天然牙齿近乎一致。另外,该材料的聚合收缩能力更小,且边缘适应力较强,可降低继发龋的发生,这对优化修复体远期稳定性至关重要。因此,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凭借其优异性能,使得临床医生和患者更加青睐对该修复材料的选择。尽管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展示出诸多优势,但其在牙齿美观方面的应用仍存在部分争议。本研究通过从颜色匹配、边缘密合、患齿健康指数、修复后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多个方面,对纳米复合树脂的临床潜在作用和价值进行综合评估,以及进一步明确其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治疗作用,并为今后的材料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数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22年1月-2024年1月期间, 在我院门诊就诊患者为例展开研究,选取患者均为行前牙美学修复病例,共6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17:13,患者中的最大年龄为51岁,最小年龄为21岁,年龄均值为(36.56±2.6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19:11,人员选取年龄范围最大50岁,最小23岁,均值为(36.38±2.57)岁。对比本次研究患者的一般资料,结果均显示为P>0.05,表明此次研究患者均符合对照试验。

纳入标准:经临床检查和影像学资料确认,需进行树脂修复者,包括牙齿外伤、龋齿、牙齿缺损等;患者牙齿状态适合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修复,无全口或多个牙位需要其他特定类型修复材料的情况;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糖尿病、血液系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对纳米复合树脂材料或其中的任何成分有已知过敏史;存在严重牙周病。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方法:彻底清洗患牙表面,并对患牙及牙龈周围组织进行适当修整。同时,为了保证患牙平面和衔接角度与修复体更加匹配,还需对牙釉质进行打磨。树脂颜色进行合理选择,使其与邻近牙齿和谐匹配。酸蚀患牙缺损部位,冲洗后隔湿并吹干缺损部位,确保术区无污染,在牙齿缺损处用小毛刷蘸取粘接材料进行涂抹,光照,分层充填光固化复合树脂,均需要使用特定光波进行固化,使其迅速硬化与牙体进行紧密贴合,直至达到预期功能和形态。最后,对修复后的牙齿进行调磨修整外形并抛光,以保证牙齿表面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观察组进行修复治疗时采用纳米复合树脂材料,植入材料前的操作与对照组相同,区别在于植入材料使用的是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对修复后的牙齿进行调磨修整外形并抛光,以保证牙齿表面的光滑度和美观度。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齿健康指数。包括修复齿出血指数(SBI)和牙龈指数(GI)。

(2)比较两组相关修复指标。包括新骨轮廓、骨密度(BMD)、牙槽骨垂直吸收量,每项总分10分。

(3)比较两组修复后满意度评分。包括美观度、舒适度、修复体的形态、修复体的色泽、边缘部位的咬合度和个性化特质,每项总分100分。

(4)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修复体松脱、边缘不密合、继发龋,统计上述症状发生例数占总例数百分比作为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x̄±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齿健康指数比较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齿健康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BI、GI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齿健康指数比较(x̄±s,分)

1.png

2.2 两组相关修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新骨轮廓、骨密度及牙槽骨垂直吸收量三个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比较(x̄±s,分)

2.png

2.3 两组修复后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各维度修复后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 3 两组修复满意度比较(x̄±s,分)

3.png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4.png3 讨论

前牙美学修复是口腔医学中一种应用于对患牙(前、后牙)形态及功能重建的技术,不仅具有美化效果,还能使患者的生理和心理获得更多益处,深受广大患者的青睐。对患牙的颜色、形态及排列方式进行矫正,以获得更加自然的美学效果。前牙美学修复技术通常适用于因外伤、龋齿、先天性因素等导致的前牙缺损、变色,亦或牙齿排列不整齐等情况[3]。这种修复技术应用范围比较广泛,例如,改善牙齿外观,让牙齿变得更加洁白、整齐、自然,帮助患者恢复外观自信,提升个人形象和社交信心;也可用于牙齿功能的修复,促进牙齿咀嚼功能恢复,同时,也可有效预防更为严重的口腔疾病。

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固化性能独特,且拥有多种色彩供患者选择。在使用中,可利用光能将其迅速固化,使得处理周期大大缩短。更重要的是,整个操作过程简便快捷,无需使用特殊设备。该项材料之所以广泛应用于前牙美学修复中,得益于其良好的光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仿照自然牙的光泽和颜色,美化作用极佳,可以对前牙区缺损部位进行无缝修复,且修复效果更加自然[4]。另外,这种材料耐磨性良好,且物理性能优异,使得牙齿表面更加光滑,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咬合能力。然而,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也存在一定的使用局限。例如,与其它材质相比,其对牙本质的粘合能力略差,且长时间使用可能会出现微漏、松动等缺陷[5]。另外,在进行光固化时,由于材质收缩,会造成边缘贴合不良,进而造成二次龋齿。

