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与管理
李广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广兵,.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技术与管理[J]. 工程与技术研究,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877.
摘要: 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与长效性。面对日益复杂的工程需求和环境挑战,传统的质量控制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的高标准要求。本文深入探讨了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策略,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提供了系统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技术创新;质量监控;管理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877
基金资助: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工程环境的变化,传统的水利工程建设模式已面临多方面的挑战。环境的复杂性要求工程不仅要在设计上满足高标准,还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质量。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应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保证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和功能需求,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质量控制技术的创新和管理策略的优化,不仅能够提升工程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还能够降低运维成本,延长工程寿命,促进水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技术方法

1.1 创新与应用材料技术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材料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多种高性能材料开始被广泛使用,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例如,高性能混凝土(HPC)具有高强度、耐久性强和较低的渗透性,这使得其在大型水坝、水库和其他水利设施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用这类材料不仅可以减少工程中的维修和维护成本,还能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智能材料技术的应用也在水利工程中逐渐增多。例如,应变感应材料能够在结构受到压力或变形时自动报告数据,有助于及时发现潜在的结构问题。在施工阶段使用这些智能材料,可以实现实时监控工程质量,从而提前预防可能的问题。此类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施工的科技含量,还为后期的维护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材料应用的过程中,还需重视材料的环境适应性。例如,在多雨或者多湿的环境中施工,应选择能够适应湿润环境的材料,如防水性更强的混凝土或特殊的防腐材料,保障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1.2 施工技术的优化

1.2.1 应用现代测量技术

现代测量技术的应用是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中的另一重要方面。精确的测量技术可以保证工程项目从地基到完成各阶段的精确对接,减少工程误差,提高施工质量。例如,全站仪和GPS定位系统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可以实现高精度的地形测绘和定位,保证施工图与实际地形的完美匹配。

随着技术的进步,无人机测量技术也开始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得到应用。无人机能够在不便于人员到达的区域进行空中拍摄,利用高清摄像头获取地形图像,然后通过专业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生成精确的地形图。这种方法不仅提高了测量工作的效率和安全性,还能显著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激光扫描技术也在水利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对复杂的工程结构进行高精度的三维扫描,生成详细的三维模型。

1.2.2 利用高效施工设备

在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高效的施工设备是实现质量控制的另一关键因素。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多种先进的施工机械和设备被广泛应用,这些设备不仅提高了施工速度,而且也提升了施工的精度和质量。例如,自动化混凝土摊铺机可以在水坝或渠道建设中自动调整摊铺速度和厚度,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实度。

现代化的土石方施工设备,如自动化挖掘机和装载机,能够在严格的时间和质量控制下完成大规模的挖掘和填充工作。这些设备通常配备有精确的控制系统,可以根据预设参数精确操作,减少人为错误,保证施工质量。新型的水利工程施工设备还包括了模块化构件安装系统。这种系统能够在水利工程中实现快速、精确的大型构件安装,如闸门和泵站设备,提高了安装效率和安全性。

1.3 质量监控技术

1.3.1 自动化监控系统

在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中,利用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关键位置安装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实时收集工程现场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压力等。例如,使用地表位移监测器和倾角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大型土石方工程和坝体施工的稳定性,一旦发现异常移动或倾斜,系统会立即报警,提示施工团队进行检查和处理,从而避免可能的安全事故。

自动化监控系统还能够分析收集到的数据,系统内置的数据分析模块可以深入分析历史数据,找出潜在的风险因素,提前制定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应用视频监控和移动监测装置,项目管理者可以不在现场的情况下,也能全面掌握施工现场的实时情况,及时调整施工策略和人员配置。

1.3.2 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平台集成施工项目的所有信息资源,提供一个统一的操作界面,使项目管理更加系统化和自动化。平台通常包括项目管理、文档管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等多个模块,每个模块都为特定的管理任务提供专业的工具和流程。系统可以根据设定的质量标准自动分析质量数据,一旦发现偏差,系统便会自动提醒相关人员进行调整或返修,从而保证工程质量始终符合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还支持移动访问,管理人员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访问工程数据和管理系统,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2 水利工程质量控制的管理策略

2.1 构建质量管理体系

构建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是提升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质量管理体系涉及从项目启动到完成的整个周期,包括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四个主要部分。质量策划在项目初期进行,需确定质量目标、制定质量标准以及选择合适的技术和材料。质量控制过程中,施工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促使每一环节都符合设计规范。质量保证是利用一系列的系统方法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得到执行,包括定期的内部审计、质量评估以及风险评估。质量改进是基于项目中发现的问题和不足进行的,目的是不断优化施工流程和提高质量管理的效率。

2.2 优化质量控制流程

优化质量控制流程是实现水利工程高质量完成的关键措施。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需要从实际施工的各个环节出发,执行控制措施,并且效果显著。例如,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实时监控施工过程,确保施工参数如混凝土浇筑温度和时间控制在最佳范围内。建立快速反馈机制,当监控系统发现问题时,能够迅速调动资源进行纠正,减少问题扩大的风险。质量控制流程的优化也应该包含定期的流程审查和评估,以便不断调整和完善,保证控制流程始终适应施工实际需要和技术发展。

2.3 完善人员培训与责任制度

组织系统的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应涵盖最新的施工技术、操作规范、安全生产知识等,促使施工人员在工作中能够遵守规范,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建立明确的责任制度对于质量控制同样重要。每个施工环节应指定负责人,明确其质量控制的职责和义务。责任制度还包括对施工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进行追溯,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源头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激励机制鼓励员工关注质量,如设立质量奖励,对优秀个人或团队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和主动性。

3 结语

综上所述,从事水利建设与管理的企业需要不断地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流程进行创新和优化,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感,每个环节都必须达到预定的质量标准。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控制将面临更高的标准和更严格的要求。企业应持续关注最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探索更多环保和效率兼顾的施工方法,推动水利工程向着更加可持续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建宁.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 [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3, (06): 218-220.

[2]张磊.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探讨 [J]. 水上安全, 2023, (05): 133-135.

[3]李明,刘其勇.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措施探索 [J]. 人民黄河, 2023, 45 (S2): 148-149+1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