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工智能这项新兴技术既在日常生活有所应用,还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活动得到应用,它可改善整个系统运行,及时完成设备设计任务,全面监控运行过程,第一时间进行警报,最大限度地规避了意外的出现,在推进生产活动进行的同时,也压低了成本,改善了整个控制系统,推动了电气行业发展。
1人工智能技术的概述
1.1人工智能技术的概念
人工智能技术,就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控制技术而组成的控制系统,在对相关数据信息进行识别处理的基础上,驱动已设置好的仿人类思维和行为的程序,从而达到预设目标的一种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是能够代替人类进行工作。在高温、高危以及作业难度大的条件下,使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解放人工、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操作难度、提高操作精度。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之中,而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是其实现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1]。
1.2人工智能的发展
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出现,人们对于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分析也越来越深化,为了能够有效的提升人工智能的应用,很多的技术专家开始研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一些技术,通过语言识别、机器人等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性不断地提升,人工智能开始进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人工智能的应用范围正在不断的扩大,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成为支撑人们生产生活的一项必要技术。在技术革新的时代中,不断加强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不断运用在设备上,促使设备具有智能化的功能,提高设备的工作效率。
2人工智能应用到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优势
2.1让产品规范化
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自动化控制完成了运行有序化和生产标准化。人工智能技术可让每一个机器同步运转,在实际生产过程能够大大降低人为因素产生的误差,完成高精度操作,提高精准性。能够自动重复生产,使产品生产标准化,保证产品规格、性能和尺寸相互吻合。为此,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完成自动化控制的有序操作,减少产品误差,增强制造能力,提高经济效益[2]。
2.2节省人力资源
以往的自动化控制技术离不开人工操作,尤其是相对繁琐的技术工程要求更多人配合操作。引入人工智能以后的自动化控制可大大节省人力资源,大部分人工工作被自动化工作取代,基于计算机控制系统能够收集、研究技术工程的有用数据,全面控制生产活动,一旦出现异常,可自动识别与应对,大大减轻了人工负担,降低了人工成本。
2.3简化操作方法
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可简化电气自动化控制操作,大大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便捷性。其中,专家系统主要是在命令系统中输入准确的指令代码,就可以快速地获得结果;通过模糊控制模块可以实现设备的智能化控制,增强设备的可操作性;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化,加快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运行速度,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
3.1在控制设计方案的运用
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电气设备中,可使电气设备设计满足实际需求。以往的电气设备在实际设计过程通常利用试验或者人员以往的经验来完成,这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电气设备的不确定性。为此,把人工智能技术引入到方案设计中,能够从不同层面对设备进行优化,既保证了设计周期,还提升了设备品质。现有常用的优化手段主要包含遗传算法与专家系统算法,在应用遗传算法时,工作人员先对信息进行收集与处理,适时调节决策变量编码,逐步完善搜索范围,提升设计过程,让自动化控制得到改善[3]。
3.2在电气设备中的应用
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所涉及的范围较为广泛,其对控制系统的操作人员有较高的要求。通过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过程中失误的发生率,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因种种原因可能出现失误,影响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运行。而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其可以通过既定指令的设置,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运行,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工作效率以及科学性,这对推进电气自动化控制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其可以完善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大大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运行效率。在电气自动化设备设计中,要想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研发人员需了解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做好长期研发设计的准备,将人工智能技术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相互融合。
3.3在控制过程的运用
控制过程是电气自动化系统的“灵魂”,其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使得这一部分得到了高效应用,可大大提升系统控制力。对于控制过程,当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后,可全面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控制过程自动化还促使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前进,实现自动化,大大缩减了人力成本,完成了成本控制。此外,神经网络技术也有所应用,促进了行业结构优化。神经网络控制能够仿效生物思考,加工输入信息。
3.4电气设备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由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具有复杂性,加之其受工作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开展全面高效维护工作。通常情况下,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之前会出现一些关联性的征兆,如线路中电流不稳定、控制偶尔失灵等。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可对整个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全面监控,如果系统出现异常,就能被及时检测并且反馈。技术人员获得反馈信息后开展高效、准确的维修工作。同时,对于已出现的故障,依靠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及时为技术人员提供故障的位置及故障类型等信息,从而提升电气系统的检测、维护效率。
3.5在日常操作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的充分运用,不仅仅可以提升设备的使用率,也可以增强设备的控制率,大大方便了操作人员操作,减少人工成本。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发展,且与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融合深度的加深,可实现对电气设备进行远程操控,促使非专业人员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有效控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储存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为以后数据查找和应用提供更多便利。在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中,运行数据主要通过人工记录方式,常常出现数据误差、降低运行效率,而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效运用,可以减少数据误差,提升运行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和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相互融合运用,可实现两者优势的发挥,推进电气事业的可持续发展[4]。
结束语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技术有着代替人脑的特点,将其引入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当中,可以大大改善电气设备的操作效率,提高生产质量,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为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赢得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黎显池.浅谈智能化技术在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6(12):100.
[2]周业元.人工智能在电气传动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信息,2013(24):97-98.
[3]王玉娟.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J].电子世界,2020(02):184-185.
[4]刘鹤.电气自动化控制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探究[J].科技风,2020(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