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作为口腔医学领域一类新型的高性能口腔修复材料,兼具优异的物理性能及美学性能。该材料具有独特的微观结构特征,使其颗粒更加细腻,且混合十分均匀,在增强耐磨性的同时,也赋予其良好的抛光及光学特性,使其与自然牙齿的颜色和光泽更加接近[6]。在临床实践中,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因其色彩更加逼真,且透明度高,能够与天然牙齿完美结合,达到难以被区分的修复效果。另外,其操作性能十分卓越,便于医师对材料进行更加精准的雕刻和调整,以保证最佳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该复合材料还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能够有效降低龋齿或过敏等并发症[7]

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树脂材料能够显著改善患齿健康指数。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具有纳米尺度的填充粒子,使其致密度更高,分散性更均匀,可有效减小多孔介质中的孔隙及微观泄漏,防止菌斑堆积,牙周炎等口腔健康风险也随之降低[8]。另外,该材料具有良好耐磨特性,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牙龈发炎的情况,还可延长修复体的使用寿命,从而维持更长时间的美观度。

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树脂材料能够显著改善患齿的新骨轮廓和骨密度,降低牙槽骨垂直吸收量。该新型复合材料可对牙体组织结构进行有效调控,以改善其受力状态,从而使牙槽骨内的应力集中。同时,这种材料密度高且孔隙度低,极大降低了微渗漏及微生物入侵的风险,对维持骨组织健康具有重要意义[9]。另外,纳米技术可有效改善材料与骨组织之间的界面结合能力,从而获得更优的成骨效果。

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树脂材料能够显著提高修复满意度。纳米复合树脂材料粒子构造精细,光透性更强,减少了色差,使得修复体在色泽、质地等方面与自然牙更加吻合,美观度更高。另外,该材质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及耐用性,不容易发生磨耗及形变,提高整体舒适性和功能性,可达到美观与功能的平衡,显著提高患者的修复满意度。

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相比,纳米复合树脂材料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具有良好地物理性能,磨损风险更低,极大减小了修复体在使用过程中的失效概率。同时,该材料可降低固化时应力集中,能够有效预防牙齿与修复体间产生缝隙,避免二次龋损,从而获得长期且稳定的疗效[10]。 

综上,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纳米复合树脂展现出显著效果,为患者外观及口腔健康提供了有力支持。不仅可以改善患齿健康指数,减少牙槽骨垂直吸收量,而且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患者修复满意度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程倩, 马苑萍, 王昊. 复合树脂直接粘接技术在前牙美学粘接修复中的应用研究[J]. 粘接, 2023, 50 (7): 22-25.

[2]黄小庆, 石霞, 林晨, 林玉祥. 纳米复合树脂治疗牙颈部楔状缺损的有效性及对牙齿美观度、龈沟液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J]. 中国医疗美容, 2023, 13 (6): 55-58.

[3]彭长博, 王钊, 胡春雨, 杜申钊. 纳米复合树脂联合透明预成冠美学修复年轻恒牙对抗折性能的影响[J]. 中国医疗美容, 2023, 13 (5): 43-46.

[4]刘振飞, 刘洁, 桂莉, 郝玉璋. 光固化纳米树脂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 (12): 146-149.

[5]唐岩, 孙奎荣, 周益之. 不同修复材料对前牙美学修复患者牙槽嵴生理吸收及龈边缘暴露的影响[J].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 35 (18): 3143-3145.

[6]李秀臣, 陈慧, 代喆颖. 光敏复合树脂与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 (7): 123-126.

[7]欠洪波, 高荣. 纳米复合树脂在前牙牙体缺损修复中的美学及牙周状况评价[J]. 中国美容医学, 2022, 31 (4): 133-136.

[8]游洪霞, 徐慧霞. 纳米复合树脂材料与光固化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 临床医学, 2021, 41 (2): 27-29.

[9]刘晓娟, 张博宇, 王永生, 王建国. 纳米复合树脂材料在前牙美容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牙周状况的影响[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9 (12): 147-149.

[10]白尔娜·吾守尔, 古孜努尔·阿巴斯, 陈晓涛. 纳米树脂美学修复前牙缺损的临床疗效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 2020, 29 (11): 135-13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