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从“双减”的角度出发,为解决当前“唯分数高”形势下日益严重的“培训热”问题,切实贯彻“减负”这一教育战略。该制度的初衷是为了既缓解教师与同学的作业压力,又让他们的学业负担得以全面提升。因此,在“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的掌握,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当下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笔者通过调研调查,初步得出目前初中化学作业设计的现状。
1.注重“知识型”作业,不注重“能力型”作业
当前,在作业的设计和安排上,“知识型”的作业被老师们广泛地关注着,它们都是以本堂课的基础知识为基础,并与测验的形式相联系,所以,在进行这些题目的时候,学生们只能加强对所学内容的了解,并且学会了一些解题的方式和技能,而没有真正地培养出“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作业选择不够精练
在学期开始时,老师们会挑选一份比较好的练习书,每次教完一节课,都会给练习册中对应的练习,这样就会造成一些重点没有对应的练习,这样就造成了同学们的练习质量低下。
二、“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作业设计思路
在“双减”的背景下,要使初中化学作业的结构最优化,教师也要以一种开放的态度与同学进行课堂上的沟通,掌握他们对化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创新一个好的课堂气氛,使教师与学生在和谐开放的课堂气氛中进行教学互动,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化学教师可以将生活的教育观念引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用现实中的问题来展现他们所熟知的东西,让他们能够从更加熟知的视角去了解这些知识,从而让他们对这些知识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突破了传统的教学中繁琐的解释程序,让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变得困难起来。只有对教学观念进行更新,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才能使其在教学活动中真正实现升华。
1. 作业方法的革新
要取得良好的化学作业效果,老师要对作业方法进行革新,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使他们能够在做好教学任务的过程中,主动地去探究、去发现和去解决问题,使他们对化学的学习感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从而使他们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提高。例如,在确保安全性的情况下,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自己去做一些小型的实验。通过亲身实践,使同学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感兴趣的东西,从而引起他们对事物的好奇。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初中生也能积极地学习有关内容。当问题得到解答,再返回课堂时,学生对该方面的内容有较强的求知欲,从而提高了上课的注意力。初中化学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时候,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探究精神和创新力。此外,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作业的时候,也要对学生的真实学习状况进行全面地关注,要针对其认识水平进行课堂提问和课堂测验,并且要安排适当的作业,以保证不超过学生的理解能力,让他们自己去做。
2.针对学生的不同进行分层的教学
所谓的分层作业设计,就是老师将学生本身的实际学情、所处的教学环境、接受的教学内容等主观因素相联系,通过课堂成绩、考试成绩和作业的完成,来摸清他们的化学水平,从而掌握他们的个体差异,并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其实际的学习能力作为安排作业的参考标准,从而达到更有针对性、更有效果地教学,从而达到更好地适应不同时期的学习需要,提高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初中化学老师在进行化学作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在难度和难度相统一的基础上,将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提高他们的水平,指导他们在作业评语过程中都能得到收获。
3.控制作业量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也可以通过对家庭作业进行有效地管理来降低学生的课业负担。例如,初中的化学教师就可以运用一对一的原理,将家庭作业所包含的知识架构进行最优化。例如,可以按照题目的难度,来设计一些综合题目,让同学们在回答题目的时候,就能了解到任务的内容。在《身边的化学》这一章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确定教学要点,并对作业的基本知识进行相应的安排,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方式,使教师可以用较少的作业来巩固课堂上的知识,从而促进他们对“环境化学”教学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强调教学中的重点与困难。通过学习微课,使同学们可以充分地运用课外活动进行解答,并通过微课堂对“环境化学”课程的学习和巩固,加深对初中化学知识的认识。
4.对作业的设计思想进行了优化
