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在培养新世纪接班人承担着非同一般的历史使命,幼儿园工作千头万绪,而每一项工作相互作用,又影响着幼儿园的发展。因此向管理要效益,向科学要质量成为幼儿园管理者追求的目标。美国著名管理学家爱德华兹•戴明提出的“为质量而管理”,让我们真实感受到只有“事有所知,物有所管,人尽其职,物尽其用”才能确保保教质量的提升。我们必须找到适宜的管理模式,以提升管理成效,稳步提升保教质量。
而当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幼儿园管理水平,提高幼儿园的工作效率,并且树立了幼儿园的特色“招牌”,提高竞争力。因此,在智慧管理中植入信息技术翅膀可以为幼儿园的保教质量工作保驾护航。以下谈谈我园的一些做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资源,高效做好岗位培训。
1.巧用培训平台。传统人员岗位培训经常采用现场培训,借助PPT课件、视频演示的线下面培。但是由于幼儿园的岗位工作关系有些时候教职人员在园内没有聚集的时间或是聚集的场地不够,特别是2020年因疫情关系未复学期间,我们基本没有办法做线下培训。这时候线上培训平台应时而生,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平台开展线上的培训,如:利用钉钉课堂、腾讯会议等开展线上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线上、线下自学、集体学、专题讲座等活动方式的“硬”支持,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人员培训工作得到教职人员积极参与,人员培训工作做得更人性,更高效。
2.创新跟岗模式。在幼儿园保育员岗位培训工作中,“跟岗”活动是老带新开展的常规活动。为了展示“老师傅”的业务能力,为新入职保育老师建立“跟岗培训点”,我们请老保育将个人平时工作的实操方法制作成“实操细则二维码”并贴在相应的操作场地,新保育只要用手机扫一扫相应的二维码就能知道操作方法。这种清晰、简洁的跟岗模式受到新老保育的欢迎,减少了实地跟岗的干扰,通过扫码学习,新保育在学习过程中把个人的收获和困惑进行记录,并通过微信、QQ等平台在茶余饭后进行询问、解答、互助。这样随性、随行、随时的跟岗模式主要得益于信息平台的操作使用。
3.优化过程记录。在传统的幼儿园管理及保教工作中都是以手写为主,这种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幼儿园管理工作。我们在教师专业管理方面已运用了无纸化办公和幼儿园共享信息平台,提高教师的管理效率及工作质量。利用APP 信息平台,教育智慧互通有余、发展评价迅速沟通及时性,为优化幼儿园保教工作作出积极贡献。比如“问卷星”APP 被尝试性地运用于以往的保教知识问答、测试、家长满意度测评及培训情况反馈中,节约了幼儿园日常耗材,方便了批阅、统计及存档的工作。
二、建立信息资源网络,支持家园共育促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幼儿园建立信息资源网络,为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子互动交流机会提供了便捷途径。
1.搭建家园信息网,支持家园有效互动。现代家园共育活动中信息资源网络的搭建方便了家园共育工作的开展。幼儿园通过编辑视频、音频、图片、文字等幼儿在园活动动态传递给家长,使家长对幼儿在园的学习、生活、安全情况进行掌握。在信息资源网络中,家长不仅可以了解幼儿在园情况,还能接收教师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园内创新性的教学内容,向家长渗透园内的教学理念,使其通过最为先进的教学资讯学习,通过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交流机会的增加,树立家长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开展有效科学的家庭教育起到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2.构建学习网络,增进亲子情感交流。
《指南》指出教师应当引导幼儿关注身边的事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但由于现代教学模式及环境条件的制约,特别是在2020年疫情期间,幼儿基本足不出户,使幼儿的眼界及思维受到局限。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平台多元化,通过极具开放性的内容打破幼儿学习的局限。疫情期间幼儿园通过发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居家活动指导意见,家长即便闭门不出也能引导幼儿对各种知识进行了解与学习。信息技术为幼儿搭建自主性学习平台,为亲子情感的促进提供有效助力。而幼儿园针对家长如何引导幼儿进行学习、观察、记忆提供指导,通过形式丰富且趣味性极强的亲子互动的开展,使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得以深化,为其关系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构建信息资源教育库,强化教师信息化培训。
我园近几年来已意识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配备了IPAD、多媒体教室、多功能活动室等,完善了幼儿园的信息化教育发展。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园信息化发展,我们建立相应的信息资源教育库,我们将老师制作的课件、幼儿活动等收入资源库中,同时还在网络上下载其他优质课件、幼儿活动资料,为教师教学活动设计提供充足的资源。教师可以借助信息资源库,对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为幼儿构建更好的学习活动。
另外,幼儿教师的信息化能力直接影响到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因此,我园在教师培训内容中,信息技术应用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内容。在实际中,老师可以通过问题情境、教师互动、优质课程等方式,来强化幼儿教师信息化理论水平及实践操作能力。在培训过程中,可以根据信息技术本身的易用性、实用性、延续性原则,通过实践操作、动态演示等,让教师可以意识到事物之间的关联,逐层次学习信息技术,逐步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教师来说,要特别注意将自身学到的信息化知识灵活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同时也便于发现自身的不足,促进幼儿教学质量的提升。
信息技术在保教质量工作管理的应用,使得幼儿园管理较以往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也对管理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必须树立全新的管理思维,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对管理运作的重要作用,结合幼儿园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优化幼儿园日常活动,全面提高保教质量效果,同时也促进幼儿园管理工作专业化、精细化、现代化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丽群. 幼儿园家园共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8):28-29.
2. [3]黄成.从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看我国教育的改革[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