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培养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成为现代素质教育的要求,自主合作意识也属于核心素养范畴,教学中应作为重点进行培养。教学目标与教学模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学目标的变化会促使教学模式发生相应的变化,课堂中应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以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模式,丰富课堂教学形式的同时,助力学生学习能力发展,从而构建高效课堂。
一、课外实践,积极开展活动,激发自主合作热情
传统初中化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堂上,但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为了有效引导和启发学生思维,教师应在课堂教学基础之上设计实践性活动,将教学延伸到课外。具体来说,结合化学学科的灵活性、开放性等特点,教师应从学生视角出发设计课外实践活动,对课内学习进行延伸与补充,促进学生在主动探究中获取知识,并激发自主学习的热情。
例如,在教学“水的净化”相关内容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衔接课内外知识点,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设计实践活动。首先,教师应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水污染情况,并向学生讲解洁净水源对人类、动植物、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思考“如何将被污染的水源净化”这一问题,旨在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生成良好的自主合作意识。其次,教师要求各学习小组从实地带走一杯浑浊的水源,作为实验操作素材,并利用课件展示“自来水净化的流程”视频,使学生在观看中了解净化水的大体过程为“取水—沉淀—过滤—吸附—消毒—配水”,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净化水的流程中,沉淀、过滤和吸附分别去除什么杂质?”“过滤步骤是如何进行的?”由此,利用问题激活学生的思维,加深对知识的印象。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向浑浊的水中加入明矾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观察前后的区别,再开展实验教学指导学生掌握过滤的基本操作。如此,教师将课内与课外教学相衔接,通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激发自主合作热情,强化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使学生掌握教材知识的同时懂得保护水资源。
二、设计自主实验探究任务,提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初中化学学科中的知识内容都和实验有极大的关联性,这给实验装置的运用提供了便利条件,如何科学设计实验装置是目前化学实验教学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开展实验教学,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学习完成探究实验,学生在自主设计实验装置配备时,参与积极性非常高,对化学实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更能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教授“酸和碱的反应”相关知识的过程中,其中有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现象,但是此类反应现象不是非常突出,然而能够缩小气体体积,并产生压力变小的反应,教师应以此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装置,将其分成小组完成任务。由于学生的设计不同,因此形成的方案也有所差异,部分小组使用塑料瓶做实验,瓶子瘪了下去,还有小组准备了玻璃瓶,将剥了皮的熟鸡蛋放在瓶口,瓶子中的气压变小了,鸡蛋也进入了瓶子中。在整个实验装置设计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另外,教师在具体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增加探究性实验操作占比,为学生提供更多操作的机会,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自主学习,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究精神。
三、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提升自主合作意识
初中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学生刚接触化学时会产生较强的兴趣,尤其是对化学实验现象感到好奇,但学习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础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乏味,进而失去主动学习的兴趣。实际上,初中化学内容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可以在初中化学课堂中引入生活实例,将课堂与生活进行有效衔接,然后再创设相关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集体讨论中探究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学以致用。
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相关内容时,为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应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以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意识的目的。首先,教师在课堂中有目的地锻炼学生的思维,利用图片向学生讲述人类从古至今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突出燃烧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密切联系。其次,播放一段钻木取火的视频,提出问题“燃烧的本质是什么?”引导学生对生活常见现象展开分析,以感知化学学科的魅力。再次,学生结合问题情境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燃烧的原因是物体本身可燃,有的学生认为空气助力燃烧,有的学生认为燃烧是一种分解反应,是可燃物达到一定温度后形成的分解现象。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探究空间和实验条件,指导学生在实验中验证猜想,得出燃烧需要满足可燃物、燃点、氧气三个条件。最后,教师继续提问“燃烧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之一即可,还是要满足全部条件?”学生可以模拟生活常见现象,控制变量进行实验,对问题进行验证和解决,如此,学生可以从化学实验角度认识到“燃烧必须同时满足可燃物、氧气、燃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基于此,借助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化学课堂质量。
四、结语
自主合作能力是初中生在化学学习中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教师应设计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为学生创造自主合作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自主合作意识。教师可以联系课内外知识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以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并适当融入实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不断完成初中化学教学目标,不断提升自主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德东.初中化学教学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探究[J].科教导刊,2023(64):114.
[2]孟红选.初中化学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学习[J].西部素质教育,2023(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