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化学是高中教育中的一个重要学科,它对学生的整体文化水平有很大的影响,近几年来,它越来越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所关注。随着高考的逐渐到来,高中生的学业压力逐步增大,学习压力、学习任务也随之增多,许多学生对化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基础化学知识也不扎实。在这种情况下,化学老师要指导学生们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学习来实现老师给出的项目任务,提高学生在化学课程中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把从课程中获得的知识运用到以后的学习中去。
一、项目化学习在高中化学课程中的应用意义
(一)学生学习层面
在学生的学习层次上来看,目前高中化学教学实施较为艰难,而且对学生而言,实验步骤也比较难掌握。而项目化学习模式的建立,可以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难度大的问题,在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被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一方面,这可以提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在某种意义上,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对于提升学生的高中化学学习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当老师在组织学生采用项目化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探究意识,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地收集相关的资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小组成员进行沟通,最终得到结果。在此教学过程中,学生所学的知识,可不仅仅是化学知识这么简单了,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在高中课堂上运用项目化学习方法进行相关的教育,可以使他们的核心素养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二)教学成果层面
在高中化学课程中运用项目化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水平得到极大的提升,而且还可以促进教学成果的提升。在整个课程实施过程中,项目化学习常常是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学生的自主探索作为推动力,从而使整个课程的实施更加具有浓厚的学习气氛。与传统教学相比,学生的学习状态会更加积极,这对于提升整体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良好的教学成果,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核心素养,因此,在实施高中化学教学时,运用项目化学习方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项目化学习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转变传统教学理念拓展课前实践形式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老师的教学方法太过单一,以致在化学课上,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而且,在课堂上进行学习时更多是被动的,仅仅是在等老师来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而在课堂里布置太多的习题,也会使学生很难在教学中灵活地使用这些知识。而以项目化学习为基础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从课程的设计层面来设定新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目前的学习需求与浏览信息的习惯相结合,并添加有趣的内容,使课堂上的学习更具多样性。就拿《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的教学来说,在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播放一些与课程有关的视频,同时还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们进行交互式的仿真实验,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仿真软件进行一些平时在教室不好开展的实验。例如老师可以搜集不同种类的学生平时很难碰到的物质,在此基础上,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形式进行演示,并通过电子教学一体机的实时触控,使学生们能够对同一类型的图片和动画进行标注,通过实践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教学水平,使化学项目化学习更高效。
(二)布置灵活小组任务深入展开探究交流
在项目化学习过程中,老师应重视学生之间的协作,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活动。在分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况,把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然后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穿插搭配,让学生在完成任务时能够互相帮助。就拿《元素周期律》的教学来说,有些学生的基础能力比较差,对元素周期表的理解还不是很牢固,这时,小组基础好的学生可以带领其他成员,因为同龄人之间的沟通更为流畅,加上语言的弹性,使学生们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压力不会太高。其次,在组织项目化学习时,教师还要对各小组的学习过程进行深入地贯彻,并与各小组的成员进行交流,在小组活动后,老师可以安排几个课堂抢答环节,并根据项目任务,列出一些练习题,通过学生的抢答和习题完成情况,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这样既可以让老师顺利地进行项目化的教学,又可以帮助老师们正确地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让整个班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而且还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小组合作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他们的集体精神。
(三)将生活元素与课本教材内容紧密结合
高中的化学教学是在实验和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的,与其他科目相比,它更具实践性,更能拓宽学生的知识范围。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与已有经验、生产生活实际相结合,脱离生活实际的化学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由于在实施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遇到“磕磕绊绊”现象,对知识的理解进度较慢,这主要是因为在项目化学习中,学生没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内容,不能与已学的知识形成共鸣。这就要求化学老师进一步确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的内容,将生活元素与教学内容相联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课本的内容更加深刻。在巩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使自己的综合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以《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为例,老师在课前几分钟内,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有关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结果。并在项目化学习中,让学生们收集与知识有关的生活例子。这种方法既能拓宽学生的化学思维,又能加深学生对老师进行项目化学习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能够有效地执行老师交给的项目任务,从而充分体现出项目化学习所具有的作用。
结语
总之,实施项目化学习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的必要方法。在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过程中,应从提高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确定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等方面着手,使项目化学习可以充分发挥其自身的优势,促进高中化学课堂的正常开展。
参考文献:
[1]朱玉然.刍议高中化学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的策略[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21.
[2]吴晓婷.STEAM理念下的高中化学项目化教学研究——以侯氏制碱法的探究为例[J].高考,2021(28):161-162.
[3]张瑞芳,吴晓红.高中化学项目化学习教学——以“水族箱废水利用”为主题[J].教育与装备研究,2020,36(07):67-71.
[4]吴金虎.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数理化学习:教研版,2021
[5]刘青莲.高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关键能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21(20):9-10.
[6]胡又元.浅析高中化学课堂“问题—导出—强化”型概念教学模式[J].名师在线,2021(35):19-20.