“双减”政策下的初中化学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的家庭作业进行教学。这样的学习方法可以让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有机会以自己的方法进行学习。这样,化学教师就可以减少学生的功课负担,增强他们对功课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初中化学的任务之中,根据自己的意愿来进行教学,这对于提升他们的化学作业的效率是非常有好处的。通过这个练习,教师可以扩展教科书的内容,增加他们对知识的感受,建立有效的初中化学作业模式。
初中化学是一种以做实验为主要内容的科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大量的实验,使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其进行了深入地了解。同学们在绘制容器时,不但要绘制化工实验器具,也能发掘许多知识材料让同学们“画出来”。例如,在学习粒子的运动时就有一个实验。通过 C烧杯中 A溶液的颜色越来越深,学生对“组成材料的粒子是在不停地移动”这一概念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使他们对材料有了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通过绘制的图像,能够将学生对粒子运动认识的状况生动、直接地表现出来,从而使老师能够更好地把握学生的实际状况,进行精确的教育。在这样的作业中,既可以帮助同学们掌握所学的知识,又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深层的学习。
5.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开放性课后作业
为有效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开放性课后作业,初中化学教师应转变其过时教育教学观念,使化学课后作业具有开放性,有利于开发学生化学思维逻辑能力,促进化学课堂教学质量效果提升,从而使教师作业管理工作开展顺利。第一,初中化学教师应摒弃其自身传统观念,顺应时代发展,通过网络学习新时代双减背景下适合初中学生学习的教育教学方式。结合教材知识点及课后习题布置开放性课后作业,不局限于课后习题练习,增加创新作业。比如,要求学生在家观察铁生锈的过程,分析生锈原因,找出防锈方法,并将观察过程记录记下,使学生对化学铁生锈条件及防锈知识有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化学知识好奇心。第二,化学课堂中除讲解教材课本内容外,教师还应适当添加相关课外化学知识。利用媒体技术播放相关知识视频,使学生对化学学习内容能够有更透彻理解。而教师则可根据教材课本内容与课堂拓展教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使学生接受教材课本知识内容的同时,也能学到相关课外拓展知识,使化学作业质量得以提高,也使课堂教学效果得以有效提升,从整体促进教师作业管理优化工作。
6.进行差异化分层作业设计
为有效进行差异化分层作业设计化学教师应深入了解班级每个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从个体入手提高班级整体学习效率,从而使教师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目标,促进双减背景下作业管理顺利转变与创新开展。首先,化学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情况划分,有针对性且有差异化布置适合其作业设计,使教师管理作业时能有效针对学生个性问题采取对应解决措施。比如,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较高且成绩优异的学生,学习成绩较好但自主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和学习能力一般且基础知识较差的学生,针对三种类型学生分别布置较高难度作业内容,挑战性较低作业内容加基础内容,教材基础知识作业内容,使教师对每个层次的同学都能照顾到,既使得优秀学生学习挑战能力不断提高,也使得其他学生基础知识得到有效夯实,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针对性管理,促进学生作业质量的提高。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初中学生实际承受作业量能力,摒弃“以量取胜”教学思想,与家长沟通了解每位学生完成作业效率情况,并根据学生不同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量,使学生能按时完成作业,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作业难度,促进教师对作业进一步优化及管理。比如,完成作业效率高的学生,教师可适当增加作业难度或创新性,减少作业量。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前期可减少作业量,并降低作业难度,后期根据学生个体情况做调整。因此,合理分层设计差异化作业,既有利于教师落实双减政策,又有利于教师对作业进行科学个性化管理。
结语
总之,在“双减”的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师要敢于从“减负提质”的大格局视角出发,聚焦于提高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使其在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化学的创新性思考,从而实现学生的整体化学素养的提高,从而使初中化学的素质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静轲.浅谈初中化学教学的“作业设计”[J].考试周刊,2018(14):166.
[2]罗滨.初中化学教学关键问题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
[3]石明.“双减”政策下初中化学课后作业如何施行个性化设计[J].生活教育,2022(11):104-106.
[4]周绍彬.新课改下初中化学课堂练习作业的优化设计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30):45-46.
[5]朱焕萍.尊重差别立足有效培育能力——例析初中化学作业的优化设计[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